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难,难在解题关。因为做不好题,导致学习信心被打击,甚至是学习兴趣丧失。过了解题关是学习数学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只有会做题了数学才不可怕,才能学好数学。
关键词:解题教学 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 过程教学 自我反思
在高中阶段,面对众多的课程,有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最困难的,都说数学有难题,学数学就会有做不完的题,听得懂,做不出。事实上,题目就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想不做题是万万不行的。题目千变万化,可它万变不离其宗,只有做到对每个知识点都能把握住其本质及考查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做某题,要能归纳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不变应万变,若看不清其本质,那么再遇到就又是一个新的题目。这样一来问题就肯定是非常多,那就无法再谈什么提高了,只是想想数学就是非常可怕的。
针对这样的现状,对于教师来说就很有必要去研究如何搞好解题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应试能力,逐步引导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研究数学,从而让难学的数学不再难、使可怕的数学不再那么可怕。因此解好题就是关键,我认为要想增强解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不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些尝试…
一、解题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保护其解题的热情
研究表明,教学活动必须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新知识只有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层次上有所提高,才会被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而这种转变只有在学生愿意“跳一跳”,并且在“跳一跳”后有所收获才能实现。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固有知识程度和已有解题思路,引领学生参与到数学解题的全过程,对其解题作出正确的指导,沿着学生正确的解题方向进一步发展,努力帮助学生解法的成功,必将鼓其士气,激其斗志,促进其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同时,教师还要及时的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和表扬,教师要对其认真思考的积极性进行表扬,尤其要注意保护学生大胆参与的热情,积极尝试的勇气。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助学生解决思路受阻的问题,鼓励其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所提高,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解题教学中,要注重在解题后的数学思想、解题方法的回顾与总结
教师都知道“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对于数学学习,只有掌握了数学方法才能使得数学更容易理解,只有领会了基本思想和方法,才能在题海中游刃有余,才能脱离题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遇到的每个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积累更多的数学解题经验,并及时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存储,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对一道题不同解法的寻求,在比较中加深学生对数学方法的领悟,体会不同的方法所适用的类型。当教师注重经常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分析一个问题,学生就能学着在数学解题时,采取不同的分析问题的途径,也会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转化,挖掘出数学知识间的潜在的联系,从而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印象较为深刻。
三、解题教学时,要充分呈现解题方法产生的过程,弄清来龙去脉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共同去发现真理,一起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教学注重教会学生“这个问题怎样去分析,条件如何转化、目标是如何实现的”,这比机械的陈述“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这样,再这样…”更重要。数学解题中,教师要充分的放手,不吝啬时间敢让学生去经历解题过程,更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不能总是教师讲得很精彩,学生听得很崇拜,接受起来很容易,在独自思考时却是一筹莫展,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自己分析问题,再好的方法也不知道该用在哪儿?该如何用?所以,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适时展示出“失败”,暴露出解题时的碰壁的过程,教师绝对不能直接把路铺好,牵着学生的手去解决。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本来就是不断摸索、尝试发现、积累经验的过程,只有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过程、探究过程中的挫折后才会积累个人的解题财富、才会在思维发展上得到进步。
四、解题教学时,要密切关注对错误的反思、纠错
人无完人,学生在解题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错误,此时教师要耐心的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打叉,有时还需要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中发现学生解题中的不足或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只有给学生揭示出错误的本质,才能通过错误提升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解题错误是有很强的艺术性的,处理好了可以让学生从错误中悟出点新意,获得比原题更深广的内容,能增强学生防止出错的免疫力,杜绝再犯,也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也能把学生的错误变为教师的一种教学资源,获得很多的收益。
五、解题教学后,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整理和自我提高
我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很投入的进行学习,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能够很快掌握、消化为自己的知识,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也会及时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再加工,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但对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或者说接受能力稍弱的一部分学生来讲,他们不具备这种意识,此时教师必须要指导他们进行知识整理,注意难点的突破。首先,教师要教会他们整理题目,按照知识点、解题方法、错题等进行归类;其次,教师要督促他们把疑难问题及时解决,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突击提高,促使其积极思考、勤问多练,不留半点空白,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再有,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整理自己的试卷、作业,学会回头看,看看哪些问题较多,同时多鼓励学生解题的积极性、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从而以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如何搞好解题教学是一场攻坚战,是一场持久战,解题解决了,数学也就不那么可怕了。教师要想方设法搞好解题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才能使学生学得快乐、轻松、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解题教学 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 过程教学 自我反思
在高中阶段,面对众多的课程,有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最困难的,都说数学有难题,学数学就会有做不完的题,听得懂,做不出。事实上,题目就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想不做题是万万不行的。题目千变万化,可它万变不离其宗,只有做到对每个知识点都能把握住其本质及考查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做某题,要能归纳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不变应万变,若看不清其本质,那么再遇到就又是一个新的题目。这样一来问题就肯定是非常多,那就无法再谈什么提高了,只是想想数学就是非常可怕的。
针对这样的现状,对于教师来说就很有必要去研究如何搞好解题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应试能力,逐步引导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研究数学,从而让难学的数学不再难、使可怕的数学不再那么可怕。因此解好题就是关键,我认为要想增强解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不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些尝试…
一、解题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保护其解题的热情
研究表明,教学活动必须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新知识只有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层次上有所提高,才会被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而这种转变只有在学生愿意“跳一跳”,并且在“跳一跳”后有所收获才能实现。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固有知识程度和已有解题思路,引领学生参与到数学解题的全过程,对其解题作出正确的指导,沿着学生正确的解题方向进一步发展,努力帮助学生解法的成功,必将鼓其士气,激其斗志,促进其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同时,教师还要及时的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和表扬,教师要对其认真思考的积极性进行表扬,尤其要注意保护学生大胆参与的热情,积极尝试的勇气。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助学生解决思路受阻的问题,鼓励其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所提高,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解题教学中,要注重在解题后的数学思想、解题方法的回顾与总结
教师都知道“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对于数学学习,只有掌握了数学方法才能使得数学更容易理解,只有领会了基本思想和方法,才能在题海中游刃有余,才能脱离题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遇到的每个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积累更多的数学解题经验,并及时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存储,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对一道题不同解法的寻求,在比较中加深学生对数学方法的领悟,体会不同的方法所适用的类型。当教师注重经常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分析一个问题,学生就能学着在数学解题时,采取不同的分析问题的途径,也会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转化,挖掘出数学知识间的潜在的联系,从而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印象较为深刻。
三、解题教学时,要充分呈现解题方法产生的过程,弄清来龙去脉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共同去发现真理,一起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教学注重教会学生“这个问题怎样去分析,条件如何转化、目标是如何实现的”,这比机械的陈述“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这样,再这样…”更重要。数学解题中,教师要充分的放手,不吝啬时间敢让学生去经历解题过程,更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不能总是教师讲得很精彩,学生听得很崇拜,接受起来很容易,在独自思考时却是一筹莫展,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自己分析问题,再好的方法也不知道该用在哪儿?该如何用?所以,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适时展示出“失败”,暴露出解题时的碰壁的过程,教师绝对不能直接把路铺好,牵着学生的手去解决。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本来就是不断摸索、尝试发现、积累经验的过程,只有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过程、探究过程中的挫折后才会积累个人的解题财富、才会在思维发展上得到进步。
四、解题教学时,要密切关注对错误的反思、纠错
人无完人,学生在解题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错误,此时教师要耐心的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打叉,有时还需要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中发现学生解题中的不足或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只有给学生揭示出错误的本质,才能通过错误提升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解题错误是有很强的艺术性的,处理好了可以让学生从错误中悟出点新意,获得比原题更深广的内容,能增强学生防止出错的免疫力,杜绝再犯,也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也能把学生的错误变为教师的一种教学资源,获得很多的收益。
五、解题教学后,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整理和自我提高
我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很投入的进行学习,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能够很快掌握、消化为自己的知识,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也会及时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再加工,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但对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或者说接受能力稍弱的一部分学生来讲,他们不具备这种意识,此时教师必须要指导他们进行知识整理,注意难点的突破。首先,教师要教会他们整理题目,按照知识点、解题方法、错题等进行归类;其次,教师要督促他们把疑难问题及时解决,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突击提高,促使其积极思考、勤问多练,不留半点空白,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再有,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整理自己的试卷、作业,学会回头看,看看哪些问题较多,同时多鼓励学生解题的积极性、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从而以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如何搞好解题教学是一场攻坚战,是一场持久战,解题解决了,数学也就不那么可怕了。教师要想方设法搞好解题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才能使学生学得快乐、轻松、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