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施多元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came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矛盾的最好办法。然而,在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庞大,专业种类繁多,就是在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性。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依据不同专业需求,推进多元化工学结合创新体制,真正搭建起了学生、企业、院校间的桥梁,实现了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谷溪(1965- ),女,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航海技术和航海教育研究。(江苏 南通 22601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3-006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的规模扩展很快,受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能及时跟进,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未能得到有效改观,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进而影响到高职教育的生存与发展。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了“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2005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提出要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由此可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它引领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和深刻变革,是把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不仅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方法,其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然而,工学结合方式是多样的,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下大力气进行研究和实践。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由来及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由来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Sundert and Technical College)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 Education)。英国出现“三明治”教育模式以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并称之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在美国成立,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协会成员来自于四十多个国家,每年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从此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重点是跨国安排学生的工作实践,以达到教育国际化的目的。2000年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决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Work integrated Learning),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能百年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实施工学结合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意味着走出纯理论讲授的教室,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实际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长。一边有企业师傅指导,一边有院校教师协助企业对学生进行组织和管理,使学习生涯与将要进入的职业生涯尽早连接起来,实现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实施工学结合对企业来说,可以借助院校教育把自己的用人要求贯穿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从而能够接收到自己所需要的实用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可以利用学院教师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实施工学结合对高职院校来说,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生产条件和职业氛围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把教育培养的课堂扩展到生产现场,实现生产育人的目的,同时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关口前移,使就业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可以说,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企业、学生、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多赢,是新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具体来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了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使学生走出校园,与企业和社会接触,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三是学生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提高了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学生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了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四是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特困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五是学生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从而更快地成长。六是有助于学生就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他们优先被雇主录用,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二、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典型形式
  
  (一)订单培养式
  “订单培养式”是指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由高职院校和企业按照订单协议进行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既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求,也解决了学生的初次就业问题,因此,这种模式备受肯定。
  (二)项目驱动式
  “项目驱动式”是指校企双方把具体的项目作为媒介进行合作,调整相关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制订和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性教学体系,并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完成教学培养工作。校企双方根据项目需要,互派人员到对方任教和培训,企业为学校提供项目和学生技能学习场所,学校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也为企业客户提供相关专业毕业生,形成了一种互惠互利的机制。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特别适合于动漫设计与制造、会展策划与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这种模式的难点是很难找到合适的项目,因此适用范围不广。
  (三)工学交替式
  “工学交替式”是指把学生的学习与实习分段交替进行,一个学期在学校学习文化理论知识,一个学期下企业实习。学生在实践期间,一切按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企业按新员工的标准考核学生,给予学生相应的津贴。这种模式实际上是项目化教学、半工半读、订单式等培养形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比较适合技术含量不高并且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如与部分机械制造业相关的专业。
  (四)引企入校式
  “引企入校式”是指学校立足资源优势,把握市场需求,精心选择现代化程度较高、规模大、市场信誉好、管理规范、与所开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或生产车间。在此基础上,学校与企业根据各自分工,共同组织学生以半工半读方式参与企业化生产,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实现育人与用人的有效衔接。
  (五)顶岗实习式
  “顶岗实习式”是指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结合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采取和用人企业签订协议的方式,把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期和企业试用期相结合,使毕业实习和企业的用人需求紧密结合。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毕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并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与学生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约束学生的行为符合学校和企业的管理规定。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聘请企业经理或业务骨干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与本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组织教育、技能指导及考核上岗工作。
  (六)校企融合式
  “校企融合式”是指通过将企业的培训中心与学校的相关专业教研室融为一体,采用校企双方交叉兼职、专业共建、师资互通、资源共享、成立培训学院等一系列校企合作措施,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完成学校学历教育学生培养任务的同时,还要根据企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这种模式是前几种模式的深化,是现阶段高职教育比较理想的培养模式。
  
  三、实施多元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具体做法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几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高度重视工学结合工作,积极探索、实施多元化的工学结合方式,本着“依据需求、多元推进、工学结合、模式各异”的原则,依据各个专业的办学特点采取不同模式,形成了以航海、轮机、港口机械设备与自动控制、国际航运业务管理等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船舶工程类专业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汽车类专业的“引企入校”人才培养模式为代表的工学结合典范,真正搭建了学生、企业、院校的桥梁,实现了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我院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港口机械设备与自动控制、国际航运业务管理等专业自2004年起在江苏省内率先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院与用人单位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过程,监督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使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学院兼职教师,使企业的生产场所成为学院职业技能教育的课堂,使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革的成果成为学院专业教学的案例,使企业的文化成为学院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由于定位正确、措施有力、三方收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学院、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院实施“订单式”教育的专业已达12个,每年参与的学生人数占入学新生总数的1/4,成为江苏省内订单规模最大、参与企业最多的高职院校。其中订单企业既有省内外的中小型企业,也有中海国际船舶管理公司、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率先试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是:学生通过课堂内的专业理论课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基本功后,到工程中心或校外实习基地直接参加工程中心、企业的项目设计和生产,实践一段时间后,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近年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与江苏省船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南通市船舶工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南通熔盛重工集团等单位开展了工学交替合作,学生参与设计的项目有:南通惠港造船有限公司的712TEU集装箱船、15000DWT散货船以及南通长清沙船厂17000DWT载驳船等。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对学生而言,不仅增强了专业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使所学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适应企业生产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找到工作并适应工作需要,还开创了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对学校而言,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知识更新、能力结构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而且确保了学校职业教育更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促进了学校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示范专业建设、专业结构调整、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对企业而言,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对路、适应力强的现实人才,充实了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力量,缓解了当前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状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局面。
  3.“引企入校”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引名企进校园、融专业入社会,与南京名爵等名企开展人才战略合作项目,南京名爵汽车在我院设立了汽车维修及专卖店。首先,通过该合作项目,名爵汽车维修及专卖店设备免费提供给学生实训使用,使学院获得了先进的实训仪器、设备,提升了实验、实训手段。其次,促进了培训模式和培养方法的改革。通过引入企业教材、教具、多媒体课件,为学校人才培养注入了全新的理念。第三,教师得到了锻炼,通过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开阔了眼界,强化了技能。第四,建立了校企交流平台,促进教改不断深入发展。“引企入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在校园内实现工学结合,随时可以接触到生动的工业案例,有利于教师不断接触企业生产信息,掌握企业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最新的管理方法,便于把新技术和案例更新到活页讲义中,确保专业核心技术不断得以更新,保证毕业生在核心技能训练方面的竞争力。总之,通过本项目的合作,名爵汽车获得了符合岗位要求的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我院则促进和提高了汽车类专业的办学水平,及时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专业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二)实施多元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体会
  1.课程改革是先导。由于工学结合要求学生从接触专业开始就必须进入专业认知阶段,教学活动必须与职业技能活动相吻合,必须营造职业生态环境。因此,根据职业技能活动和职业生态环境的径向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就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学生素质是关键。如果所培养的学生没有过硬的素质,工学结合工作只会是半途而废,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还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学校和企业的最大对口是学生基本素质的对口,而学生的这些基本素质,都要通过平时的不断教育和训练才能慢慢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也正是当前和今后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加强的内容。
  3.选好企业是前提。要做好工学结合工作,没有企业的通力合作是难以获得成功的。企业能否为学生实习做好后勤保障,能否给学生发放合理的报酬和享受合理的福利待遇等,都是学校要考虑的因素。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作为工学结合的单位,只有那些有远见、有实力、有责任心的企业,才是良好的合作伙伴,否则,会产生预想不到的后果。
  4.做好服务是保障。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必须选派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善于和学生交流的优秀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为学生做好服务,解决工学结合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防患于未然,及时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结语
  
  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然而,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学校在开展工学结合这项工作时,一定要认真计划、周密安排、大胆探索。只有不断探索、认真总结,才能找出符合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实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刘紫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其他文献
【摘要】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音乐在传承的过程中,在传承角色、行为和主体方面,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甚至濒临灭亡的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亟待做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意义;现状;发展;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多媒体集成历来是各个学段教学关注的重点,教师和学生为多媒体制作进行素材的收集和准备所花费的精力也很多,但现有教案关注点多为声色缤纷的作品表象,缺少技术的价值彰显,从而失
[摘要]思想意识指导行动,如果思想意识相对公平,那么,从教育起点到教育结果也就会相对公平。文章以城乡教育意识的差异为切入点,讨论了农村教育相对于城市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孕育期教育意识、婴幼儿期教育意识、中小学时期教育意识三个方面。  [关键词]城乡差异 教育意识 教育公平   [作者简介]刘海华(1974- ),男,河北涿州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数字
在前不久结束的沈阳军区实兵实弹检验性演习中,担任尖刀排排长的王哲,带领全排战士一路拔踞点、伏敌兵……为其所在的部队获得演习总评优秀成绩立下首功,如今战友们都称呼他为强力排长。  面对记者,眉目清秀的王哲举手投足间,依旧文质彬彬,与三年前不同的是脸色黝黑了许多,笑容也爽朗了许多。回顾起投身军营这三年多来的成长经历,王哲的眼睛里有一种洗礼后的理性与坚定。    违约申请    2001年的9月,王哲考
[目的]探索和建立以性病门诊为依托,目标人群需求为中心,对娱乐场所高危女性进行防治疾病降低危害干预的模式。[方法]建立适应项目工作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性病诊疗外展服务。
回顾了我国内地医疗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政策历程,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公平竞争的局面将形成、非内地资金开办的大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打响医疗市场争
阐述了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为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双语教学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方兴未艾。通过对五年制医学本科生诊断学双语教学的问卷调查,包括学生学习情况、对双语教学的认识、要求及
期刊
针对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运用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从预防扣消除护理人员消极因素,激发其积极因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改善物质条件,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以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