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目的是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团结奋斗,争取更大胜利的强大动力,使整体上和个体上都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激励学生创造性阅读思维的有效手段。
  一、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1.让学生自主读书。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在教学《瀑布》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让学生感受瀑布的的雄伟壮观的气势,体会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有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教师的范读等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中,犹如亲临其境,诗中的“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和“如烟、如雾,如尘……”的情景跃然出观在眼前,展现出一幅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的壮观而又美丽的图画。
  2.让学生充分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人的心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可见,学生是多么需要老师给他们创设这样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如《养花》中为什么“忧”和“泪”也是乐趣?《凡卡》中凡卡写信的内容段落,有的只有前引号而没有后引号,这是为什么?《金色的鱼钩》中,一个生了锈的鱼钩,为什么说它是金色的呢?这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课文内容后面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让学生大胆释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教学中,必须教学生有疑,对学生质疑的问题,教师应当提倡、鼓励,并引导他们自己去释疑,使学生的参与向深层推进。如小组合作、大组的讨论、全班的交流等,这些形式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讨论、争辩,去发表自己的看法,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问题,同时还可以增强课堂的信息量,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比如,在教学《学弈》《两小儿辩日》这两篇文言文中进行反复的质疑和释疑,既大大的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又达到了教学目的,而学生们学起来既有趣又“自由”。
  4.赋予学生想像的空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篇文章中可想象之点很多,教学时,教师要因文章而异,紧扣课文读写训练点,凭借课文中某—重点,关键处作为想象的生长点,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有些课文在段未或课文结尾处,余意末尽;有些在文中的字里行间中蕴藏着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我们就可以抓住关键词句,启发学生的想象。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适时指导
  新大纲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
  1.老师的主导作用大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简单易懂的问题当场解决。例如,某个词语的意思,字的读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等问题都应当场解决。二是需要讨论的问题,老师一定要进行疏理,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全班讨论。当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或不知道而想知道时,老师应耐心启发学生,使二者和谐统一。
  2.能得到统一意见的一定要统一。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是按作者的游览顺序写的,这就需要统一,同时还要指出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使学生能及时评价自己。
  3.允许保留地地方一定要保留。不同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和个人的阅历决定了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喜欢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时老师要加以保留,更不能强求学生达到所谓的统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谈到“谁最值得你学习,为什么?”这一问题时, “李大钊值得我学习……”;“我最喜欢李大钊的女儿,因为她机智勇敢……”;“我喜欢母亲……等”。这时老师就不能将学生都统一到只有李大钊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认识上来,应该保留他们各自的见解。
  4.教师应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进程。信息的反馈是设计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师也只有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倾听学生的呼声,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5.每次讨论应该是由老师在课外或课内精心组织设计的,每次都应该抓住重点进行讨论,同时进行小组评比。
  三、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能沟通人的心灵,不同的语言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由于是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得到的大部分知识、结论和看法是集体的意志,所以老师应将自己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如“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之类的语言,以激励学生用集体的智慧来表现自己所在小组的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态度,更好地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
  总之,要想更高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新大纲精神,要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优化学生的心态,增强学生的主人态度,形成和谐、平等、合作互利的宽松环境,让学生绽放出思维之花、创新之花!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王牌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阶段,统计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所谓的数据分析观念,指的是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学生树立数据分析观念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他们投入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去。数据分析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不仅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将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提高自己运用
期刊
摘 要:目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方式落后和缺乏科学教学方法的问题,这些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产生不利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原因主要有自身问题和知识点复杂抽象问题。为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游戏活动、增加动手操作环节、合作学习、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兴趣  对学生来说兴趣是其最好的学习教师,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重点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
期刊
摘 要:阅读的过程是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并学会在实践中运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利用课本资源、拓展课外阅读、组织实践活动、选择益智节目,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夯实语言基础,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营造氛围;利用课本资源;拓展课外阅读;组织实践活动;选择益智节目  “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
期刊
摘 要:语文是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也是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而文言文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与其它的文体有着本质的不同,文言文的更重典故,音律也相对工整,高中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新课程进行了持续且深入的改革,也对高中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针对高中语文新课改背景下课外文言文教学实践进行论述,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给
期刊
摘 要: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不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提问式互动,做游戏等教学模式,绘本阅读逐渐成为了老师教学的教学工具。其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是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的好办法。本文通过对如何灵活运用绘本以及绘本在课堂上的一些实践进行探究,详细对绘本阅读进行分析。  关键词:绘本阅读;英语课堂;教学工具  引言:与其他英语教材比较,绘本的优势是不可比拟的。在绘本中,包括有很多色彩鲜艳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于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英语的课堂也正在探索更加高效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怎样能够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活跃课堂的氛围等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了当前许多老师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研究并提出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引言】初中阶段的英语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作为一个人初步接受教育的关键性阶段,承担了许多职能。不仅仅是普遍认知中的单纯的知识学习,还包括对于世界的初步认知、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此阶段的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因素,有利于一点一滴的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综合性学习区别于传统的学习形式,更加灵活机动,在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上融入传统文化因素,是一种更加创新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
期刊
语文课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准确分析和把握课堂学情就应该是语文课的逻辑起点。  ——王崧舟  新学年开始,我就来到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区,和这里的四年级孩子一起学语文。拿到王崧舟老师的《美其所美》的时候,我已经在这里待了一学期。一线教学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不算初出茅庐,但来到藏区,怎样上好语文课重新成为了我的难题。教藏族孩子,怎样把握他们真正的学情?有意义的学情分析又应该是怎么做呢?  自上
期刊
摘 要:小学生一二年级的数学成绩普遍较好,而到了高年级阶段却出现较严重的两极分化。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因为对基础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日积月累,出现了差异。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也就是让学生在体会、理解、分析、判断与思考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學知识的技巧与能力。  关键词:突破点;经历;形成过程;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为什么在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普
期刊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困难挫折总会伴随着人的一生,父母老师必须面对,孩子们也无法逃避。况且“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只有学会积极应对困难挫折,孩子才够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强化家庭教育  在家庭方面,父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