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音乐,增强审美体验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343212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的教学中,其不仅仅只是向学生传授音乐鉴赏技巧,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深入感受不同音乐旋律和不同风格音乐的内涵美。在高中教育阶段中,通过开设音乐鉴赏课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基于此,本文笔者着重探究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审美体验
  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其审美对象主要是以一种音乐形式呈现,其主体则是具体参与到音乐鉴赏过程中的人,而整个鉴赏过程则是由主体向审美对象表现出的特殊的审美理念。
  一、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鉴赏能力
  所谓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巩固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其中,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1-2],首先便需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创设问题课堂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老师再组织学生反复聆听音乐作品,促使学生能够从深层次感受作品传达的情感。
  例如:在鉴赏《黄河大合唱》歌曲的时候,老师首先便可以要求学生了解该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能够深入感受当时人民奋起反抗日寇入侵的决心;然后老师再结合作品的特点,指出当前两位作曲者,其分别创作了《河边对口曲》《保卫黄河》,通过仔细聆听作品,这两位作曲者主要采用什么素材作为创作作品的素材,且创作的音乐作品的风格是什么样的?通过创设这样的课堂教学环节,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歌曲,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感受歌曲的魅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以环境为教学媒介,引导学生联想
  所谓“音乐环境”,其不论是音乐老师的专业素养,还是教室授课地点的布置,甚至是整个校园的音乐氛围创设,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快速的进入到音乐学习中,进而提升学生欣赏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因此,为了打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首先便需要老师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尽量投入较多的资金和精力来建设专门的音乐教学场地。有条件的高中学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建艺术团体。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坚持自重、自律,树立良好的教学形象,用自己较高的音乐专业素养去感染学生;其次,重视学生内心情感的体验教学。音乐作品不仅仅能够让人感受到韵律的美感,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作品创作人的思想情感,从而促使音乐欣赏者和作品创作者能够在思想和情感上引起共鸣。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其音乐作品的节奏和旋律所产生的冲击力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传达的感情力量,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感悟。这种情感上的冲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投身到高中音乐的鉴赏学习中,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这样有利于学生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作品欣赏中,以便带着感情去体会音乐作品,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策略。
  三、采用比较式教学,品味音乐的情感内涵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对高中音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通过比较不同音乐作品的题材、表现风格和展现手法,从而形成较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其中,比较属于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能够较为全面的发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然而,由于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作品风格较多,所以老师便可以应用比较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不同感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通过应用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音乐学习视野,从而深入感受音乐艺术的价值。例如:在指导学生鉴赏《黄河大合唱》歌曲时,老师便可以让学生以《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朗朗演奏的视频,让学生分别感受钢琴演奏和合唱给人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在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相同情感、表现风格不同的作品,能够让学生掌握不同音乐创作人在表达情感上所采取的表达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例如:针对赞颂祖国的歌曲中,有《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在应用比较法进行鉴赏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深入感受不同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而且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结论
  总之,在高中音乐课程改革过程中,对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老师应该采取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促使高中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在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需要音乐老师不断努力,深入研究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新形式、新方法,从而为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率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叶国剑. 我参与 我快乐——浅谈高中音乐鉴赏中的参与式教学[J]. 大舞台, 2010(12):197-197.
  [2]杨雄. 高中音乐欣赏应用参与式教学之实践研究[J]. 北方音乐, 2015(5).
其他文献
【摘要】王建中的钢琴改编曲使很多经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以《梅花三弄》和《百鸟朝凤》最为典型。这两首改编曲的共同特点在于王建中模仿借鉴了许多原曲运用到的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并发挥了钢琴自身的优势,为它们更添神韵。由于模仿的乐器不同,演奏技法必然也截然不同。本文拟以这两首钢琴改编曲为例,简要分析其中沿用到的古琴、唢呐演奏技法,并谈谈我的演奏心得。  【关键词】钢琴曲;演奏;简析;发展  一、钢琴曲《梅
期刊
【摘要】黄自的艺术歌曲格调高雅,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歌曲的时代性和美学性,使得演唱者能够充分发挥独特的演唱技巧和演唱能力,形成自身所固有的演唱风格。有鉴于此,本文针对黄自的两首歌曲即《思乡》与《春思曲》作为例证,着重从音色与力度、速度与节奏、语言与句法等方面来予以分析,从而折射出演唱者所必须具有的音乐功底,也映衬出演唱者所具有的演唱风格。  【关键词】黄自;演唱风格;思乡;春思曲  黄自是我国近代
期刊
【摘要】在当下,音乐学的学科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的发展。不同学科有相对固定的研究偏向,侧重点有所不同。然而,虽然这些研究方法各异,却有逐渐交叉与融合的趋势。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我们音乐学其他专业方向的研究究竟带来什么?本文主要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视野出发,就西方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史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以及西音史的研究可以借鉴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方面,提出一点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音乐学研究
期刊
【摘要】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Ilitch Tchai-kovsky,1840-1893)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提到俄罗斯音乐,最为熟知的便是柴可夫斯基所创作的音乐,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他的音乐感人至深,并且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色彩和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特性。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民族性;四季;船歌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西方音乐就逐步重视起民族性的问题。古典主义时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试验室在进行电池试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和废气,通过分析动力锂电池燃烧机制,对其产生的污染物类别进行研究,采取一定的除尘、净化措施对污染物进行处理,以便其达到达到污染物排放防控要求,同时可以可以帮助设计人进行工艺设备选型,提高本专业的设计能力。  关键词:动力锂电池;新能源汽车试验室;净化除尘;  引言:  動力锂电池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池,随着科社会的发展、科技
期刊
【摘要】2015年12月,笔者有幸跨界首唱了由央视春晚作曲人、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蒋舟作曲,福建仙游县旅游局局长陈建东作词的两首原创本土歌曲《戏中戏》与《莆仙情缘》,并拍摄MV。这两部作品于全国推广并将陆续上线于各大KTV。作为一名民族声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往往习以为常被划入“学院派”之行列,首次跨界以“民通”的演唱方式尝试市场音乐,笔者将以亲身尝试的经历为研究,探讨专业声乐学习、表演者跨界演唱
期刊
【摘要】音乐和文学是相通的,很多音乐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文学的影子。本文浅要分析李斯特钢琴作品《但丁读后感》的曲式结构、音乐元素及音乐表情,阐述李斯特在作品中基于简单音乐动机发展出的不同音乐声响效果。结合但丁文学作品《神曲》中的场景描述,探讨其声响效果所反映的“文学性”,并阐述合理奏法,为研习此钢琴作品提供更全面的实践理论方案。  【关键词】李斯特;《但丁读后感》 ;《神曲》 ;音乐性;文学内涵  一
期刊
摘要: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使施工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从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应用方法,以期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是指一种经营理念。因为在实施企业管理精细化的过程中,首先要特别注意质量的精细化。
期刊
【摘要】现如今,南京的中小学极其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各类以音乐为主题的社团、比赛,甚至区、市级活动都在积极开展。各学校、老师也对音乐活动予以高度的重视。而小学鼓号队作为展示本校素质水平,展现学校精神风貌的标志得到更多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的音乐老师和少先队辅导员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一批在鼓号演奏上的能手,其中小号是整个鼓号队中唯一有旋律的乐器,是鼓号队演奏中重要的部分。因此对小号号手的
期刊
【摘要】昆曲作为“百戏之祖、百戏之母”、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却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在现代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科技的革新、大众传媒的发展和多样化,如何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昆曲,是当下我们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很显然,如何将传统昆曲艺术与现代文化想结合,形成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形态,是任重而道远的。根据调查研究,现代青年对昆曲这一中国传统艺术有一定了解的人较少,甚至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