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fa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文教学;创新能力;命题;
   选材;立意;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098—01
   一、打破定式,引发创新
   1.命题要”新”。学生在写作时因为提不起兴趣,采用被动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增强创新意识,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比如,对于同一写作题目可从多角度来考察,选择不同的写作角度;对于同一写作材料可从不同的立意出发。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准备,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带着写作目的去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积累的写作素材自己去命题,并根据内容确定新颖的题目。在学生的写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半命题作文,而学生也经常会选一些老生常谈的题目,思维定式便是罪魁祸首。因而遇到半命题作文时,教师应让学生有比较性地选择文题,让学生明白同一内容的文章,好的题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所以要从半命题中引发新意。
   2.选材要“新”。小学生的作文绝大部分是经历过的生活,而且有些作文题目是写了又写,循环往复,这样的作文内容不但毫无新意,更谈不上进步。学生的作文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就是选材老套没有新意,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指导作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回忆,将日常积累的素材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一些不经意的小事或人,并将其作为写作素材,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不会出现雷同。此外,在写作时还可以持批判的态度去看待一些问题,谴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人们注意。
   3.立意要“新”。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作文的主题思想就是要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因此,他们文章的立意均比较积极,看不到消极的一面,这也是文章缺乏新意,人云亦云的原因。实际上,文章的中心思想必须结合具体的材料来定,该赞扬的就应赞扬,该批评的就应批评。另外,对于一些写作题目,我们既可以正面选材,也可反面选材,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有新意。如,在写作文“我的烦恼”时,其中一部分学生写的就是自己的实际生活,描述了自己在学校、在家紧张学习的情况,从文中可以看到他们渴望自由、轻松、快乐的生活。笔者认为,这样的文章才是学生最真实的感受,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从立意上讲是比较有新意的。因为每个学生对生活的感受都是不同的,鼓励他们表达出真情实感,并做到主题鲜明,不管是批评还是赞扬,都应算是佳作。
   二、 拓宽训练,激发创新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生活感悟的产物,而对生活的感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仅在作文课上完成。因此,教师要将作文教学延伸到课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想、所感、所见、所闻均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作文时才能快速选出恰当的素材,并进行语言加工、润色、提炼,形成一篇篇带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抓住有利的契机,让学生把自己的观察内容写出来。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将自己感兴趣的事、对某些事件的看法等及时记录下来,当学生养成了关注时事、关心国家大事,善于记录时,学生在写作时就可左右逢源、锦上添花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科书上的插图,一些文章的续写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事物、积累到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运用在文章中,这样才能使想象变得大胆、神奇、丰富,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陶行之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当他们走进写作困境时,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并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同时,还应注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真正提高作文质量。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只要用心感悟生活,用心教育学生,用心领悟课堂真谛,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会提高。
  编辑:马德佳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幼儿;成长;环境;体验;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7—0039—01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责任。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使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家长也会尽力满足,时间稍久便养成了孩子任性、自私的习惯,吃不得苦,自理能力差,还缺乏团队精神。幼儿就像一株幼苗,
由于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内各行业的生产效率有所提升,特别是机电工程技术和自动化方面的运用,除了能够促进当代经济的发展,同时在生产当中也获得很大突破,全面达到了自动
针对麋鹿猝死症发病急、死亡快,危害大的现状,研究由魏氏梭菌引发的麋鹿猝死症的解剖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研究发现,本病的解剖学特征表现为:心脏
为探索肥桃的光合作用规律,以肥桃中最具代表性的红里肥桃和白里肥桃为试材,测定了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环境因子日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强光或弱光备件下,
海原大地震发生在历史性转型时期,近代化灾害治理思想正在逐渐形成。当时,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灾害治理主体、救灾力量和制度,救灾主体责任和激励约束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对此进行分析,为当前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一定启示。
国家与社会是灾害治理的两个重要力量。海原大地震时,国家灾害治理体系的缺失造成了超极值的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力量的积极赈灾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力量的缺位。构建灾害治理中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双强结构,是推动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将从灾害治理的视角审视海原大地震,以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全面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为明确黄板诱集法取样下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参数的动态规律,采用黄板诱集法,通过2010年和2011年连续2年的调查取样,研究了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参数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硝酸钙泥及其与有机、无机肥料对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油菜株高、根长、叶和根的单株干重、氮、磷、钾含量均大于CK处理,其中Ca+W处理的株高
【关键词】 音乐教学;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教学设计;  教学情境;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9—0118—01  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
<正>在当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充满了许多已知或者未知的竞争和挑战,青少年在应对这些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问题时,难免会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然而每个个体面对这种困难情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