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112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是党的重大决策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重要任务。图书馆作为收集、整理、传递文献信息的文化教育机构,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关键词】图书馆 和谐文化建设 生力军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81-02
  
  1 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党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实社会主义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石,有效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1]那么什么是和谐文化呢?和谐文化是指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并能指导社会和谐发展的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是发展社会经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因此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应该把足够的精力,放在营造文化环境上,大力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和谐文化体系,营造和谐文化氛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文化的社会功能就是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全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2]。
  那么怎样建设和谐文化呢?首先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其次要坚持以人民思想道德为重点,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三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历史提供的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提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第四和谐文化建设要体现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人们放松心情,滋养心灵的“润滑剂”和“减压阀”。一本优秀的图书,给人享受、给人感动。一首好歌曲,给人力量,给人鼓舞,一段精彩的相声,给人欢笑,给人启迪,建设和谐文化,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标,深化文体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断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当然,建设和谐文化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这里列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服务
  
  2.1 图书馆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坚强后盾
  图书馆是积淀知识经验的集中地,也是继承文化遗产的汇集地,也是科技创新的发祥地。图书馆社会职能之一是“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图书馆在长期发展的历史岁月中收集、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成果,为人们学习、借鉴先辈们留下的文化思想、生产实践和管理经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实际上起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传承性:它对待人类优秀思想文化不仅“承”,而且“传”,表现在一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和谐文化的精华上。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和为贵”等。二是努力传承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尤其是科学、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平等等共同价值观,尊重学习、吸收不同文化中体现和谐思想的因素,形成多彩的和谐文化。
  2.2 图书馆是建设和谐文化的课堂
  人们在图书馆既可学习本民族的文化精粹,也可以欣赏外来的优秀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一是博采众长,积极吸取不同文化的有益成果,正确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多样文化的关系,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二是求同存异,树立多样和谐的文化发展观念,承认不同文化存在的价值,形成一种“和而不同的良性文化状态”。三是以我为主,拓展文化发展的新视界,做到内不失自己固有之血脉,外能适应世界浩荡之潮流,使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真正跻身于世界优秀文化之林。图书馆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他所实施的社会教育具有全民性、全程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他凭借丰富的中外文化资源对读者的思想道德行为、心理、知识结构等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在知识、情商、意志、行为诸多方面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2.3 图书馆既是人们公平获取知识的地方也是人们的共享和谐文化的场所
  在图书馆所有读者都可以实现自己的阅读目的,在这里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取是公平的,只要读者有时间,有主观需求,能够坚持学习,都能利用图书馆来提高自己,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公平获取知识的平台,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人人平等,正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辛苦一分才”。同时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娱乐消遣,也是图书馆五大社会职能之一,法国伟大的文学家席勒高度评价娱乐,休闲的作用,他相信玩(游戏)、审美活动和创造力是人性的中心“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肯定是在玩;人也只有在玩的时候才是完整的人”,他还指出:“艺术家不是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同时代人,而是在游戏中通过美来净化他们,他使他们在闲暇时得到娱乐,不知不觉地从人们的娱乐中排除任性,轻浮和粗野,再慢慢地从他们的行为乃至意向中逐步清除这些毛病,最后达到高尚化的目的。”[3]建设和谐文化目的就是要提高人们个人修养和思想素质,让更多的人成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2.4图书馆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得力助手
  建设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创新性。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它的创新表现在:一是树立创新精神;二是适应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现实要求;三是培育和谐宽松的文化环境,宽容和包容创新中的不同意见。要进行创新,就需了解,掌握世界文化发展动态,要对世界各民族文化进行研究,也就需要对社会上呈现浩如烟海的文献流进行选择,挑出对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结合自己的东西进行创新。要达到这个目的这就需要对文献流进行整序,因为经过整序的文献信息比没有经过整序的文献的利用价值,是要大出很多倍的,没有整序的文献,就象没理顺的乱麻,是难以派上用场的。图书馆有一批工作经验丰富,信息整序、检索技能娴熟的专门人才,随时为读者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流整序的职能。
  3 强化管理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3.1 强化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意识
  图书馆是个学术性机构,更是一个服务性机构。要强化职工为读者服务的意识,要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要让每一个馆员明白,为读者服务是办好图书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图书馆的天职,必须贯穿图书馆工作的全部过程。要开展读者研究工作,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和对文献信息需求的规律和特点,开展读者教育与培训,提高读者利用文献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开展宣传辅导,参考咨询及信息导航工作,让读者更加了解图书馆馆藏,更加充分地利用图书馆,更加自如地轻松地找到自己所需要文献资料。
  3.2 坚持以人为本,平等服务的原则
  在为读者服务的工作中,体现公平、公开、公正、自由平等的原则,对所有读者一视同仁,做到无等级差别服务,无身份界限服务,无强制服务,无歧视服务,规范服务用语做到语言文明,要求着装整洁微笑服务,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的办馆宗旨。
  3.3 从读者利益出发,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图书馆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与修改,要从读者利益出发,以方便读者为目的,要让读者真实地感觉到图书馆是在最大限度为读者服,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让读者从进入图书馆便感受到温馨、亲切、和谐,而不是受到种种限制。但改革并不等于废除,规章制度是图书馆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的目的是合理地组织图书馆的人员、文献资源、建筑、设备、经费、技术方法等要素,使之成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发挥图书馆系统的功能,为读者服务。
  3.4 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为读者服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传统的服务方式外还有:馆外主动服务、预期式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的馆际互借、图书馆环境下的联机服务等。读者需要那种方式,我们就采用那种:对一般读者而言,我们用常规服务方式一般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一些有特别需求的读者,我们可以采取个性化定制服务。所谓个性化定制服务是指,按用户要求制定特殊用户界面的技术,是为用户个人搜集和组织数字化资源提供的一种工具。利用这种工具可以方便地搜集、组织和维护数字图书馆网站提供的资源以及各种网络资源的链接,将个人所需要的资源组织在自己专门的个性化界面中。[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是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一支生力军,担负着搜集提供文献信息的重任,图书馆也是国民免费终身教育的社会文化场所,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 宋剑祥.图书馆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考[J].http://www.szln.gov.cn;2
  [3] 吴慰慈.董炎.图书馆学概论(修订本)[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89.
  [4] 吴慰慈.董炎.图书馆学概论(修订本)[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199.
其他文献
由于初中语文教材没有一套系统的作文教学体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作文教学都是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来进行作文教学;同时农村学生大多只凭借教材学习,缺乏课外阅读。怎样写好作文对于教师、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题。那么,我们可以借鉴课文,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借鉴课文,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许多同学的作文语言平淡乏味,读起来使人感到枯燥却不知道怎样让语言写的精美一些。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就给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育,发挥课堂教育的功能,整体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图画策略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拥有良
【摘要】体育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健身价值,它以独特的艺术深受高校学生喜爱,如何教好高校体育舞蹈课,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舞蹈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较快、较好掌握体育舞蹈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是每位体育舞蹈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 体育舞蹈 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76-
据文化中国网消息,在日前教育部召开的“汉语能力测试试点工作部署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指出,目前汉语使用环境和国民的应用能力并不乐观。此前就有多位
河北农业大学从2009年起开始在全校开展本科生物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其培养路线图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是:夯实基础能力;强化专业核心能力;提高拓展能力.落实措施
生成性教学法是近年来我国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创新下,根据初中生实际作文需求而研发的一种高效作文教学法,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比,生成性教学更注重学生自我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加大了初中生作文学习方式的开放性,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条条框框,使得学生的作文学习变得更灵活、更动态化,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生成性教学方法的优势,积极地在作文教学中,应用生成教学方法辅助教学。  一、生成生活情境辅助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向导。它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塑造企业形象,展示产品特点,传递社会理念。而图形作为平面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直观、准确、真实的特点向人门传达着广告的意图,成为平面广告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   【关键词】平面 广告 图形 视觉元素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7
作文教学的原点是什么,相信每一个老师都会说是学生,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都知道,作文教学是每个学段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相信每个语文老师都为此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为什么这些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总是难有起色,总是落后于其他学习模块的发展。即使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即使高考从材料作文转型到话题作文,又从话题作文转型为新材料作文,包括各种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方式也分出许多类型,寓言故事、新闻时
期刊
绘本内容丰富,画面具有吸引力,文字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果将其引入小学低年级的写作教学,能够促进孩子写作萌芽的生长,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本文深入解析了绘本的特点,分析了低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教师们开始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将更多具有创造性的手段运用到教学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率,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