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的疗效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讨论应用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2年8月间,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并伴随左室增厚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氯沙坦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5%,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左室增厚逆转,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伴随左室肥厚的患者,在基础治疗中加入氯沙坦,可以改善症状,使左室增厚得到逆转,疗效显著,值得信赖。
  【关键词】 氯沙坦;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72-0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长期处于升高状态,导致心脏左心室的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负担加重,出现变异性增厚,也是引起心脏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1]。治疗时,在控制血压使其平稳降低的同时,也要改善心室肥厚症状,使其心脏功能恢复。我院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氯沙坦,对系列症状的改善起到推动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8月间,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并伴随左室增厚的患者52例,包括男性患者32例和女性患者20例;年龄最小的37岁,年龄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在56.3±2.3岁;病程最短的3年,最长的25年,平均病程为11.3±2.3年;在早起7:00-9:00间,所有入选者休息半小时后,坐位测量血压,以左臂为准,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结果收缩压最高为190mmHg,最低为140mmHg,平均为168±10.5mmHg,舒张压最高为135mmHg,最低为105mmHg,平均为120±5.5mmHg;超声检查,左心室重量指数最高为178g/m2,最低为123g/m2,平均为149±10.1g/m2;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的血压、病程、左心室重量指数和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选择和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为首次治疗,在此实验开始前半个月内未应用过其它降血压或对血压可能产生影响的药物,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因患有心绞痛和心功能不全、心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患者[2],所有入选者自愿配合治疗。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皆应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对照组用常规基础治疗,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用氯沙坦治疗,每天一次,每次100mg[3]。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1.3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血压得到控制,血压降低到140/90mmHg以下或降压幅度在30mmHg以上;有效:患者血压有所缓解,血压降压幅度在15-30mmHg以上;无效:患者血压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观察要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IVST(舒张末期左心室间隔厚度)和LVPWT(左室后壁厚度),并计算LVMI(左心室重量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患者治疗后的结果输入SPSS11.0和卡方11.0检验,如果p<0.05,说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是心血管内科比较严重凶险的疾病,是引起心功能衰竭和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在治疗时首先应尽力控制血压,使其在正常范围内,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并且应逆转肥厚的左心室,使心脏的射血能力不受影响。氯沙坦属他汀类药物,是选择性比较高的血管紧张抑制剂,对血管紧张、痉挛等有明显作用,并且控制心肌细胞活性,消灭引起心肌的炎性介质[4],消灭心肌细胞壁上的自由基,恢复细胞内皮功能,使心肌间质细胞的纤维化恢复。本次治疗中,应用氯沙坦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84.6%,并且在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增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數等各项数值均明显降低,说明氯沙坦对治疗左室肥厚有明显功效。本次选择病例有限,治疗时间短,未能完全发挥药效达到治疗效果,日后临床尚需加强观察。但从结果可以判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随左室肥厚的患者,在基础治疗中加入氯沙坦,可以改善症状,使左室增厚得到逆转,疗效显著,值得信赖。
  参考文献
  [1] 王金福,陈山,张黎美.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18):70-71.
  [2] 门晓燕.坎地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2,7(8):23-24.
  [3] 韦小龙,杨亚莉,张琛杰.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临床研究[J].临床信息,2011(2):452-453.
  [4] 朱静.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2):936-937.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肠外、肠内高营养治疗的效果如何。方法 选择68例溃疡性肠炎患者,将其依据就诊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外、肠内高营养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8.38%,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4.12%,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不进行营养支持,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肘关节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到2012年我院收治的肘关节创伤患者共60例,对所选患者分别给予X县检查以及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进而对比分析二者的诊断精确性及诊断效果。结果通过X线检查发现有74处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检出82处骨折。从骨折创伤的具体情况来看,螺旋CT三维重建要优于X线检查,其对骨碎的程度、骨折的形状及骨块移动的方向、位置等立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住院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FACT-B(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4.0版)生命质量量表,调查224例住院乳腺癌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生命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鼠重型脑损伤后去大骨瓣减压组和非去大骨瓣减压组NF-κB的表达变化。方法 应用改良Feeney’s自由落体脑损伤打击装置制成大鼠重型脑损伤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假手术组、非去大骨瓣减压组和去大骨瓣减压组在不同时间点NF-κB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无明显阳性表达,实验组各个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其阳性细胞数呈现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伤后6h在伤灶及其周围即有多量阳性细
期刊
【摘要】 目的 调查腹膜透析患者康复状况,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康复的因素,探讨促进腹膜透析患者康复的方法。方法 根据日常生活情况将患者的康复状况分为4级,1级最差,4级最好。分别采用karnofsky活动指数评估患者活动能力,Hamilton抑郁和焦虑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SGA主观营养评估评价营养状况,10分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睡眠和生活满意度,同时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分析影响状态腹膜透析患者康复的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异常子宫早孕最佳终止妊娠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0月终止妊娠的50例子宫异常的早孕婦女。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选择进行手术流产、药物流产等,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9例第1次终止妊娠成功,25例第2次终止妊娠成功,6例第3次终止妊娠成功。结论 子宫异常的早孕妇女终止妊娠最佳时间为妊娠进行7周以后,最佳终止妊娠的方法是全身麻醉后,在B超引导下进行人流负压
期刊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了918例血清甲胎蛋白异常的妊娠结局。方法 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到我院门诊行产前筛查的低风险但AFP单项指标异常降低者。结果 918例血清AFP降低孕婦中681例于18-24周行羊膜腔穿刺进行产前诊断,检出21三体39例。妊娠结局,流产31例,早产9例,死产3例,分娩时难产5例,新生儿窒息5例。结论 AFP单一异常在产前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退热贴外敷疗法对儿童发热的退热作用。方法 384例患儿随机分成退热贴加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治疗组(192例)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192例),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退热总有效率为90.16%对照组为71.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关键词】 小儿退热贴;发热;布洛芬混悬液;临床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50-01  本组采用(济南欧立凯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根據我科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的287例患者进行分析,在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中,碎结击石的成功率为100%,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完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经皮肾镜;钬激光;围手术期;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
期刊
【摘要】 目的 觀察培哚普利对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0年1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治疗,随访一年,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三个月内心功能恢复至Ⅱ级以上者,对照组10例,观察组16例,12个月内心功能恢复至Ⅰ级且有不超过一次心衰发作者,对照组8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