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模式下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与上海市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68.45±4.06)岁。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为(67.60±5.09)岁。对对照组患者提供社区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值的变动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药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水平具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个性化护理干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
  中圖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16-0041-04
  Influence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effect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YU Lijing, MEI Lixia
  (Outpatient Clinic of Jiad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9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on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under the family doctor contract mode.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ho signed a contract with a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Shanghai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were 13 males and 27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8.45±4.06) year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15 males and 25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7.60±5.09) years. The 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pati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intervention. The changes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3 and 6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drug complian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6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valu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obvious effect on improving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blood pressure level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KEY WORDS elderly hypertension;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高血压是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2020年中国高血压年会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3亿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高血压病例达1 000万[1]。高血压是老年人罹患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管理意义重大。目前全国各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立了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患者按照自愿原则与家庭责任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2]。在社区全科服务团队中,社区护士与居民的接触最为密切,不仅为居民提供基础护理服务,也是居民获得卫生信息的中转人,又是居民获得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3]。本研究旨在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模式下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血压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上海市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签约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在社区管理的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2)年龄大于60岁,且小于80岁;(3)长期服用降压药治疗者;(4)有沟通与理解能力者;(5)意识清楚,自愿签订社区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协议者。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或者语言障碍者;(2)严重肝、肾损伤者、或其他严重合并症者。

  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条件同意参加本研究的社区老年1级高血压患者共80例。从1到80进行编号并放入随机数字表中,從表中任意一个数字开始沿同一方向顺序每个单位获取一个随机数字,随机数除以组数求余数,从而按照余数进行分组,后续根据实际分组情况再进行相应调整,随机分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分布、平均年龄、身高、体重、收入、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人口学特征以及患病年限、服药种类与次数、吸烟饮酒状况和运动状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社区干预措施,包括建立健康档案、每年4次随访和1次免费健康检查、患者日常的健康教育。对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社区干预基础上与患者签订家庭服务协议,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1)鼓励患者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个人需求与患者沟通协作,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2)每月入户访视,先通过高血压相关健康教育的宣传资料对患者进行科普教育,宣教结束后与患者进行访谈,发现患者自我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并记录在家庭访视登记表上,以此评估并讨论解决方案,不断完善个性化方案;(3)每2周电话随访1次,了解患者服药情况,解答患者自我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等;(4)通过笔记本、台历、小药盒或者手机应用软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服药提醒,提高患者自我监测用药不良反应的能力;(5)对有情绪不良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辅导,给予人文关怀和情感鼓励,缓解其内心焦虑情绪;(6)运用社区完备的高血压随访系统对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实时汇总和详细分析,并将随访结果反馈给患者。
  1.2.2 评价方法
  (1)分别测定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的血压值。测量血压前,让患者休息5 min,测量部位置于心脏水平,每例患者血压测量2次,间隔5 min,取2次平均值。
  (2)采用修订版Morisky[4]的8个条目服药依从性量表测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每个条目1分,总分8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用药依从性状况越好。8分表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高,总分在6分(含6分)到8分(不含8分)之间表明用药依从性中等,6分以下则表示患者用药依从性低。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用药依从性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01),见表2。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用药依从性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用药依从性状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 干预前后血压值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和6个月后试验组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的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

3 讨论


  目前对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措施仍是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社区高血压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环。有研究表明,服药依从性差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低,增加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5-6]。老年人群血压波动大,常合并多种疾病,并服用多种药物,因而必须开展个性化的服药指导和服药提醒[6]。本研究通过在笔记本或台历上对每种药物用不同标记或用不同颜色记号笔标识在每天的方框内,还通过专用小药盒以及手机应用软件等方式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药,3个月和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低的患者占比从干预前的35.0%下降到干预后的2.5%,而用药依从性高的患者占比从25.0%上升到55.0%。由此可见,相较于常规化的社区干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可让患者在理论和实践指导下按时、按剂量服药从而有效控制病情。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是患者病情控制和治疗的关键,对降低疾病并发症的风险也具有重要作用[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血压得到明显改善,说明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有效减低了血压值。   本研究提出的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指在社区常规的干预措施上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提出的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干预方案,包括对老年血压患者进行教育性干预,与患者充分沟通和协作,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入户访视、电话随访和随访系统记录分析患者病情现状和自我管理中存在的困难,评估并讨论解决方案,不断完善个性化护理方案。从群体干预到个体干预,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明显提升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家庭责任医生服务的开展和内容深化以及在社区其他慢病人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后续研究应增加样本量,扩大抽样范围并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观察干预措施的远期效果。另外,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后续的研究应结合新兴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为相关干预研究与应用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节选: 高血压部分[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1, 29(3): 203-214.
  [2] 孙建波, 赵莹, 贾存波, 等. 北京市某社区家庭医生签约现状及服务利用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 2019, 39(7): 74-75.
  [3] 张亚, 王惠珍, 高钰琳. 国外高血压社区护理的研究進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4): 4-6
  [4] Morisky DE, Ang A, Krousel-Wood M, et al.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medication adherence measure in an outpatient setting [J]. J Clin Hypertens(Greenwich), 2008, 10(5): 348-354.
  [5] Rihal CS, Ryan JL, Singh M, et al.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adherence and subsequent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and costs[J]. Am J Manag Care, 2010, 16(8): 568-576.
  [6] 杨连招, 杨永, 张瑛, 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29): 3619-3623.
  [7] 张新军.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解读[J]. 西部医学, 2020, 32(3): 18-21.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SS)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以增加对该肿瘤的认识及提高诊断准确度。方法:回顾并分析26例SS患者的MRI表现,比较不同病理学类型及不同部位的SS MRI表现差异。结果:26例患者,20例发生关节周围,6例位于非关节周围。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呈不均匀等或略高信号,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呈明
摘 要 目的:通過对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封闭式管理前、管理后老年护理病房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入住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的156名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共发放广泛性焦虑量表
【目的】了解上海市参加体检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自评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外来务工人员健康服务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智慧蓝领”健康科普服务站为调查点,对8100名城镇劳动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健康自评、基本医保参保率及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等情况。【结果】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自评、2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与本地劳动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81,P<0.05;χ2=4.554,P<0.05;χ2
【目的】分析2014—2018年上海市某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了解该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14—2018年上海市该区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4—2018年上海市该区共监测食源性疾病7767例,7—8月病例最多(30.56%)。60~69岁年龄组病例占比最大(24.30%),职业分布以离退人员(45.68%)和干部职员(30.48%)为主。可疑食物进食场所主要是家庭(58.84%),可疑食品占比
摘 要 桥本脑病是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的以神经系统为主要表现的罕见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相关检查又缺乏特征性,因此容易漏诊和误诊。桥本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短暂性失语、偏头痛、震颤、共济失调、癫痫发作、行为异常和情绪障碍等。绝大多数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反应良好。全文从桥本脑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 桥本
摘 要 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逐年升高,对现有的临床诊疗与管理策略提出挑战,而当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如火如荼,利用社区医疗资源完成基本甲状腺结节的筛查、诊疗和随访,不仅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发展的需要,也是医疗资源合理分配、避免综合医院医疗挤兑的重要措施。该文根据当前上海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能力,结合国内外甲状腺结节诊疗指南推荐,总结出适合在上海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甲状腺结节诊疗及管理措施
摘 要 目的:探讨床旁肺部超声在新生儿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0年12月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62例,分析患儿临床资料、肺部超声资料,根据新生儿肺炎诊断的金标准,对临床确诊为新生儿肺炎的病例进行超声声像图像分析。记录患儿的基本情况、肺部超声图像,分析肺泡间质综合征、异常胸膜线、肺实变、肺滑动征消失、胸腔积液、肺不张、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呼吸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NEN)的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2009年2月—2020年9月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pNEN的143例患者的CT和MRI资料,将病灶分为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G1、NET G2、NET G3和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MTC)是来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少见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低但恶性度高。高频超声可表现为甲状腺恶性结节或良性结节的超声特征,因其超声表现缺乏特征性导致鉴别诊断困难。弹性成像显示多数MTC结节的硬度值偏低,较难与良性结节鉴别。M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较常见,其超声表现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表现类似。虽然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诊断MTC阳性率较低,但
摘 要 目的:分析社區老年人肝胆超声检查的结果,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社区老年人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某社区2020年6 279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的肝胆超声的生物学数据资料,其中男性2 815例,女性3 464例,年龄65~100岁,平均年龄为(73.2±6.0)岁,结果:超声生物学数据异常3 322例,检出率为52.9%。女性的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55.3%比5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