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民间舞(苗族舞)的传承和发展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p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苗族舞的传承和发展因为经济、文化面和地理环境等因素面临着人才断层、舞蹈原生态遭到破坏等问题,面对当前苗族舞表现出来的这些问题,应当采取组织民间团体促进苗族舞的传承,让民族民间舞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打造品牌舞蹈,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开展“舞动兴文”主题活动,大力推广具有兴文特色的苗族广场舞。鼓励兴文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创作一批以苗族文化为基础的民间舞蹈,让苗族舞蹈在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苗族舞;傳承;发展
  一、苗族舞概述
  四川省兴文县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地,苗族人口多,苗族文化也呈现多样性。从苗族语言到苗族飞歌,从古老的苗族民间传说到各种婚嫁民俗。其中,就苗族舞蹈而言,其种类繁多,有芦笙舞、鼓舞、竹竿舞等,这些舞蹈一是用来庆祝节日的,二是用来祭祀的,三是用来生活自由的。比如竹竿舞就是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的舞蹈;鼓舞中的“祭祀鼓舞”是用来庆祝苗年及"三月三踩山节"“花山节”等苗族传统节日;芦笙舞中的祭祀性芦笙舞只在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人民安康的祭花杆仪式时才跳。笔者参加的一项有关苗族文化的调查活动,笔者发现当前兴文地区的苗族舞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传承危机,主要表现在:一是大量的苗族青年迁出苗寨,步入都市生活,使得这些人的苗舞失去了文化根基,一些自娱性的苗舞在这批人身上失去了价值。二是很多小孩几乎都不会跳苗舞,一方面是父母没有时间教他们,另一方面是他们的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时间去学习。三是苗舞的传承和发展不被重视,苗族舞人才的缺失,经费的短缺等都使苗族舞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困境。
  二、制约苗族舞传承发展的因素
  1、经济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的打破分块条割的格局,经济社会成了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整体。苗族舞在这个样的经济格局的变化下,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对苗族舞的传承带来不小负面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外面生活的向往,使得原本在大山里的一些苗族青年走出了大山,到大都市定居和生活。导致了苗族舞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想象。同时,苗族舞一般是用来在重大的日子里集体进行庆祝的,移居都市的苗族人,居住分散,庆祝活动失去了文化根基,这使得移迁之后的民族人,很少跳苗族物,进一步让苗族舞的传承环境恶化。
  2、文化因素
  随着交通的发展和通讯的发展,苗族居住的地方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一个较封闭的空间了,里面的人可以走出去,外面的人可以走进来,这个双向的流动,带来的影响之一便是,文化的交流,苗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得苗族舞的文化底蕴发生了给变。一些留守在苗族居住地的年轻人,在学习苗族舞的同时难免会受到其他舞蹈文化的影响。在接受传统的苗族文化的同时,难免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舞蹈的技能和舞蹈的文化蕴含上,苗族舞蹈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破坏了苗族舞蹈的原生态。
  3、地理因素
  苗族生活的环境相较而言比较封闭,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这种地理环境造成了苗族舞蹈具有独立性强,种类繁杂,流行范围有限的特点,为苗族舞蹈的发展带来困难。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批的苗族青年走出苗寨定居都市,原本完成整的苗族舞蹈传承链条出现人才断层,加上外界对苗舞的了解不足,封闭的地理环境也为苗族舞的对外宣传形成了一定的阻力。比如湘西的苗舞和川贵地区的苗舞之间区别很大,这种种情形无疑抑制了苗族舞的传承和发展。
  三、苗族舞传承和发展的措施
  针对苗族舞传承和发展面临问题,根据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促进苗族舞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树立自力更生的同时善用外力的理念,采用让苗族舞自身强大起来,然后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具体可以采取下列的措施。
  1、组建苗族舞团队,促进苗族舞的传承
  当前的苗族舞传承依然是通过自行的相互学习的方式来完成的,在喜庆的日子里在跳舞庆祝的时候来学习的,这样的学习方式随机性大、效率不高,同时对舞蹈的动作的内涵只能靠自己去领悟。为此,应当在苗族地区组织民间苗族舞团队,选出优秀的舞者,作为团队的负责人,传授大家的规范的舞蹈动作,给大家讲解动作的内涵,把团对打造成一支舞蹈动作规范、文化底蕴深厚的优秀苗族舞队伍,作为苗族舞传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也作为对出宣传苗族舞、打造苗族品牌舞的承担者。文化事业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挑起大梁,设立专门的部门来管理苗族舞团队,加大资金的投入,筹备团体训练所需的必要设备,建设团体日常训练的场地。
  2、让民族民间舞,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让民族民间舞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实践证明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有效的措施,苗族舞的传承和发展也可以采用这一措施。在苗族地区的中小学校本研发和编写中,把有关苗族舞的内容作为一个重点部分,对其动作要领及其内涵进行详细的介绍,开设具有名族特色的苗族舞艺术课堂,统筹安排课程内容,统筹安排学习阶段,使得苗族地区的中小学生对苗族舞进行系统的学习。也可以在学校举行苗族舞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对本民族舞蹈的喜爱,提高学生学习和传承苗族舞的积极性。学生是苗族舞的未来,发展苗族舞使之得以传承和发展。
  3、打造品牌舞蹈,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苗族舞没有形成品牌舞蹈,因而在大型的文艺晚会上很难见到表演苗族舞。造成了人们对苗族舞的了解只停留在听说阶段,而没有观看过。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一是苗族舞,一般是集体性的舞蹈,即它的是很多人一起来表演;二是它是伴性的舞蹈,通常情况下,苗族同胞是边唱歌边跳舞的,而这些歌的歌词是以苗族地区的语言谱写的,这就为苗族地区之外的人领略苗族舞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三是苗族舞没有像云南孔雀舞杨丽萍那样知名的舞者,对苗族舞在国内国际的大型舞台上进行表演,让舞蹈形成品牌。因此,应加大适合舞台表演的苗族舞的编排,加大适合城市居民的苗族舞蹈的编排,加大苗族舞蹈优秀人才的培养,组织苗族舞团队参加国际国内的文艺演出,打造一系列品牌舞蹈,通过品牌效应扩大苗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兴文县近年来在打造苗族品牌舞蹈方面已经做出了尝试性的创作,其中舞蹈《吉诗蒙》《长桌宴》《鼓乐笙歌庆丰年》等节目,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兴文苗族民风民俗,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4、开展旅游节活动,加大民族民间舞的宣传
  在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的同时也要开展旅游节活动加大民族民间舞的宣传。可以通过开展像“2017中国四川兴文国际苗族花山节”这样的大型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旅游者来苗寨旅游,通过让旅游者亲身的参加“祭花杆”等“挤芦笙”、“情歌对唱”、“板鞋竞走”等独具苗族风情的活动,来体会苗族的风土人情,感悟苗族深厚的文化,通过参加“长桌宴”舞蹈来亲身体会苗族舞蹈的魅力。通过这种开办旅游节活动的形式对苗族舞加大对外宣传。
  总结:苗族舞当前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人才的断层,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地理因素对其继承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此,在苗族舞的继承和发展中必须树立自力更生同时善用外力的发展观念,通过组织民间苗族舞团体,让苗族舞走进校园,打造品牌舞蹈,对外加大对民族民间苗族舞的宣传等措施,促进苗族舞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浩.浅析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建设在舞蹈职业化发展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181.
  [2]李福贵.民族舞走进学校[J].新课程(下),2015,(12):12-13.
  [3]李岩.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与传承[J].艺术教育,2015,(10):162-163.
其他文献
【摘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宣传壁画是这个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虽然这一时期的壁画缺少现实作用,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通过对壁画的创作题材、表现形式、艺术特征来详细的分析文革时期的壁画艺术,以求使读者能够客观的看待这时期的壁画艺术,了解文革壁画在当时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文革;宣传壁画;艺术特征  文革时期的艺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被完全束缚在政治运
期刊
【摘要】:法国画家鲁奥,是一位画家和雕塑家,拥有强烈的宗教情感,但同样拥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早期,鲁奥在中世纪色彩玻璃工作室当学徒,这段时间的学习对他后期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那些贯穿鲁奥作品的黑线条也由此得出端倪。鲁奥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他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他的绘画作品很大程度上都是对社会生活的批判,如作品中对小丑,妓女,资本家的形象的描绘。同时,鲁奥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者,他对基督教的虔诚已经与他
期刊
【摘要】:基层文化建设是军队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能够对战斗力的构建的文化基石。基层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军队思想文化阵地,以及新型军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甚至是基层全面的推进、整体上的发展和部队作战能力的提高。基层文化工作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要紧密的和新时代新形势联系起来,深入对部队的中心工作了解,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针对新状况、攻克新问题,激发基层官兵的热情,将思想政治工作顺
期刊
【摘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本文运用会话分析理论,详细地描写和分析了男性和女性在汉语会话中的不同表现,指出了男性和女性在多人汉语会话中建构其性别特征的方式。  【关键词】:多人会话;会话结构;性别构建  1. 引言  会话分析不仅揭示了互动会话的内部序列、基本结构和研究方法,更可作为会话与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之间互相共建研究的模式。会话分析的研究为我们正确理解语言的运作模式提供了新的途径和
期刊
【摘要】:本文从新编越剧《二泉映月》的剧目演出内容呈现,到诠释的艺术情感、给观众的共鸣,阐述了在新意识形态下,当代戏曲的艺术表演形式和思想内涵,赞扬这部戏的创新之处,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用艺术学、社会学的手法论述了艺术作品舞台演出的魅力和带给观众的震撼效果。  【关键词】:二泉映月;越剧;震撼;争鸣  一句经典的二胡旋律,一声深切痛苦的叹息,已触动观众的心灵深处。一轮明月,映在故事的开头与结尾,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广告越来越多,新媒体广告一直紧跟着各类的热门事件和热点话题,围绕着各种受关注的节目,来获得用户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有趣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这些形式和手法带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和互动体验。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表现手法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广告越来越多,新媒体广告一直紧跟着各类的热门事件和热点话题,围绕着各种节目,来获得用户的
期刊
【摘要】:建筑摄影对建筑的客观再现十分重要,通过对建筑材料特点的展现和展现建筑构件细部特征让观者更加了解建筑物。  【关键词】:建筑摄影;再现;建筑材料;建筑细节  在建筑摄影对建筑的客观再现中,如何展现建筑的材料特点和如何展现建筑构件细部特征这两方面非常重要。对这两方面的摄影拍摄可以为观者真实的展现一个建筑的材料、细部特征,加深观者对建筑的认识。  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基本元素,也是构成建筑形式美
期刊
【摘要】:在此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分析了观众的欣赏口味的变化所引起的演员演唱中的变化。以老生行当形成主流的一脉分析他们演唱的发声方法逐渐产生的变化,以及观众的欣赏角度所发生的变化。从原先的实大声宏到婉约苍凉,再到韵味持久,再到以情动人,这种演唱时所展现的不同风格地.反映出观众对于京剧艺术本身所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京剧;老生;技巧  一、京剧老生行当发展主线  由于京剧的形成到发展离不开观
期刊
一、和水稻有关的仪式  在种水稻之前一直到水稻成熟秋收之后,泰国每个地区都有祈求老天风调雨顺,粮食免收天灾,来年大丰收的典礼,各个地区的典礼有相似的但也有差别。  举行仪式的地方有两种,一是在自己家里举办的或者是平民百姓聚集在一起举办的叫做平民典礼;二是皇室成员在皇宫里举办的,叫做皇室典礼。人们为水稻举行仪式主要有四个目的:首先是呼唤鬼神或者神秘的力量来保护水稻,让水稻能够茁壮成长,能够有好收成;
期刊
【摘要】:我国的乡镇经济发展起来了,人们开始追求乡镇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这个也是现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分。所以,乡镇群众文化的发展应是乡镇文化建设的重点。本文就乡镇群众文化的发展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乡镇;群众文化;发展;建议  1.引言  在我国许多文学艺术形式都产生于民间,以群众文化的面目出现。群众文化的肥沃土壤为专业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