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百”学习活动设计设计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认识百”探究活动设计为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通过问题与动机、观察与准备、游戏与操作、反思与总结、关联与拓展几部分来设计“认识百”的学科实践活动课例,以期为教师开展学科实践活动提供思路与素材。
  【关键词】学科实践活动 认识百 学生活动
  北京市实施的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中指出,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普及到了北京市的各个学校。但在小学中关于如何开展学科实践课程还存在着一些疑问,所以本文将以《Great Exploration In Mathematics》一书为素材,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变教为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使每个学生受到关注、每个学生都有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的教学模式进行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设计。[3]以设计“认识百”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为例,希望为一线教师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提供思路与素材。
  以往,学生并没有对认识一百进行单独学习,而是结合认识一百以内的数进行学习,教师的教学重点是能够使学生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没有对一百与十之间的关系进行着重理解,但其实清楚直观地认识一百与十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百”的活动通过在学生间进行小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十、认识百以及十和百之间的关系。游戏内容为学生两人一组掷色子得豆子,收集豆子换取画有十个小方格的纸片(如图1),再用画有十个小方格的纸片填满一百个小方格(如图2),先填满的人获胜。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将会经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本活动适合于一年级学生。
  在游戏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学科上的知识,即认识十、认识百,理解十和百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问题与动机
  教师提出问题,如“你知道一百是多少吗?一百和十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有没有直观的可以看出十和一百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呢?”引发学生的兴趣。活动前学生需要准备干的豆子、白纸、铅笔、剪刀、色子。本活动建议两人一组完成。
  二、观察与准备
  制作小纸片,观察你剪下来的纸片,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要画出并剪下10张十个小方格的纸片,1张一百个小方格的纸片(如图3)。并且观察两种不同的小纸片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
  三、游戏与操作
  做一个小游戏,看看谁能先把一百个小方格填满?
  两个人(玩家一、玩家二)各有10张十个小方格的纸片,1张一百个小方格的纸片。游戏过程中两人一组轮流扔色子(玩家一先扔),扔色子的结果显示是几就可以获得几颗豆子,玩家一获得与扔色子的结果一致的豆子后,玩家二扔色子获得相应数量的豆子,之后玩家一再扔色子。玩家一、玩家二依次轮流扔色子,当其中一人集齐10颗豆子时他就可以换取一张画有十个小方格的纸片,并将画有十个小方格的纸片放到自己的画有一百个小方格的纸片上,先填满一百个小方格纸片的人获胜。
  回想自己与同伴的游戏过程,填一填以下问题。
  玩家一:
  你用豆子换取了几张画有十个小方格的小纸片?
  要填满画有一百个小方格的纸片,需要多少个画有十个小方格的纸片?
  玩家二:
  你用豆子换取了几张画有十个小方格的小纸片?
  要填满画有一百个小方格的纸片,需要多少个画有十个小方格的纸片?
  四、反思与总结
  活动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活动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从而更好地吸收通过探索得到的知识。
  问题一:想一想你用几颗豆子换取了画有十个小方格的纸片,用几张画有十个小方格的纸片填满了画有一百个小方格的纸片?想要填满画有一百个小方格的纸片需要多少颗豆子?想一想十和百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需要回想总结自己在游戏过程中所进行的步骤,思考讨论根据游戏过程所得的结论,抽象归纳出十和百的关系。在思考想要填满画有一百个小方格的纸片需要多少颗豆子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思考用几颗豆子换取了画有十个小方格的纸片,再思考用几张画有十个小方格的纸片填满了画有一百个小方格的纸片。
  问题二:想一想在游戏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
  学生会获得数学学科知识,如:知道了10个十就是一百;同时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还可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通过互相配合、合作交流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独立探索、自主完成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所帮助;等等。
  五、关联与拓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百以内的数,可以进行与活动相似的小游戏,例如用木板做一个游戏板(如图5),用色子和豆子来玩这个游戏,第一个人扔色子,按照扔色子的结果拿相应数量的豆子放在游戏板上。一颗豆子对应一个格子。然后第二个人扔色子进行相同步骤。参与者依次进行游戏,当最后一个人完成了相应步骤后,再从第一个人开始继续进行下去,直到有一个人填满游戏板,这个人则取得游戏胜利。
  参考文献:
  [1]郜舒竹.小学数学这样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7).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00037)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的理解,对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往往是离开了这些几何实体,而依赖于头脑中对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形象的反映,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因而在“图形的认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表象尤为重要。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通过有针对性的前测活动,关注学生的已有活动经验,使学习过程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路径,通过别具匠心的环节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第21届《当代》文学拉力赛颁奖礼综述  2019年12月27日下午,由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社主办的“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纪念《当代》创刊40周年朗诵会暨第16届《当代》长篇小说年度论坛、第21届《当代》文学拉力赛颁奖礼在京举行。  201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当代》迎来了自己的40岁生日。40年间,《当代》始终奉行“文学记录中国”的现实主义宗旨,为读者奉献了一部
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学校是网络使用的主要领域,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然而,当下的网络环境鱼龙混杂,令同学们眼花缭乱,造成是非难辨。学生们有的沉溺在网络带来的虚拟世界里,不愿面对现实社会;有的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  一、电脑上网安全  (一)帐号密码安全:   无论是登录网站、电子邮件或者应用程序等,帐号和密码是用户最重要的身份信息,因此帐号和密码的安全至关重要,一旦丢失会造成严重后
2007年4月13~14日,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主办、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联谊会在西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近80名学前教育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杨晓萍教授主持。西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宋乃庆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靳玉乐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和祝辞。此次会议围绕“高校学前
【摘要】不同的哲学思潮导致人们形成不同的儿童观,以进步性、普遍性和规律性为核心的现代性思潮导致人们把儿童看作“贫穷”的个体,而崇尚差异性、多元性、特殊性和无序性的后现代思潮则帮助人们重新认识到儿童的“富有”。  【关键词】现代性;后现代;儿童观    产生于20世纪后期的后现代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方法、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产生了全方位的冲击。“后现代”作为对现代的“反动”,使人们对“现代性”的
一棵大树,枝叶繁茂,四面八方的飞禽走兽都愿意在树上树下休息。他们聚在一起,经常讲些世界各地的新闻趣事。大树也想到外国去参观参观,便请飞禽带他去,但他没有翅膀,被拒绝了;大树又请走兽带他去,但他没有腿,也被拒绝了。   可是大树并不灰心丧气。他努力吸收养分,结出了又香又甜的果实。飞禽走兽争吃果实,把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大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并在世界各地扎了根。  阅读引航   1.照样子写词
《当代》的老同事嘱我就这本杂志创刊40年写点文字,一时竟有点不知从何下笔。虽说自己的名字也挂在刊物上近20年了,迄今也还以“顾问”之名忝列其中,但由于我在《当代》毕竟只是兼职,其编刊的酸甜苦辣终究不如在编辑部专职“操刀”的同事们,真要就其落笔总觉得缺那么点“切肤”之感。  既然“切肤”不成,莫如索性做个“旁观者”,还可落下个“旁观者清”的美名。其实这也很难,虽说只是兼职,但兼的好歹也是个“主编”,
随着统计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统计学习的价值与目标不单单是形成“画统计图表、算平均数”等技能,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数据分析问题”形成“数据分析观念”。因此,2011年版课标将原先的“统计观念”改成了“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在统计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得到正式确立。  所谓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信号、图像等信息进行分析,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资料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
【摘 要】综观低段年级的数学教材,学生的学习难点主要从原来旧教材的对文字题意的理解上转移到了对新教材图的理解上,特别是对图文结合题的题意理解上。如何破解低段数学图文结合题的解题难点是一线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学生解答的难易程度把图文结合题进行分类,寻找出学生解题的错因,再根据知识的难点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低段年级 图文结合题 解题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终身发展的起始与奠基阶段。学前教育对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全面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随着学前教育对个体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重大意义的日益彰显和人们对其公益性认识的不断深化,随着对现代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认识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政府已把学前教育立法提上议事日程。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已于2006年年底正式委托国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