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那些饭盒们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g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个饭盒
  平生第一次带饭是在上初二的冬天。妈妈上班很远,自然是指望不上,爸爸又临时被单位外派办事,他们担心学校周边的小饭馆不够干净,不放心我买着吃。妈妈专门给班主任打电话咨询,“学校能不能给学生热午饭?”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很是民主地征求我的意见,“想吃什么?”我自然是选了手抓饭,放到第二天再热一下的“剩饭”里数它最好吃。爸爸翻箱倒柜地找出一个老古董——他当年下乡时买的军用饭盒,军绿色铝合金材质,有个小提手,打开盖子还有个夹层。
  学校传达室的大爷让我把饭盒放在土炉子与火墙的夹角,中午放学自己来取。我一边觉得被骗了,那个“热饭”的地方看着很是温吞,一边又暗自庆幸自己饭盒的位置离热源最近。等中午来取饭,却发现自己的“瘦高个”饭盒由于与众不同,被后来的“扁胖子”饭盒们挪到了最高处。我不太记得当时是以怎样的心情吃完饭的,只记得回家后埋怨父母给自己带了个奇怪的饭盒。
  第二个饭盒
  高中时带饭的人很多,热饭也正规了。早晨把饭盒放在自己班的饭筐里,值日生负责第一节课课间抬到热饭间,中午下课后再抬回来。在我的强烈建议下,父母买了个“扁胖子”型不锈钢饭盒,而且生怕我课业繁重营养跟不上,特意选了最大号。手巧的姑姑为饭盒专门量身定制了个毛线钩的小提袋,还缝了块艳丽的草绿色内衬。
  和同学们交流各家的美食,是午饭的惯例。父母们准备的午餐实在太丰富了,我吃到了很多人生的第一口:第一口榆钱饭,第一口素鸡,第一口豆饭等等。高中毕业时,我的体重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大学四年依旧用着这个饭盒。由于学食品专业,我有着自己的洁癖,专门买了儿童筷,这样就能把筷子放到饭盒里,盖好盖子便能不被外界污染。参加工作后,这个饭盒还一直服役,直到有一天把手从焊接处掉了下来。
  第三个饭盒
  时代在发展,热饭的装备从蒸箱进化为微波炉,不锈钢金属饭盒也因此逐渐退出了舞台。我便用信用卡的积分换了一套塑料的野餐饭盒,两大两小,再加一个保温包。特意选了长方形,或摞起来或并排摆放,都会比圆饭盒节省空间。此时的饭盒对我而言不过是装剩饭用的密封盒。
  表弟也在北京,我们姐弟决定互相照应一起合租。多一个人吃饭,似乎做饭也有了更多动力。周末的大餐自然是要多做一点的,吃不完,我俩就用那俩大饭盒分别带饭。塑料饭盒沾油很不容易清洗,微波炉加热时还会时不时“融化”局部,不美观也不够安全,此时我动了买新饭盒的念头。
  第四个饭盒
  新入手的饭盒是钢化玻璃的,耐热、不怕摔、易清洗。给表弟带饭用了一次后,他就嫌沉坚决要求换回塑料饭盒。材质成了我俩饭盒的标签,塑料饭盒他用,玻璃饭盒我用。一个月下来,我默默地算了笔账,两个人带饭比一个人在CBD的餐馆吃饭的开销还要小,而且吃得还更舒心。饭盒成了我们姐弟的“省钱罐”。
  叫饭盒也好,叫便当也罢,时光荏苒,唯有那份与饭有关的爱不曾变过。
其他文献
初冬气候的最大特点是“寒冷”和“干燥”,具体表现为气温逐渐下降,不时有冷空气入侵,日照时间缩短;同时,降水(含降雪)日数和降雨(雪)量较少,空气湿度较低。针对这两大特点,初冬养生至少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进行“抗寒锻炼”  “抗寒锻炼”原本是农作物栽培方面的一个名词,专指越冬农作物在秋末冬初时,采取多种农技手段(如减少或停止施肥),使细胞的冰点降低,以增强作物的抗寒力。后来,有保健学家研究,
最近,一则关于创可贴引发的女童“指端坏死”事件被传得沸沸扬扬,家长们人心惶惶,谈“贴”色变。孩子们平时户外活动多,经常有个小磕小碰,是不是以后创可贴就不能用了?万一真导致“指坏死”可怎么办呢?    其实这些家长有些多虑了,新闻报道中,4岁女童雯雯的指端坏死,错并不在创可贴本身,而是由于使用不当引起的。雯雯手指受伤后,雯雯的奶奶不但把创可贴紧紧地环贴在雯雯的中指指端,还用牛皮筋绑了好几圈,由此才造
日前,有媒体报道,斯里兰卡科学家发现一种能将米饭的热量减低60%的办法——仅需要改变烹调方法。煮饭的时候添加椰子油,然后放进冰箱冷却12小时,那么在你进食的时候,米饭的热量就已经减少过半了。    这条消息对担心体重增加的人来说,似乎是个好消息。然而,营养学家认为,这个减少米饭热量的方法还是要慎重使用。  冷却米饭能降低热量?  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力平教授认为,“冷却米饭能降低热量”是不可能的
近年来,进口商品五花八门,在各种热销排行榜中都占有一定的份额。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接触频繁的食品而言更是如此,消费者几乎将“进口”和“优质”划上了等号。更有甚者,会花高价购买没有国家批准文号的“代购水货”,如婴儿奶粉等,以致国外一度出现断货的新闻。进口食品真如大家想象中一样安全吗?是不是每个批次都没有问题?又或者说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而言,即便这些食品都是安全的,又是否真的符合我们的饮食习惯与营养需求呢?
饮食不洁,睡觉贪凉,各种病菌可能乘虚而入,有时流感病毒也会绕过呼吸道而奔袭胃肠。胃肠面对侵略从不畏惧,呕吐就是抵御外敌的一个重要手段。呕吐的苦楚想必很多读者都有深切体味:胃里翻江倒海,口中苦不堪言,及至剧烈,吐无可吐,内里牵扯扭转,腹中隐隐作痛,立趴坐卧不安,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因此,在弄清引起呕吐的原因,控制细菌、病毒感染等原发因素的同时,及时使用止吐药,让过度兴奋的胃肠平复下来,既可以减轻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