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新生儿后尿道瓣膜症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l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后尿道瓣膜切除术治疗新生儿后尿道瓣膜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3例新生儿后尿道瓣膜症患儿的临床资料。23例全部为男性患儿,年龄3 d~26 d,平均13.3 d。术前均行B型超声、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phy,VCUG)、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等检查。全部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后尿道瓣膜切除术,术后留置气囊导尿管2周拔除。

结果

21例患儿术后复查VCUG显示尿道通畅,2例仍有残留瓣膜,行二次手术切除后再次复查尿道影像恢复正常。术后随访8~32个月,所有患儿均未出现瘢痕性狭窄,8例输尿管反流于术后1年内消失,肾积水减轻或消失,6例输尿管反流及肾积水减轻,5例术后肾积水处于稳定状态,4例肾积水有加重趋势。术后半年复查VCUG显示所有患儿的膀胱形态及膀胱憩室均有改善,9例术后膀胱形态完全恢复,膀胱壁光滑,憩室消失。血肌酐均在正常范围,随访至今患儿均未出现肾功能衰竭。

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后尿道瓣膜切除术的疗效确切可行,并更适合于新生儿;后尿道瓣膜症的患儿较多存在长远的肾功能损害及膀胱功能不良,因此对患儿的长期随访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期刊
@@
目的探讨新生儿卡梅现象(Kasabach-Merritt phenomenon,KMP)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KMP新生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KMP新生儿9例,其中男6例,女3例,起病时间生后0~14 d。病灶位于浅表部位4例,深部脏器组织5例,其中2例宫内发现肝脏占位,3例起
目的 探讨基础治疗对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效果及美观、咀嚼功能的影响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观察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是一种由于肠神经嵴细胞迁移失败引起的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发育障碍疾病.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病率约为1:5
本综述介绍了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胆道闭锁术前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现状和进展,分别从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在胆道闭锁术前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
目的探讨和分析术前计算机模拟在儿童先天性桡骨头前脱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共计12例先天性桡骨头前脱位患儿。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4~13岁(平均8岁)。术前行患侧肘关节三维CT检查,将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进行尺骨近端旋转截骨模拟手术复位并观察复位效果。术中行切开复位,尺骨近端旋转截骨复位桡骨头,钢板螺钉或合并克氏针固定截骨断端治疗。
对儿童先天性食管闭锁和肛门直肠闭锁畸形的消化道吻合,可以通过磁体压榨作用使组织坏死并形成黏浆膜、肌层对位,从而愈合形成牢固的吻合口。利用恒磁场的作用力实现对先天性食管闭锁和肛门直肠闭锁畸形微创治疗是一种可靠可行的方法。
目的探讨对于极限短距离末端回肠单孔造瘘患儿二期行保留回盲瓣的末端回肠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八一儿童医院儿童基础外科2014年至2017年收治的11例因各种消化道疾病导致极限短距离末端回肠单孔造瘘的患儿(极限短距离指远端末端回肠距离回盲瓣小于0.5 cm),二期进行保留回盲瓣的末端回肠吻合术。其中男7例,女4例;8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其中2例剩余小肠<60 cm
目的报告3例儿童结肠癌(pediatric coloncarcinoma,PCC),回顾相关文献了解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例结肠癌患儿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孩,平均年龄12岁4个月:病例1急诊入院,临床表现腹痛、发热及排便困难,B型超声检查提示结肠穿孔;余2例患儿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B型超声、腹部CT及结肠
目的 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TEB)对急性缺氧性肺损伤大鼠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TEB组.各组大鼠均先行胸段硬膜外腔置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