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途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t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民身体素质是强国之路的根本,体育强國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培养国民的体育意识是当代体育发展的指向标。在高中时期学生的学业压力非常繁重,时间也比较紧迫,体育课程的设置可以缓解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基于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就高中体育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锻炼意识;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2-155-01
  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校体育目标,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基于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来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提高运动兴趣,帮助学生培养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正确认知体育活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以下首先将论述高中体育与体育锻炼意识的关系,并提出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一、高中体育与体育锻炼意识的关系
  高中体育是学校体育链条中较为成熟的一个教学阶段,其与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关系。高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时期,高中体育课程如果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那么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身体锻炼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现阶段,由于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进行,高中体育课上对学生多元素质培养的比重越来越高,教师更为关注学生的运动心理以及运动兴趣,这不仅是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所要考虑到的基本元素,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做好教学前准备,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的方法,将其与体育课程融合起来,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打好体育锻炼基础。
  二、改革高中体育教学过程
  高中体育课程标准是根据高中学生特点而设计的,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但是在落实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教师必须改革教学过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围绕体育锻炼意识来讲解运动项目,开展体育活动。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其次,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好处,如肌肉线条、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环境的构建等等,突出体育运动的优势。最后,在学生学习体育运动项目的时候,教师应该做好指导工作,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运动项目以及锻炼方式,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在篮球课中,一些女同学可能因为技术比较差不敢到篮球场上打篮球,这时,教师就应该以身作则,鼓舞女同学们一起参与篮球运动。
  三、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兴趣、评价考核标准等等几个角度来进行。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以及良好的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其次,教师应该从学生兴趣入手,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成为可以坚持的终身体育项目,突出培养学生的热爱和坚持,让学生获得长远的发展。最后,教师应该从评价和考核两个方面来考查学生、激励学生。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每节课上思考本节课体育运动的重点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创新体育项目的运动计划。完成这些以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对体育运动以及自身运动能力进行评价。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期中考核、期末考核三个环节来完善考核体系,考核内容不再是传统的令学生畏惧的八百米跑等项目,教师可以以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为考核标准。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将会在评价考核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对自己坚持的、热爱的体育项目也会更加自信,其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育运动意识自然也会提升。
  四、活跃体育运动意识和氛围
  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的时候,作为高中体育教师,我们必须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体育运动观念,也就是终身体育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终身体育意识的强化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生活和学习,让学生可以更健康、更愉悦。而在提升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活跃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在高中体育课程中,为了进一步活跃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他们喜欢的运动方式,如游泳课、足球课、滑轮课、跆拳道课等等。除此之外,为了活跃体育教学氛围,教师还应该选择多元的教学方式,如将趣味性游戏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的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更多的乐趣。例如,在足球课中,教师可以进行“捕鱼游戏”,“鱼儿们”要一起来传球,而“捕鱼者”则要去拦截足球,“捕鱼者”可以按比例设置,如一个班有30人,那么可以分为两组,每组选出5位“捕鱼者”。通过足球游戏,学生不仅可以学会传球、拦球,还可以在轻松的游戏中提升体育意识。
  结语
  在高中阶段,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运动兴趣和热情。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学生的个人卫生健康观念以及心理健康环境会慢慢构成,这可以帮助其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黄丁宁.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96.
  [2]刘向东.高中学生体育意识现状与成因研究——以天水市麦积区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9(08):135-136.
  [3]李艳君.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8):124-125.
  作者单位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一中学高中部;广东;惠州;516000 )
其他文献
【摘要】 校园欺凌现象在各级各类学校客观存在。为了妥善处理校园欺凌问题,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健康、温馨的成长环境,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探究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农村高中校园为例,对其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以借鉴。   【关键词】 农村 高中校园 欺凌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和改革下,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将思维导图教学方法重视并应用起来,尤其是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要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高中立体几何教学来说,它是在初中平面几何知识上的延伸和拓展,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教学中将思维导图重视并利用起来。而本文就
【摘要】 刚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由于人际关系、环境变化、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会出现挫折的消极心理。严重的挫折心理对学生学习及健康成长有重要破坏作用。需要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挫折心理现象和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适时的教育策略,以促进小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在挫折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 一年级小学生 挫折心理 现象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摘要】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形象刻画,古代山水游记散文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对学生审美素养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的分析了初中语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现状,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探索初中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在阅读活动中,学生能够积累大量的文学基础知识,能够掌握描写方法和表达方法,能够获得文化视野的开阔和文化素养的积淀。因此,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够发挥阅读教学的最大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和成长。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几点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
【摘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重要时期是中小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情感体系并完善自身认知,因此中小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正确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对学生思想品质和德行形成的主要引导作用的是教师,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教师要剖析德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准切入点提供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举措,从而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社会主义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也适应当前的新课改政策,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以信息化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运用与思考为研究对象,对信息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具体运用进行了阐述,期望对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 道德与法治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只限于要有丰富的知识底蕴,综合素质也是决定学生成才的关键之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能够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从目前的学生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理念还不太清楚,更别提如何践行。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课堂上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让学生们都能
【摘要】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地提高,对于我们偏远的农村来说,大量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对孩子的监管重任就落到老人身上,可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监督学习基本起不到作用,致使农村的孩子在读书方面根本不用心,在读书学习根本没有良好的习惯,特别在作业书写方面,例如:作业书写潦潦草草、歪歪斜斜、涂涂改改;又如坐姿不对:趴着写字、歪头写字,低头写字等等不勘入目,甚至错别字成堆,导致作业质量差,学习成绩没
摘 要: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当前高中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越来越重要,高中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高在教育改革深化后成为学生新的学习需求,教师要通过坚持多方位教学的方式,秉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教学。本文对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培养方法进行剖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