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化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1983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一切教育的源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注重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体验,总结社会原理,进而丰富、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素养。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结合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凸显生活化个性特点,借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诱发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品德教育。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生活化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一、巧用教材,教学内容以生活背景为主,引领学生叩开生活之门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新课改的实施,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内容大都以生活为题材,以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感受、领取其道德观念,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而来诱发自身情感的产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自身的品德、观念。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将教材硬性的东西转化为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件,将生活与教材相衔接,帮助学生加深对品德课程的理解和认知,进而丰富学生内在精神的需求。如一年级教材编排的“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呈现了一组组校园生活场景,有办公室、教学楼、功能室等。一旁的小兔说着:试着找一找自己学校里的这些地方。每找到一处给自己奖励一朵小红花。很显然,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当上这节课之后,孩子们早已知道校园生活和自己有密切联系的地方,那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得到了提升,我们的课程价值在这里就有很好的体现。
  二、关注细节,以学生生活为背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习惯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是已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课堂的教学离不开学生对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小学生年龄较小,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还处于以形象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环节,脑海中抽象的道理、原则和概念较为缺乏。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来搭建教学情景,借以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真正体会、了解品德规则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具有童心、乐趣的生活情景为背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进而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如教学二年级《秋天在哪里》,找秋天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变化感受秋天,学生从学校里的树叶变黄了,菊花开了等,进而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稻子熟了,果子红了,农民忙了,这样的交流后,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展开观察,学生对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的感受也随之加深。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观察的学习习惯也得到了良好的养成。
  三、揪住问题,以学生生活为教学活动,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的教育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辨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道德知识去分析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解决问题。因此,活动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尤其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有许多实践性的活动与学生发展都息息相关,作为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富有道德观念的活动,借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知。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进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最终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信仰。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时,就碰到这样一道讨论题:在你生活小区里遇到陌生人向你问路,而无论你怎么说他都不懂,那你该怎么办?我先让学生带自己的思维,道德观念,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看法,接着让他探讨、辩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达到知行统一,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作用。
  总之,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凸现其生活性特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验、感悟道德教育,从而形成主动意识,最终将外化教育转化成为学生固定的道德观念,实现在生活中发展的教学目标。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切实做到“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使德育工作走出照本宣科,走进多彩生活!
其他文献
习题教学是将学生应当掌握的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通过课堂答问和练习、课外作业和测试等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习题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还是检查、了解和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和水平,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良好途径,并由此达到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指导学生做好解化学习题的准备  学生做各种类型
期刊
俗话说,要做事,首先要先学会做人。这话颇有一些道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热爱教育这项事业,其次是掌握好教书育人的本领。要先从最基础工作入手,日积月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地在已有的水平上进行改革创新,如果上面所提的要求都做到了,就可以说能称职了。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和学习,谈一谈对称职小学教师和管理者的看法。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不可
期刊
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从目前英语教学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从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英语。现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
期刊
数学思想是指是对数学知识的规律性认识,而数学方法是指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一明一暗,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数学的任务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整体素养,其中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的关键。有这样一个通俗的比喻,将数学比作一个长方形,数学知识、技巧等比作“宽”,数学思想方法比作“长”,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对数学的掌握
期刊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难点。在长期的作文实践探索之中,我摸索出一条“多阅读、多积累、多讲评”的作文教学改革之路。  一、多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入,读写结合是学用一致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劳于读书,逸豫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如果
期刊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说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我们将要迎来的职业教育东风。乘着现代职业教育急速发展的东风,进行恰如其分的课程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是当务之急
期刊
调研目标:通过本校316典型班级的深入蹲点调研得出的班级和老师、学生所辐射的学习环境建设的优点和缺点为载体推广创建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新型文化建设提供信息和依据。  调研时间:2014年6月10至2014年6月15日。  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促进素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按照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
期刊
“问题解决”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维活动的指导过程,它从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几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会解决问题,获取数学知识;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成为
期刊
一节课的教学成败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语言,而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了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好公式、概念、性质和解答应用题,必须正确运用数学语言来教学,让学生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一、小学数学语言及其特点  (一)小学数学语言的类型  数学中的符号、词汇、式子、图形及图表等都是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对象之间的关系和形式的符号系统。就表达形式来
期刊
美术和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时刻相伴相依,都是把美撒向人间,为人类精神营造一片美丽的天空。音乐的美来自听觉;美术的美来自视觉。他们同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涂抹亮光。莎士比亚说:“美,是从生命内容射出的光芒,美,若一死,宇宙也就再一度混乱混沌。”  美术与音乐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工具,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