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连通性改善对多边贸易至关重要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_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8月,兰德公司欧洲事务部发布了题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衡量改善交通连通性对该地区国际贸易的影响》(China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Improving Transport Connectivity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Region — a Proof-of-concept Study)的研究报告。卢慧(音译)、罗尔(Hui Lu, Charlene Rohr, Marco Hafner, Anna Knack)等人收集和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包括28个欧盟成员国,以及其他40多个受“一带一路”倡议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国家)的有关数据和案例,以了解和量化交通基础设施及其连通性改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
其他文献
近日,美国学者杰夫·史密斯(Jeff Smith)在“传统基金会”发表题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China 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trategic Implic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Oppo-sition)的文章,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重塑印度-太平洋地区和欧亚大陆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给美国及其合作伙伴还有参与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他回顾了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为了寻找“一带一路”倡议的替代方案所做的努力。因此向美国政府提出了1
《当代中国》(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18年第5期刊载了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东亚研究系主任欧娜·纳福塔利亚(Orna Naftail)题为《“这些战争片就像漫画”:教育、媒体消费与中国青少年的对日态度》(“These War Dramas are like Cartoons”:Education,Media Consumption,and Chinese Youth Attitudes towards Japan)的文章。该文指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青少年的外国媒体消费包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期《国外社会科学》围绕“70年来的中国发展与海外中国研究”,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台湾大学石之瑜教授、俄罗斯科学院亚历山大·罗曼诺夫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周武研究员和华东师范大学曹景文教授五位专家展开学术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唐磊研究员受《国外社会科学》编辑部委托,主持了本次对话,对话以笔谈形式展开。
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要求经济结构、技术和制度的深刻变革。绿色能源政策(green energy policy)的概念——我们常常这样来界定,它包括在已建立的环境安全界限内旨在使国家能源行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相一致的政策措施——对这一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详细阐述了为什么国家通常需要在推动绿色转型中尤其是在能源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什么会对其与非国家行动者的合作产生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我们以南半球的国家和有范例性的北半球国家的能源政策为例,来对此进行解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论者认为绿色能源政策的成
期刊
转型已经成为可持续性研究中的主要论题。这有利于引入全新的研究视角,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一种风险,即把转型变成一种新的批判性教条,从而限制了分析的视野。本文在社会生态学和政治生态学的实证研究与概念分析基础之上,阐述了一种综合性社会-生态转型方法的核心元素,并指出要想推进对社会转型挑战的批判性理解,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互相影响。分析强调危机驱动和自然占用以及其中权力关系的竞争性特征,可以为理解可持续性转型的社会提供新的视角。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前后,美国统治阶层内部发生了激烈冲突。在苏联解体近30年后,“美国新世纪计划”(PNAC),即令美国成为世上无可争议的超级大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的非凡崛起、俄罗斯的重组、世界舞台上新兴国家的出现,注定了美国单边主义行不通。特朗普改变了方向,不是接受真正的多极世界,而是试图在更坚实的基础上确认美国优先地位。美国没有解散军工联合体,而是将其增强。美国没有解散处于其严格控制下的军事基地和联盟体系,尤其是北约(NATO)。此外,美国旨在运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凶猛的贸易战重振近几十年来被削弱的工
对改革开放40年的评价,只有纳入中国20世纪现代化历程的大历史中进行观察,才能得到更充分的阐释。在此共识下,2018年11月22—23日,由比利时鲁汶大学文学院汉学系主办的“中国20世纪现代化历程中的40年改革”(40 Years of Reforms in China s Long 20th Century of Modernization)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鲁汶大学东亚图书馆举行。此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日本和欧洲国家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参与,就20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展开学术交流与讨论。
美国《近代中国》( Modern China )杂志2019年第1期刊发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黄宗智(Philip C.C.Huang)的文章《基于中国现实的社会科学探索》(In Search of a Social Science Anchored in Chinese Realities)。作者对自己50多年来的学术研究予以回顾,重点围绕西方理论与中国研究如何对接的问题进行了论述。黄宗智提出,研究者在真正将中国现实与西方理论联系起来之前,必须掌握中国现
《中国季刊》( The China Quarterly )2018年12月刊发了《中外对话》执行主编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山姆·吉尔(Sam Geall)、萨塞克斯大学高级讲师阿德里安·伊利(Adrian Ely)合著的文章《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阐释与路径》(Narratives and Pathways towards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文章探讨了中国主流政策阐述如何推动特定形式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可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