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项目简介

来源 :民族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123qweq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16ZDA160)于2016年11月立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实施,首席专家:巴莫曲布嫫。元数据标准建设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本项目秉持"标准在先,建库在后"的理念展开,下设三个子课题:(1)"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胡良霖主持);(2)"口头传统的田野采集规范与数字化建档规程"(吴晓东主持);(3)"口头传统数据资源描述模型与著录规则"(王宪昭主持)。
其他文献
林继富教授在问答环节解释了民间故事的讲述现状以及政府的保护措施对传承人的影响,并指出故事传承人的流动丰富了村落传统,与听众共同促进了传承圈的建构。在评议和讨论环节,探讨了在当前情况下民间故事讲述出现的新特点,以及在网络媒体上出现的新形式;针对传统民间故事讲述的抢救和保护,表示相较于具体的保护措施,保护的理念和态度更为重要。
期刊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研究专项项目"台湾古建装饰艺术的抢救、保护与传承研究"(编号:2018VJX061)项目周期2018年9月至2024年12月。该项目课题负责人吴巍巍系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教授,课题组核心成员有谢必震、王庆台、李湖江、李积庆、李致伟等。
'大闹'是充斥仪式、神话和艺术的重要主题。'过渡礼仪'理论揭示了'大闹'主题具有文化变革和社会结构修复功能。'大闹'破坏了社会和文化的秩序,但也建构着社会和文化的认同感,在动摇和撼动中维护着社会秩序。'过渡礼仪'中的阈限阶段是破坏和建构这两种相反力量的叠合之处。'大闹'主题的两种相反而互益的功能渗透在创世神话、过渡礼仪、民俗仪式和大量文学叙事之中,是社会文化实现自我矫正和自我修复的重要表现形式。'大闹'是'创世'主题的一种独特形式,是通过'闹'而实现的世界'再造'。
挂瓶,是过去大户人家堂前屋(即前厅,家中重要活动场所)的常见挂饰,有的是半瓶,平时可以插香或茱萸;有的只有半片,上有吉祥文字和图案,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美好的寓意,因而受到百姓的欢迎。这件瓷挂瓶取葫芦为外形,上有一蝙蝠倒悬衔住瓶口,意寓'福到';下有一仿红木的底座,腰间系一水绿色丝带,在视觉上将画面分成上下两部分,有楷书'大吉'二字,开门见山点明了“吉祥如意”和“吉庆有余”的主题.
韦绍兰的歌谣引起了观众和网友的广泛共鸣,她以歌谣为伴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入阐发。对韦绍兰的访谈及思考,可以帮助我们从三个方面理解其歌谣生活的相关问题:首先是歌谣习传的'公共语境'及其中'天才个人'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在歌谣的编唱中,形式传统、个人演绎与影视加工之间的张力性关系;再次是与歌谣审美经验相关的'神气'这一概念,它与中国诗学传统中的'气''气韵''神韵'等有着根本的差异。可以说歌谣的习传、编唱和审美经验,都是歌谣作为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体现,而这三方面内容又从不同
正如郑土有在《都市民间文学的新业态一关于“上海故事汇”》中所言,民间文学的传统环境正在消失。作为都市民间文学的个案,“上海故事汇”为我们提供了新资料和新启发。凭借强有力的组织者和独具魅力的故事,“上海故事汇”持续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它是否能够持续发展、作品能否流传、能否与新媒体相结合,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在评议和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与口头性、“上海故事汇”的特色及其与民间文学的关系、上海故事讲述活动的地域性特色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当下民间文学面临的新环境和新传播路径进
挂笺是旧时过年用的饰品,多挂在堂屋的梁上或大门口。“笺”与“钱”同音同声,进出时抬头见“笺(钱)”,寓意财源广进,到处是钱。此幅挂笺用白色宣纸刻成,是在白喜时用的。如果当年家中有亲人过世,按例是不能贴挂笺的,但若是70岁以上老人过世,俗称白喜,是可以贴挂笺的,但要用白色或黄色纸刻成。这暨表明主人家中有大事,又能够庆贺新年。
期刊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的瑶族师公通过“挂三灯”仪式获得拥有和使用“行司”神像画的资格,又通过“度戒”仪式,进一步获得“大堂”神像画的所有权及使用资格,“挂三灯”和“度戒”仪式中被传授的法术和能力是其获得神像画所有权及使用资格的基础条件。上下两坛兵马的授予是获得所有权及使用资格的关键所在。反过来,仪式神像画则成为师公地位和能力的标志,其数量的多寡、等级的高低与师公掌握的法术和能力的高低、可操控阴兵数量的多少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