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思者永存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ejo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导语】
  智者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所谓行者无疆。壮游山河的人,没有任何边界可以限制住他。壮阔的自然,壮阔的人生,生活无处不在,生活广阔无边。名山大川、江河湖海、日月星辰、草木虫鱼、风俗人情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只要能到达的地方,自有其乐趣所在。
  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祖国大好河山,皆是我们写作的好素材。如果再加上自己的独特悟性,书写自我身上的“鲜活”事件,做到“胸中有丘壑”,便能取得“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选文一】
  郁孤台之魂
  徐南铁
  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上相会。
  八百年的时光衔枚而走,郁孤台几番修修废废,辛弃疾凭栏远眺的凝重身影却在台上徘徊。
  你还在俯望江水吗?这江当然不是八百年前的江。八百年前,金兵入侵,生灵涂炭。你叹息那清清的江水中有多少行人泪。如今,废城墙建起了一座华丽的人行桥,桥上行人不断,桥下木船相连。
  你还在倾听对岸山中的鹧鸪声吗?对岸的鹧鸪曾经为你的壮志抱屈,与你“天凉好个秋”的心曲唱和。今天,你的鹧鸪已飞入历史的深处。对岸陈列的是工厂、居民。鹧鸪的子孙们只在更远的山林中吟哦古调。
  幼时就读过你的“郁孤台下清江水”。那时住在赣州,却不知这郁孤台就在赣州的西北角。乃至知道了城内叫田螺岭的高阜就是你“西北望长安”的高台,我急匆匆兴冲冲地骑着车奔向那里,想依着你的英魂去领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沉郁、苍凉以及辽邈的历史感。没想到红漆肃落的院门被一把铁锁紧扣。抬眼望去,郁孤台下一派败落不堪的风雨之貌,灰冷、凋敝,连板壁也不全。只有晾在台上的几件艳丽的衣服才见出一分亮色。但是,在蓝色天幕的衬托下,郁孤台的飞檐高高翘起,依然孤傲、挺拔、风骨凛然……
  今天,我们终于在郁孤台上相会了!
  今天的郁孤台披红点翠,焕然一新,好一副西装的雍容贵态。我想信,作为一个“横绝六合,扫空万里”的词人,你不会为一座郁孤台的兴衰慨叹。你的身影不是因台的兴衰而兴衰的。
  二层的郁孤台高不过15米,但因建在高处,赣州尽收眼底。赣州不居交通要冲,除了当地的文人墨客偶尔雅集,郁孤台游人不多。这更好,我可以静心同钟爱的词人一起面对这无限关山无限江天,让无限思绪扑面而来。
  我问辛弃疾,在郁孤台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它接受过那样多的咏唱,苏东坡、文天祥、戴复古、李梦阳……都是文坛巨子,为什么只有你的一首《菩萨蛮》成为千古绝唱?
  辛弃疾不语。我久久凝望着他极目天外的侧影,那非常熟稔的神情渐次幻化为屈原、杜甫、白居易,陆游、龚自珍……我猛然明白了!我总结的答案是:贯穿着中华文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辛弃疾词中强烈地闪光。
  “可怜无数山”的襟怀,“江晚正愁予”的情愫,不就是中华文化脉搏上激起的音符?
  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人去,这种精神不去;台颓,这种精神不颓。即使滔滔江水干了,这种精神也将奔流不息地传衍……
  辛弃疾依然徘徊在郁孤台上。我走下台来,久久地回望郁孤台。或许,历代人民屡屡修复它正是为了辛词中的一片丹红?
  郁孤台郁结着民族魂!
  (选自散文集《三十不惑四十而立》)
  [解读]文章是一篇游记散文,很有特色。首先,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郁孤台不堪风雨的败落之外貌,与孤傲、挺拔、风骨凛然的内在精神作对比。辛弃疾的《菩萨蛮》代表了中华文化脉搏上激越的音符,代表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其次,文章运用想象手法,通过想象,得出辛弃疾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且以词句“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菩萨蛮》)贯穿全文,不仅起到组织材料的作用,还彰显文意,起到了凝结悠悠历史所沉淀的民族之魂的作用。最后,文章选取的角度十分新颖,作者把八百年前的历史人物拉到眼前,并与之对话,表达出作者对辛弃疾的仰慕,抒发了作者对郁孤台凝结着的民族之魂的赞颂。
  【选文二】
  镜泊湖的黄昏
  熊召政
  黄昏有时是一个错误。譬如观飞瀑,黯淡的光线使你无法领略飞腾的气势;譬如草原上的故友重逢,天不假以阳光,无法纵马驰骋,只好入室把盏,醉里挑灯看剑了。但有时,黄昏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譬如暮霭降临时,桂子树下情人的相拥;譬如泛舟,泛舟在山环水曲的湖上。
  如今我正在湖上,在镜泊湖的游船中,倚着舷窗,看夕阳在波浪中书写活泼的禅机。
  说到禅机,似乎有些突兀,但我如此表述,绝非空穴来风。说它之前,让我们还是先来欣赏镜泊湖的黄昏吧。
  用地质学家的说法,镜泊湖属于高山堰塞湖,海拔高度世界第二,仅比瑞士的日内瓦湖低了25米。所谓堰塞,就是被堵塞的河道。镜泊湖乃牡丹江的故道。造物主却赶着青山打了一个滚,牡丹江被截断,只好改道而走。于是,一座美丽的高山湖泊,留在了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的腹部。
  张广才岭并非以某位汉人的姓氏命名,它是满语,读“遮根采良”,意为吉祥如意。镜泊湖在历史中亦有多个称谓,汉朝时,它叫湄沱河;唐高宗时,改称阿卜湖;唐玄宗时,又名呼汗海。明代称镜泊湖;清代称毕尔腾湖。这满语的毕尔腾,仍然是“水平如镜”的意思。辛亥革命后,它复改为镜泊湖,沿用至今。
  既是牡丹江的故道,镜泊湖便不像洱海、洪湖、太湖那样一片浩瀚,泛舟湖心,有横无际涯的感觉。它虽然有90公里的水域,但仍然曲折如河道,最窄处只有300余米。惟其曲折,我们才能见到别致的生动。
  下湖时,已经五点多钟,枕着山脊的夕阳,已经不再炽烈,你可以用肉眼去细细地观察它,看它像太极图一样散发的光晕。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质,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被阴阳鱼啄剩的光粒,散散地洒落湖中,它们飘荡着、浮漾着,像金箔打造的浮萍。   游船入浦深深,船头向东,切开的是渐渐凝集的暮色。两岸的青山,将葱笼投入湖中,孵化出翡翠般的大宁静。而船尾,那金箔般的浮萍,却是穷追不舍。船头的翡翠,船尾的金箔,在夕阳中穷极变幻。不知为何,这情景让我想起阮籍的诗句:“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我不明白,放逸与纵酒的阮步兵,为何心境如此苍凉。中唐的李商隐吟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含蓄一点,也是过分地感伤。这两位诗人,均生存于中国的禅宗诞生之前,倘不能借助禅家参透生命。
  大凡美的东西,莫不都转瞬即逝。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像我此刻站在船尾,眺望夕阳由猩红变成淡红时,我才真切地感到,生命的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的历程。它既有色彩,也有温度。既是灿烂,也是淡泊。就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流得欢畅,堰塞成湖,它仍然逍遥。
  不知不觉,三分之二的夕阳,已经沉入了山脊,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这最后的辉煌实在太美了。我突然想到应该拍下这一帧照片,于是揿下快门……
  刹那间,夕阳完全沉没,湖上的金光也骤然收尽。我捡拾刚才拍摄的湖波,取景框中的画面一出来,我不免大吃一惊。潋滟的金波中,有一尊完整的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
  (选自《新民晚报》)
  [解读]文章一波三折,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开篇从“黄昏有时是一种错误”入笔,写了黄昏使一些事无法很好的进行,接着笔锋一转,写黄昏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美丽,在对比中突出镜泊湖黄昏的美丽和作者对镜泊湖黄昏的喜爱。文章初看似乎是写景散文,但作者的高妙不仅是写景,而在写景中与历史相涉,阐发一种哲思,参透禅机:要及时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保持乐观的心态,坦然地面对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的美;人生的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加以珍惜。
  【选文三】
  一个人的仪式
  夏立君
  返回山东的路上,我特意绕道上海,去拜谒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和陈子龙墓。知道这三个人的人,已经少之又少。去拜谒他们墓地的计划,干脆不跟任何人提及,起码能免掉解释的麻烦。
  第一次来到松江区小昆山镇、佘山镇一带,三百年前相继捐躯的三位英雄都葬在这里。
  多年了,明清易代之际的历史、人物深深吸引着我,夏氏父子尤其是少年夏完淳最令我难以释怀。晚明名士、志士、诗人陈子龙,与夏允彝是金兰至交,与夏完淳是师生兼战友,三人在短时间内相继就义。
  这里是大都市安静的远郊。放眼望去,是一幅低海拔平原景象,蒲苇青青、阡陌纵横的田野里,远远近近穿插着整齐的楼房。远处有低矮的山阜,近处则河渠交织。我难以将眼前的山水,与陈子龙夏完淳诗文中常提到的山水对应。
  一个人悠悠达达走在路上。手持地图,见人就问。即使墓地已近在咫尺了,知道的人仍是少之又少。来到佘山镇广富林村,村庄已拆迁,村庄旧址是一片残垣断壁,村民已搬到现代化小区。残垣断壁与一片湿地、一条小河相连,周边疯长着水葫芦一类的水草,陈子龙墓就在湿地中间一块略高的台地上,墓地与陆路之间有小路相通。一圈围墙围成一个约两亩大小的墓园,园内生满翠竹绿树,坟丘很低,几与地平,几通石碑立在周围。这是隔着高高的栅栏门看到的景象。我进不去墓园,门上挂着锁。不能到墓前凭吊一下,不能读一读那些碑文,我不甘心。我辗转找到了村委。村委干部打通了拿钥匙人的电话,对方却说有事来不了。村干部安慰我说:隔着门看看就行了,进去看也就是那个样。
  独立栅栏门外,我望了望周围,一个人影都没有。陈子龙啊,你虽是大英雄,却不能为当代人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注定要寂寞了。我打量着这道门,然后手脚并用,翻过了栅栏。绕坟一周,揣摩碑文,拍照,默哀,原路退出。
  离开佘山镇,来到了小昆山镇荡湾村。夏氏父子墓坐落在村北开阔的田野中,守墓人打开门后就走了。墓丘上遍覆翠竹,墓前有九株合抱粗的香樟树,枝繁叶茂,颇有蓊郁之像。父子俩葬于此已有360年了。1645年(清顺治2年)9月17日,夏允彝抗清失败后在家乡投水殉国。1647年9月19日,夏完淳在南京遇难。行刑方式是斩首,夏完淳拒绝下跪,刽子手只好从颔下以刀抹其喉。父殉国时虚岁50,子就义时虚岁17,他们以近似宗教的虔诚先后献出自己的生命,生命成了他们向故国山河所能奉献的唯一祭品。有人拿后来的民族融合的事实来否定他们这类人的伟大,这是极麻木极浅薄极无聊的实用主义。
  一个数岁即被视为神童、十多岁时所作诗文就惊动世人的少年,一个有无限发展可能的天才,以17岁的年龄被定格在历史深处。这一老一少,处此天崩地解变局,从容面对命运悲歌。他们的死近似一种仪式,一种献祭仪式。
  我盘桓良久,不忍离去。这里和陈子龙墓园一样,一片寂静,再没见到一个人。在碑前站好,垂手,阖眼,默哀,举行这只有一个人的仪式。
  翠竹无声,香樟无语,它们似乎在和我这个远道之人一起默哀。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阵风来,似从空中压到脚底,香樟树叶竹叶及墓园内所有植物的叶子飒然作声,仿佛三百年前的凄风苦雨骤然而至。我忽然悲从中来,禁不住张开喉咙,想放声大哭。
  最近几年,我集中研读了《夏完淳集》及其他一些相关史料。我感到,明末士子的精神风貌可说是一往情深。夏完淳喜诵老子庄子六朝诗文,应是一个浪漫而又忘情的人。可是,他非但没有忘情,反而是极执着——他是忘情之上的深情。“传后”可谓中国古人所关心的头等大事,夏完淳在遗言中严厉声明绝不许任何人为他“立后”。“大造茫茫,终归无后。”遗言中的这话说得何等透彻呀!他才17岁呀!
  夏完淳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少年。“忠”是他及他同代士子的宗教。他为之尽忠的特定对象,也许并不值得称道,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人性人格的伟大。整个清代,对夏氏父子墓一直是保护的。乾隆时,还对这些抗清义士予以表彰。满清统治者没有让自己陷于麻木状态。后来,极麻木的事竟让新时代的汉人做了。1955年4月,荡湾村民潘某、诸某盗掘立在他们村边已达数百年的夏墓,打开夏允彝棺椁,掘出墓志铭一方、印章二枚、松江布数匹,还有折扇、扇坠等物,大多被村民分抢。极为宝贵的手稿一卷、线装书十余册,当场损毁!说村民卑鄙不太恰当,说麻木可能更合适些。一座坟,立在身边数百年,不论它埋的是何人,人们一般都会自然对它产生某种敬畏之情。人能够崇高,也能够麻木。
  又回到小昆山镇驻地。忽见一个路标,指明前方是“二陆读书台遗址”。二陆是谁?晋代才子陆机、陆云兄弟?经询问,果然是。二陆是小昆山人,当地与他们有关的景点有多处,都是热闹的地方。才子到底比英雄可爱。我是奔英雄而来的,就不到才子那里凑热闹了。
  忽然又想到夏氏墓园里的那些鸡鸭。守墓人在墓园里养了不少鸡鸭,它们在坟茔背面的丛林里组成一个鸡鸭帝国,不断发出嘀嘀咕咕的议论。守墓人利用他的特权,追求一点经济效益,似无可厚非。我的突然而至的哭声,那些鸡鸭该听得最为真切,不知吓着了它们没有?我痛哭的时侯,忘了天地宇宙,也忘了这个鸡鸭帝国。对英雄来讲,它们倒的确是麻木的。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解读]散文首段交代我独自绕道上海拜谒两处墓地的原因,暗示题旨,设置悬念,引出下文自己先后拜谒两处墓地的叙写;并和下文写墓园的“寂静”、无人来访相照应。文章对夏完淳墓园的描写很有特色,综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听觉、内心感受等方面描写,营造了凄清、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内心悲抑、孤寂的感受。文章还多次运用对比手法,作者对夏氏父子、陈子龙的崇敬仰慕和人们对英雄的不了解不熟悉对比;清代对夏氏父子墓的保护和当代荡湾村民盗掘墓穴、损毁文物对比;英雄之墓的冷清和才子之墓的热闹对比。散文题目为“一个人的仪式”,含义丰富。首先,作者用“站好、垂手、阖眼、默哀”这样简单而肃穆的一个人的仪式,表达了对英雄行为的肯定、对英雄精神的赞扬。其次,寂静的墓园中只有作者进行着一个人的仪式,表达了作者为无人拜谒英雄而痛心、为人们漠视英雄而悲伤。再次,寂静的墓园中只有作者进行着一个人的仪式,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人们追逐经济效益、追逐热闹的行为的否定和批判。最后,“一个人的仪式”引导读者去深入思考,如何准确公正地认识、评价特定时代的历史人物。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市弘扬中学]
其他文献
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概念及范围逐渐被人们所接收,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交际能力被当作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学习语言最终就是为了运用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复杂
1.There is no end to learning.学无止境。2.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learning.学问无捷径。3.There is no fire,there is no smoke.无风不起浪。
在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近郊阿伊达巴勒斯坦难民营内,儿童们生活的天地是狭窄的小巷,简陋的房屋,拮据的生活,他们渴望拥有其他儿童一样的蓝天。
期刊
2008年2月,致公党建议将建设昆明"国际化大街子"的设想,纳入昆明市城市建设规划中,其中,围绕国贸中心和官渡古镇打造新的"关街"旅游购物商圈便是一大重头戏。2008年11月11日,
人生恍如梦般的过去了,一转眼回顾过往的一切,原来磕磕绊绊的人生就这样被岁月的时间和空间所磨灭,留下的是自己辛苦得来的利益和一家的幸福。为此,人们拼命地去生存,去理解。人生
下列各组单词或短语,或意思相同、或词形相似,同学们在使用时较容易混淆,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帮助它们选择各自的“岗位”。1.a lot, lots/ a lot of 1)Thanks____. 2)There ar
期刊
如何搞好班级管理,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师深思的问题,在多年的初中班主任]二作中,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创建良好的班风是关键。下面我就自己在班级管理工
一次爱心之旅,为一群孩子带来两天开心的时光,一段难忘的记忆。也许我们只是他们生命旅程中的一群过客,但我们更希望用爱心传递新的希望,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些许变化,让更多的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探索一些能营造轻松活泼、和谐而寓教于乐的教法是当前英语教学充满趣味性的重要途径,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