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对数学良好情感的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jyi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成功,智力因素的作用仅占20%,而80%则是情感因素,良好的学习情感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呢?
  
  策略一:让学生激起“兴趣”,乐于去学
  
  做生意的人把第一次赚得的钱叫做“第一桶金”。他们把“第一桶金”看作成功的一半,学习的第一桶金就是对学的内容感兴趣。兴趣直接影响着效果,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沉浸在思考当中,痴迷于探索当中。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内容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让学生画出一个任意三角形,量出其中两个内角,我来猜出第三个内角,让学生再去度量,学生发现度量结果与猜想一致,这样进行多次,学生觉得我很有魔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急切想知道有什么方法,这时告诉学生,这节课你们将学会这种本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习情绪非常高涨,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
  
  策略二:让学生产生“疑问”。勇于去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巴尔扎克也曾说过:问号是开拓未来的钥匙,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疑问,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这时学生强烈的解题欲望、学生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会油然而生。
  如在教完“按比例分配”的内容后,我出了这样的一道练习题: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学生很快就解答出来了,我问学生你们的答案是这样的吗?3+2:5,60×2/5=24(厘米),60×2/5=36(厘米),全班同学全部举手,针对这种现状,我没有急于去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不慌不忙地适时点拨:你们算一下长是36厘米,宽是24厘米的长方形周长多少厘米?一会儿工夫,学生算好了,周长是240厘米,我问:“那刚才的答案还正确吗?”学生产生了疑问,错在哪里呢?小组讨论,很快学生明白了这里按比例分配求得的长是两条长,求一条长还要再除以2,宽也要除以2,题目解完后,学生的脸上个个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通过学生的表情,我立刻明白了学生已经完全理解了。
  
  策略三:让学生感觉“奇妙”,主动去学
  
  学生因为奇妙,会主动地去探究秘密,发现奥妙,在学习中不知不觉提高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优化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高创造能力。
  如教学“工效问题”时,练习了这样一道题:某工厂要生产3600个零件,前5天完成了任务的25%,照这样计算,完成任务一共要用多少天?学生很快完成,答案是:3600÷(3600×25%÷5):20(天),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将题中“3600个零件”改成“4000个零件”,让学生再解答,学生答案是:4000÷(4000×25%÷5)=20(天),学生做完后发生了骚动,个个惊叹:“3600个零件”改成“4000个零件”条件变了,答案为什么没有变呢?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将“4000个零件”换成“一批零件”,再让学生去做,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举手发言,有人说这样做:1÷(25%÷5)=20(天),当时班上掌声一片,还有人说可以这样做:5÷25%=20(天),课堂气氛热烈,不时演绎着精彩,这样的练习,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开动脑筋、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策略四:让学生参与“合作”,互助去学
  
  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知识,培养情感,教师为学生营造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为学生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学生依据问题选择学习方式分工合作,深入思考研究,相互交流,共同切磋,这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与人互助,与人交流,与人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的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在学习中不但分享到思考的乐趣,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可使学生产生惊异、激奋、自豪的情感。
  如:让学生去统计学校门口马路上2分钟通过车辆的情况时,一要看车辆的通行;二要看车辆的种类;三要登记,由于过往的车辆很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又有许多不确定性,一个人不可能完成,小组成员必须进行分工,看车的看车,登记的登记,团结一致,最后才能成功。
  
  策略五:让学生体验“美感”,积极去学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做过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数学有凝练的美、统一的美、奇异的美、对称的美、整齐的美、曲线的美……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展示教材的数学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如,练习:大风车中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图中涂色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大风车的图,学生经常看到,非常熟悉,特别亲切,觉得有对称美和曲线美,此时会产生解题的欲望,由于曲线的长度不可以直接求得,一时学生会束手无策,引导学生用平移的方法,经过整理,学生会发现:涂色部分的周长实际上就是两个直径是3厘米的圆的周长加两个大圆的直径,即:3.14×3×2+3×2×2=30.24(厘米),用了转化的思想,使解题过程变得很精彩,学生能积极去学。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感的体验和培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上的,是一个由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承载的启发、渗透和感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参与去感受、体验、领悟,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实现升华。
其他文献
学习反思是指学生对自身的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与调控的思维过程,是构建新知、形成方法和训练思维的极好途径,弗赖登塔尔强调,“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不少学生刻苦学习数学,整天埋头解题,其数学成绩却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少学习反思,导致学习陷入盲目、混沌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持之以恒地正确引导和培养,逐步使
随着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产品率先应用这些高新技术,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培育出优质、高产农产品品种,获取超额利润。21世纪种业成为高度发达的世界农业经济国际化的重
在提高本土自主创新能力上,采用政府采购工具和鼓励本国产品的消费政策是一个通行的、有效的惯例。韩国、日本等国在实现追赶的进程中,都把政府采购本国产品作为重要手段,即便是
以烤烟种子为材料,研究外源赤霉素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生理生化活性、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烟苗干鲜重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种子经过赤霉素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指数和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始终是我们出版管理工作头等大事,作为以出版科技类图书为主导的大学出版社,除依靠自身的有利条件和社小灵活的特点外,更需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数学文化功能的渗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结果学生害怕数学、厌恶数学,数学素质难以提高,针对这个现状,本文在分析了数学文化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对数学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
选用绿色超人等10个甜糯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各品种在永州市气候条件的生产发育特性及产品品质。结果表明:绿色超人、渝糯7号2个品种在永州市春播种植适应性好,产量高,性状优良,品
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起点和关键。精心设计的课堂导人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使课堂教学从铺垫转化为探索新知的过程,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由此可见,课堂导入艺术在整堂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积淀,发现以下导入方法非常高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就是教师在上课伊始直接阐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