微流体芯片技术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仪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ch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流体芯片技术最初起源于分析化学领域,它采用网络式的通道结构为免疫分析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在微流体芯片通道中,人们利用它所提供的较高比表面积来完成免疫反应,这样可大大提高分析速度,改善分析效率并降低样品和试剂消耗.随着微电子及微机械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微流体芯片技术发展迅速,并开始在化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微流体芯片技术在均相免疫分析和非均相免疫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用于免疫分析研究的多种微芯片系统并讨论在芯片上进行免疫反应的各种方法.
其他文献
作为分析学、生物技术、诊断和实验室技术领域的专业博览会和分析学大会,analytica博览会已经举办了21届,囊括了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医疗诊断、药学以及
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对其预后及诊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6年1月在天津市南开医院确诊的新发急性胰腺炎患者(230例)的心电图,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评
目的:了解微量元素含量在儿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规律,为儿童及时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临床及保健指导。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铜、锌、钙
本论文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东亚飞蝗体内的5种主要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并对比其它常见种类食物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东亚飞蝗是富含以
固体NMR是研究高分子结构和动力学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固体高分辨NMR谱仪技术的进步及其各种实验方法的发展,推动这方面研究进展,本文简述固体高分辨NMR的各种实验技术,并且给
人类基因组序列的破译提供人类基因最基本的结构信息,同时一些功能性基因组技术的出现,如基因芯片技术、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产生,人们越来越渴望从
在GICA117串列加速器上引出质子外束,引出窗口采用7.5μm厚Kapton膜。在外束管道前的RBS靶室中放置175nm金箔和金硅面垒探测器,可在外束PIXE分析的同时,用Au的RBS峰面积来监测束
本工作利用微量核磁管(Ф2.5mm)和常规核磁管(Ф5mm)对同一化合物同等质量(2mg)两份样品进行多种核磁共振实验,对两种不同浓度下NMR信号进行分析,并利用微量样品管顺利完成对头孢硫眯
研究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钒(Ⅴ)与二苯偶氮羰酰肼(DPCO)显色反应的分析特性。在pH5.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钒(Ⅴ)与二苯偶氮羰酰肼(DPCO)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的反应迅速
为明确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延迟显像对常规显像发现的腹部或盆腔可疑病灶的进一步诊断价值,对70例患者在注射增^18F-脱氧葡萄糖后约3h进行延迟显像,期间通过饮水、进食、排尿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