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正常值和颅内高压的干预阈值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hu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是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硬脑膜)产生的压力。即ICP=P脑组织+P脑血液+P脑脊液。正常人囟门闭合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组织、脊髓组织、脑脊液及脑和脊髓内的血液,密闭在几乎不可压缩的颅骨和椎管内。

其他文献
颅内动脉瘤多发于老年患者,常常合并动脉硬化.尽管血管内介入治疗和显微手术治疗动脉瘤的疗效在不断进步,但仍有很多因素制约和影响了最后治疗效果[1].在颈内动脉(ICA)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中,ICA管壁的硬化可能使夹闭手术非常危险或不能夹闭.现在,许多新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如平板DSA、CTA等,外科医生对颅内动脉瘤已不满足于获得诊断,还要进一步进行术前计划和评估[2]。
期刊
患者 女,8岁.因“间歇性头痛,伴呕吐、行走不稳4个月余,加重8d”就诊.头颅MRI提示孤立性第四脑室并梗阻性脑积水(图1a),脑脊液电影提示中脑导水管返流消失.临床诊断:孤立性第四脑室并梗阻性脑积水.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中脑导水管成形术.术中见中脑导水管第三脑室开口处有隔膜封闭(图1b),用双极电灼隔膜与第四脑室贯通.术后症状消失,7d复查MRI示双侧脑室、第三和四脑室较术前缩小.脑脊
期刊
许多脊柱退行性疾病症状的出现与体位有关,因此,前屈一后伸等动力位的X线片,必要时MRI及CT对准确判断病变部位及性质有着重要的帮助。对合并侧弯时,还需要正位的两侧侧屈像。
期刊
患者 女,65岁.因"左上肢乏力1个月,头痛2周"入院.查体:左上肢肌力Ⅳ级,余无异常.头颅CT示:右额叶一巨大占位病灶,呈等、高混杂密度影,周围可见大面积水肿带,侧脑室受压,中线左移,局部额骨增生.MRI示:右额叶一大小约6.8 cm×5.7 cm ×5.0 cm的T1WI等低信号,T2WI高低混杂信号实质性肿块,边界尚清,其内信号不均,并有囊变.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呈结节及环形不均匀强化,肿块跨中
期刊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duralartefiovenousfistulae,SDAVF):是指供应脊膜或神经根的细小动脉,在椎间孔处穿过硬脊膜时与脊髓引流静脉形成直接交通。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均呈不同程度昏迷,气管切开,需长期留置气管套管患者18例.其中男16例,女2例,年龄19 ~ 47岁,车祸伤15例,被人打伤1例,隧道塌方砸伤2例.其中单侧额颞顶去骨瓣外减压术4例,双侧额颞顶去骨瓣外减压术14例,术后脑积水出现时间14~47 d。
期刊
椎管内复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内外文献中报道较少[1-3],现统计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天坛普华医院2005年5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的复发脊髓肿瘤29例(天坛医院21例,天坛普华医院8例),对肿瘤复发的原因和再次手术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期刊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好发也是致死性最强的疾病[1],Ⅳ级患者术后生存期只有12~15个月,Ⅲ级患者的生存期也只有2~3年[2].脑胶质瘤发病机制不明确,诊断和治疗原则上以大体病理解剖学为依据,只有Ⅳ级脑胶质瘤有标准治疗方案,即手术全切除,术后同步放疗和替莫唑胺化疗加序贯替莫唑胺化疗.而Ⅱ级和Ⅲ级脑胶质瘤是否需要放疗或者化疗仍存在争议.同其他肿瘤一样,脑胶质瘤是一种多遗传变异导致的疾病,因此了解
期刊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Ms)是一种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目前认为属于非真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CMs主要发生在颅内,而在脊髓中少见,多为髓内型[1-2].CMs在脑中不同部位的发生率与该部位的脑容积有关系,所以幕上的病变发生率最高,且以额颞叶皮质下的白质中或基底节区多见,幕下少见,多数位于小脑及脑干内.脑外病灶相对少见,主要发生在颅底,常见于海绵窦和颅中窝.
期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12—04—04—016(国)“全国脊髓脊柱外科学习班”拟于2012年10月21日-25日在北京召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