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教学中的数字化运用

来源 :雨露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e87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被运用到教学工作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对于小提琴教学而言,传统方式逐渐暴露出滞后性,已无法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因此要采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文章首先介绍数字化教学相关内容,再分析小提琴教学基本现状,最后论述具体应用,以不断提升小提琴教学水平。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小提琴教学;具体运用
  数字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有效运用科学技术,构建出现代化课堂,深受学生的喜爱。结合小提琴教学特点,发挥出数字化教学的优势,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助于改善学习效果。数字化教学手段利用网络优势拓展教学资源,学生视野会变得更加开阔,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不断提升自身小提琴专业技能。
  一、数字化教学
  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掌握着学习主动权,该模式可以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数字化教学离不开计算机、多媒体等基础设施支持,这些重要教学设备可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将数字化技术和教学内容相融合,构建出数字化教学内容,其中包含了大量知识,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促进知识内化吸收,从而提升专业能力。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被运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要提高重视程度,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发挥出先进技术优势,改善课堂教学效果[1]。
  二、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小提琴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小提琴教学要坚持与时俱进理念,将数字化技术引入进来,采用数字化教學手段,从而提升教学质量。首先要符合教学方式创新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数字化技术在小提琴教学中被应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它可以满足学生自身需求,不断改善教学效果。其次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传统模式下,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这和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如果发挥出数字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学生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对待小提琴学习会更加认真。再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相较于教师讲授,数字化教学显然更受他们欢迎,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多种形式,增加了学习趣味性,接受起来就会更加简单。最后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在数字化教学模式下,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在参与中自主学习。加强数字化教学手段的研究,和小提琴教学相结合,促进教学方式创新,可以取得更好成效。
  三、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完善学生演奏状态
  在小提琴教学过程中,数字化教学手段应用受到了教师关注,可以发挥出有效作用,从而改善实际效果。在传统模式下,教师单纯讲解小提琴理论知识,学生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导致学习积极性偏低。数字化教学手段应用改善了这种情况,可以将知识直观展现出来,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便于消化和理解。例如将学生小提琴演奏过程记录下来,结束后观看视频,再和教师演示的效果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开展针对性纠错,学习水平会有所提升。
  在演奏小提琴过程中,右手要保持运弓状态,要求学生保证弓根到弓尖间存在一种直线运动状态。这一知识点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平时缺乏练习,导致在演奏中出现手臂、手腕不协调的情况,严重影响到演奏效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采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录制学生演奏中的运弓情况,之后给学生观看,学生会发现自己手肘僵硬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改进,教师要进行合理指导,在演奏中调整自身状态,慢慢就会掌握正确运弓技巧[2]。
  (二)改善学生音准问题
  学生在演奏小提琴时,音准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情况下,学生会认为是自己手指在指板上的动作不正确导致的。为了让学生找到自己问题出现的原因,教师可采用数字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可以熟练运用指法,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在演奏小提琴过程中,要注意有规律转换手臂肌肉和手指这个动作,对演奏技巧会越来越熟悉,在反复练习中去掌握。学生音准问题得不到纠正主要是不清楚原因,所以在改进中缺乏针对性,即使花费大量时间也得不到改善,依然会存在音准问题。借助于数字化教学手段将整个演奏过程直观展现出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目了然,再进行改进,这样效果会更好。
  在小提琴演奏中学生要进行换弦,学生只需要移动手肘就可以,同时手换弦之后的框架不能改变,手指灵活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合理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以音程关系为切入点对学生演奏的音准进行测定,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注意观察学生手指的摆放位置并进行确定,为了保证音色的准确性,可以依据音程和手指的关系来作出判断。此外,还要考虑到手指灵活度等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明确演奏中音准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改正。由此可见,数字化教学手段对于改善学生音准问题有很大帮助,具有可行性。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提琴教学,教师要对学生情况有准确了解,包括演奏水平、学习习惯等,对演奏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需记录下来,在课堂上集中讲解,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另外教师要加强和学生之间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便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提升小提琴演奏水平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所以要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发现学生演奏中的问题,在改进中提升学习效率。
  (三)提高学生手指协调性
  小提琴演奏对学生手指协调性要求比较高,要做到灵活、协调,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学生手指协调性比较差,从而对演奏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在演奏小提琴时,要放松手掌中间肌群,以手指根部为推动力,将关节中心设定为指关节,在演奏中不能用腕部和手掌的力量。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可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将学生演奏中的声音记录下来,运用科学技术来分析声波,通过引导让学生将小提琴按弦的接触点记忆下来,从而对演奏中的错误有正确认识,针对性开展手指训练,这样手指会变得更加灵活。
  为了达到较高的演奏水平,演奏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失误,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娴熟技术,同时要将自身情感投入进去,从而具有很强感染力。在演奏之前,要对曲目进行研究,包括背后故事、中心思想等,通过声音、音色的变化将情感细腻地表达出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演奏中的指法和注意细节直观展现出来,便于学生进行学习。数字化教学手段应用打破了传统模式下沉闷的课堂,课堂变得充满活力、充满热情,可以激发出学生演奏小提琴的热情,感受音乐的魅力。因此教师要营造出浓厚学习氛围,这样可以有效带动学生,对待小提琴演奏会变得更加积极。手指协调是演奏小提琴的前提条件,如果过于僵硬,那演奏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提升手指灵活性非常重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提琴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善实际效果。数字化教学手段优势明显,不仅转变了教学方式,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条件,从而提升小提琴演奏水平。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所以要加强研究,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阮婷(1982—),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小提琴演奏与教学。
  参考文献:
  〔1〕秦升.浅析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评鉴,2018(3):67-68.
  〔2〕李雯隽.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小提琴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20(1):87-91.
其他文献
中国红  春风里,蓝天下  阳光钻进来  一树芳菲百花欢喜  涅槃的凤凰挂上中国结  甜蜜的笑留在枝头  朝阳升起的东方  万物都醒了  希望就该是温暖的  人间的春天  是从中国红开始的  这是中华民族的底色  是上下五千年的图腾  是每个炎黄子孙的魂  一百年前的种子  裹着思想  落在飘摇的华夏大地  浩浩深渊中  从萌芽到生长  风云掀起的波澜  以生命为代价  染红了前进的征途  星火燎
一  在淮北平原,农村的五月。农民的儿子馨灯,远离故土多年的馨灯  在困乏的呵欠和瞌睡间隙,在汗水和酸痛肢体的间隙。满身麦芒伤口的馨灯  在收割机和脱粒机的马达声里,在麦场上繁忙的喧闹声里。自命的诗人馨灯  在尘土和麦粒混合的芬芳中,在人体的汗水和牲畜的粪便的气息中。城中生活二十年的馨灯  在父母的责备和乡亲的询问下,在朋友的怜惜和爱人的注视下。你们的馨灯  熟悉着有些陌生的农事,努力做一个现实的
现藏于渭城区文物保护中心的西汉龟腹甲盾,是2016年10月在渭城区正阳西汉墓葬中出土的。龟盾用一大型龟的腹甲随形制作而成,龟盾呈椭圆形,有盾鼻,两边各制两组卷云纹,正面涂朱砂,龟盾上分别打有13个孔,长495mm,宽44mm,厚6—12mm,状态为残。查阅资料没有见到其他汉代前后出土有用真龟甲做的盾,仅见现藏荆州博物馆1973年江陵凤凰山8号汉墓出土的仿龟甲漆盾,它平面呈龟腹甲形,长320mm,宽
摘要:“工笔画”是中国画的传统画法之一,是相对于“写意画”不同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的技法来描绘对象,亦是指严谨工细的绘画风格。工笔画发展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秦汉又有新的演变;之后在隋唐五代得以发展;唐朝的工笔人物画、工笔重彩画蔚为壮观;宋元时期达到鼎盛,工笔画在中国书画历史长河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随着历史的传承衍变直到近代的革新。  关键词:工笔画;中国历史;传承;革新
摘要:封建男权统治下的女性问题总是反映在新旧社会交替过程时期的文章中。张爱玲和西巫拉帕二位作者通过塑造两位在封建男权强压下失去自主的女性角色,来抨击封建男权社会下腐朽的婚姻制度造成的悲剧以及对女性的无止境的压迫。  关键词:白流苏;吉拉娣;封建男权社会;婚姻悲剧  一、作品背景介绍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亚洲,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不间断的战火,不断涌入的各方思想浪潮,无不冲击和洗礼着生活在这片土
赏莲  莲有多美?  请问迂回曲折的小桥  和秋雨淋湿的蜜桃  月光洒落莲塘  听莲叶微动的声响  芳香滋润心头  雨再大些吧,秋风秀发  涟漪入梦乡  让你依偎  我的胸膛  番薯藤  青春的番薯藤  叶子跟着绿  日月星辰  潮起潮落  薯藤长了  节节根须顽强扎入土地  慢慢地相结相亲  渐渐的  满园覆盖着  浓浓的夏季  有一天  薯藤变得坚实  当它开始老去  薯叶也褪去浓妆  有些也
摘要: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掌握科学放松的方法至关重要,针对许多学生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出现整个身体的肌肉紧张、呼吸急促及内心情绪紧张等现象,对上述三种声乐演唱紧张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三种科学放松方式,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声乐演唱;科学放松;心理情绪  一、声乐演唱中科学放松的重要性  在声乐演唱中“科学放松”这个词是必不可少的,保持一个放松的状态是很重要的。首先歌唱属于体能运动,需要身体
摘要:少儿文艺晚会是各类电视文艺晚会中的一种类型,与其他类型的晚会相比,虽有共通之处,但少儿晚会也有差异性与自身的特殊性,为更好地做好少儿文艺晚会直播工作,将少儿表演更好呈现在广大受众眼前,晚会导演组应积极全面地做好晚会节目的策划与实施工作,根据计划执行的同时做好直播应急备案。文章主要阐述少儿文艺晚会直播的策划内容、制作及实施阶段应注意的事项,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文艺晚会;少儿晚会;直播
作者简介:李多元(1989—),女,回族,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與技法研究。
因为在无数影片中,父一代与子一代的矛盾冲突层出不穷,所以化解矛盾就成为了影片中永恒的主题。在影片中,无论是子一代形象还是父一代形象,都是来源于生活现实,故此这样的影片也总是能够引发无数观众深思。作为以血缘关系为本源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理念,父子之道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极其重大。父义母慈、父贤子孝的伦理图景是中国民众内心中永恒呼唤的景况。然而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父子形象的书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