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哚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9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觀察培哚普利对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0年1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治疗,随访一年,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三个月内心功能恢复至Ⅱ级以上者,对照组10例,观察组16例,12个月内心功能恢复至Ⅰ级且有不超过一次心衰发作者,对照组8例,观察组13例,对照组2例死于心衰复发,观察组无患者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哚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长期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心力衰竭;培哚普利;长期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55-02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心力衰竭的治疗需要长期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类药物来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1]。近年来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1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培哚普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24例,所有患者经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临床表现分析都符合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有严重感染等患者。对照组24例患者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54.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5例,女9例,年龄23-80岁,平均年龄55.1岁。两组患者从性别、体征、年龄等方面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急性期给予患者相应的扩血管(硝酸甘油)、强心(西地兰)、利尿(呋塞米)、平喘(氨茶碱)治疗,急性期后给予患者消心痛和地高辛长期口服,随访1年观察效果。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培哚普利口服,住院期间每日2mg,早饭后30分钟口服,2周后增加为每天4mg,1例患者不能耐受,需要每天坚持服用2mg,一个月后有13例患者每天服用8mg,最大剂量为8mg[2],病情平稳后减为每天6mg或4mg,随访一年观察效果。
  1.2.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见表1。
  3 讨论
  心功能的分级:Ⅰ级:不限制体力活动,进行日常活动时不会引起心悸、乏力、心绞痛、呼吸困难等明显症状。Ⅱ级:轻度限制体力活动,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时有症状,休息后缓解。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到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是轻于日常的活动就可出现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可缓解。Ⅳ级:不可进行任何活动,休息时可能也会有症状,活动时加重。
  心力衰竭的治疗史:1949年-1968年期间,临床主要单纯应用利尿剂和洋地黄来减轻前负荷和增强心肌收缩力;1969年-1978年期间,主要应用硝酸甘油、a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减轻心脏前负荷;1979年-1985年,期间主要使用磷二酯酶抑制剂、β受体复活剂等正性肌力药物治疗;1986年到至今,临床主要采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来抑制神经激素和减少心肌的收缩力;心力衰竭的治疗前景面临更大的挑战,可能过渡到基因领域,直接作用心肌的异常分子。
  目前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可使血管紧张素的活性受到抑制[3],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生成,减轻水钠潴留,扩张外周动脉,达到降低心脏负荷的作用。培哚普利是新研发的非毓基ACEI,此药物经口服进入人体后可迅速脱脂为活性二酸代谢产物,并以此形态经肾脏排出,对身体伤害小。培哚普利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动脉的顺应性,纠正心室的重塑功能,正常化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内膜。而且此药每天只需口服一次,药效即可达到24小时,长期服用可使横纹肌供血、前壁和肾脏血流增加,从而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4]。培哚普利在临床使用中首次剂量是每天2mg,以后根据时间和患者的血压情况增加药量,每次增加2mg,最多不超过8mg,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仅与安慰剂相似,本组数据中有1例由于血压低不能耐受4mg的剂量,需要坚持服用2mg,但在以后治疗中有大约50%的患者可以耐受8mg的剂量,这说明培哚普利在临床使用中安全性很高。
  综上所述,培哚普利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级别,减少心衰的复发次数,预防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延迟心衰病情的恶化,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军利.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329-2330.
  [2] 梁伟东,钟毅.比索洛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1,10(3):165-167.
  [3] 谭碧峰,黄友良,俞群军,等.培哚普利、螺内酯、美托洛尔联合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2007,24(2):347-348.
  [4] 赵水平.临床心脏内科新理论和新技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9-75.
其他文献
【摘要】原发性肝癌主要发于胆管细胞或者是肝细胞中的癌症,在肿瘤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肝癌的发生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是非常大的。所以必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治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术治疗、生物治疗、中医治疗等等,这些治疗手段的效果相对较好,患者死亡率较低。文章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技术做了简单介绍,重点阐述了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肠外、肠内高营养治疗的效果如何。方法 选择68例溃疡性肠炎患者,将其依据就诊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外、肠内高营养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8.38%,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4.12%,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不进行营养支持,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肘关节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到2012年我院收治的肘关节创伤患者共60例,对所选患者分别给予X县检查以及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进而对比分析二者的诊断精确性及诊断效果。结果通过X线检查发现有74处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检出82处骨折。从骨折创伤的具体情况来看,螺旋CT三维重建要优于X线检查,其对骨碎的程度、骨折的形状及骨块移动的方向、位置等立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住院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FACT-B(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4.0版)生命质量量表,调查224例住院乳腺癌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生命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鼠重型脑损伤后去大骨瓣减压组和非去大骨瓣减压组NF-κB的表达变化。方法 应用改良Feeney’s自由落体脑损伤打击装置制成大鼠重型脑损伤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假手术组、非去大骨瓣减压组和去大骨瓣减压组在不同时间点NF-κB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无明显阳性表达,实验组各个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其阳性细胞数呈现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伤后6h在伤灶及其周围即有多量阳性细
期刊
【摘要】 目的 调查腹膜透析患者康复状况,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康复的因素,探讨促进腹膜透析患者康复的方法。方法 根据日常生活情况将患者的康复状况分为4级,1级最差,4级最好。分别采用karnofsky活动指数评估患者活动能力,Hamilton抑郁和焦虑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SGA主观营养评估评价营养状况,10分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睡眠和生活满意度,同时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分析影响状态腹膜透析患者康复的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异常子宫早孕最佳终止妊娠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0月终止妊娠的50例子宫异常的早孕婦女。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选择进行手术流产、药物流产等,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9例第1次终止妊娠成功,25例第2次终止妊娠成功,6例第3次终止妊娠成功。结论 子宫异常的早孕妇女终止妊娠最佳时间为妊娠进行7周以后,最佳终止妊娠的方法是全身麻醉后,在B超引导下进行人流负压
期刊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了918例血清甲胎蛋白异常的妊娠结局。方法 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到我院门诊行产前筛查的低风险但AFP单项指标异常降低者。结果 918例血清AFP降低孕婦中681例于18-24周行羊膜腔穿刺进行产前诊断,检出21三体39例。妊娠结局,流产31例,早产9例,死产3例,分娩时难产5例,新生儿窒息5例。结论 AFP单一异常在产前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退热贴外敷疗法对儿童发热的退热作用。方法 384例患儿随机分成退热贴加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治疗组(192例)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192例),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退热总有效率为90.16%对照组为71.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关键词】 小儿退热贴;发热;布洛芬混悬液;临床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50-01  本组采用(济南欧立凯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根據我科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的287例患者进行分析,在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中,碎结击石的成功率为100%,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完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经皮肾镜;钬激光;围手术期;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