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监护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贵阳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耐药基因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对临床分离菌株作用药敏试验,ESBLs表型确认试验采用双纸片协同法,采用PCR法检测耐药基因。

结果

2013年4月至12月住院患儿分离出44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共29株,阳性率达65.9%。29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类、头霉素类及喹诺酮类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类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耐药率均为100%;15株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仅对青霉素类耐药率达10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9种抗生素耐药率(氨苄西林/舒巴坦79.3%、头孢唑啉100.0%、头孢呋辛100.0%、头孢孟多100.0%、头孢曲松100.0%、头孢他啶79.3%、头孢吡肟65.5%、庆大霉素41.4%、氨曲南79.3%)明显高于与非产ESBLs菌株(氨苄西林/舒巴坦13.3%、头孢唑啉6.7%、头孢呋辛20.0%、头孢孟多20.0%、头孢曲松0、头孢他啶0、头孢吡肟0、庆大霉素6.7%、氨曲南0)(χ2=17.54、35.51、28.00、28.00、44.00、24.93、17.30、4.18、24.93,P均<0.05)。29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3种ESBLs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的是SHV型[93.1%(27/29株)],其次是TEM型和CTX-M型,分别占51.7%(15/29株)和37.9%(11/29株)。29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型分布有5种形式:14株携带单一ESBLs基因,占48.3%;5株同时携带2种基因型,占17.2%;9株携带3种基因型,占31.0%;1株未能分型。

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已在贵阳市儿童医院PICU广泛流行,且具有多重耐药性,其耐药基因型已出现多样化的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肠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3-(4,5-二甲基-2-噻唑基)-2,5-二苯基四氮唑嗅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筛选黄芩苷浓度。设立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复氧+5.0×10–3 mol/L黄芩苷组,缺氧复氧+1.0×10–3 mol/L黄芩苷组,缺氧复氧+0.2×10–3 mol/L黄芩苷组;采用紫外线
目的研究硫化氢(H2S)对大鼠血管舒张反应及血管组织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与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PDE)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硫氢化钠溶液作为H2S的供体,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灌流的方法,观察H2S的血管舒张效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经H2S孵育前后血管组织中cGMP水平,采用PDE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PDE的活性。结果1.H2S可引起大鼠血管舒张,其引起最大舒张效应值的50%时对应的H2
期刊
目的总结分析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小剂量司坦唑醇(ST)治疗对Turner综合征(TS)女童成年终身高(FA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64例TS女童的FAH,其中38例接受联合治疗(治疗组),26例未接受促生长治疗(未治疗组)。治疗组初治年龄(CA0)为(12.7±2.5)岁(6.8~18.4岁)、疗程为(2.8±1.3)年
目的研究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组织内表达的变化特点,探讨细菌性脑膜炎脑水肿发生的机制。方法健康3周龄SD大鼠40只,体质量60~80 g,雌雄不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后24 h组、造模后48 h组和造模后5 d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于造模后24 h、48 h、5 d后检测脑组织中AQP4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
期刊
儿童的焦虑障碍是常见的精神障碍,常与躯体症状或躯体疾病相伴随,总体的终生患病率较高。儿童焦虑障碍主要包括分离性焦虑障碍、恐惧性焦虑障碍、社交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和选择性缄默。现主要介绍上述5种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病因与病理机制、常见临床表现、评估、治疗和预后。
目的通过比较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0、1、4周时的血清及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水平,探讨三者对PNS患儿发生激素耐药的预测作用。方法留取84例PNS患儿[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58例、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患儿26例]GC治疗0、1、4周的血清及尿标
目的新生儿脓毒症(neonatal sepsis,NS)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免疫治疗是NS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检索近年来关于NS免疫治疗的临床证据,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图书馆关于NS免疫治疗的系统评价及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个系统评价(共计37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研究,药物包括免疫球蛋白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的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总结2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其应用英夫利昔单抗后的临床表现、炎性指标及冠状动脉的动态变化。总结并分析近10年来该药用于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治疗的机制及应用进展。结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川崎病患儿均已应用2剂2 g/kg IVIG治疗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