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阅读 多积累 多讲评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minyi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难点。在长期的作文实践探索之中,我摸索出一条“多阅读、多积累、多讲评”的作文教学改革之路。
  一、多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入,读写结合是学用一致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劳于读书,逸豫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如果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其思路就容易开阔,动起笔来就可以左右逢源,信手拈来皆可以成文章。热爱生活,认识、思索生活,多听(看)广播(电视)养成阅读书报的习惯,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正如鲁迅所说,青年“大可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专业毫不相干,也要浏览”,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非常有限、枯燥了”。如果学生平时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不注意报章或广播电视里面的知识,不了解新近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那么学生的作文题材就会陈旧而没有生机。为了使学生们有“米”下锅,除了要求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之外,还应规定学生每一周至少用一节课外活动时间到学校阅览室去看书。
  “小语”课文所叙述的人、事、物大都距学生生活久远,他们对这些人、事、物或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利用课外阅读这一跨越时间、地域的工具,往往能克服给孩子们造成的阅读及写作的困难。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直接接触阅读材料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用阅读规律,提高阅读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类型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究、领悟各类课文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然后指导他们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不仅为阅读主体内化的外部语言提供了物质基础,使他们驾驭文字、谋篇布局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为阅读主体储备了丰富的知识。如:写介绍家用电器、玩具等状物文章,离不开对作文对象的了解,写前认真阅读产品的文字介绍、使用说明。写家乡的风景名胜、风俗特产方面的文章,写前阅读有关它的历史渊源的史料、与它相关的神话传说,将有助于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形象、写生动。
  二、多积累,解决学生在写作中“言之无物”“有物不会言”的问题
  要解决学生在写作中“言之无物”“有无不会言”问题,必须抓好生活积累和小练笔积累。
  (一)从引导观察入手,帮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
  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小学生习作时,一种常见的心态,就是盼望有“大好事”“大好人”“舍己救人”“天下奇观”等感人场面的到来。但是,在小学生的生活中,他们经历的大部分是平凡而渺小的事。例如:一棵小草,一处小景,一件小事,一点感受,心中的一点秘密等。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幼稚的发展初期,认识生活的能力较薄弱,知识的阅历较肤浅。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时,不能脱离学生的认识和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反映社会生活,具有社会价值的大题材,不能期盼学生写出什么大作。二是要坚持把定向观察和随机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定向观察,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某次学习的要求,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游览、调查、访问生活活动或把要观察的事物带入课堂进行定向观察,通过定向观察让学生获取写作的素材。所谓随机观察,要求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要求他们凡遇到新鲜的感受,及时地记在专门的观察本上,为写作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当学生进入中年级后,应把观察的重点放到随机观察上。
  (二)从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入手,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第一,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丰富的源泉。在抓语言积累上,除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多摘录,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阅读室、板报、图书箱等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
  第二,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运用统一的“百宝箱”,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分类,进行整理并写上感受,养成不带纸笔不读书,不动纸笔不读书的好习惯。
  第三,抓小练笔积累,减缓作文训练的坡度,作文能力是靠多练培养出来的。在练笔过程中,让学生坚持一日一小记,一周一大记,不要定框框,要尊重学生的写作权利,欣赏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他们要多鼓励引导,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的自信心。
  三、多讲评,解决学生怎样写作文和如何提高写作水平的问题
  (一)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暴露的问题
  在作文指导中,过多地对写法进行指导,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放手让学生去写,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就可以反映出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问题暴露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弱点,并对症下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教师在全面读学生作品时,要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并选好例子做点评,以便学生在作文讲评课后,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上好多种形式的作文讲评课,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学生一般写完作文后,把笔往旁边一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不知如何修改。因此采用教师批改后的讲评、以学生自改互改为主的作文讲评、以赏析为主的作文讲评、无声的作文讲评等,教师引导学生查找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并进行修改,从而培养修改作文的习惯。总之,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体会最深、效果最明显的几点,我还要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与大家共勉。
其他文献
我们班的46个孩子,像46个快乐的精灵,他们每天和谐相处,快乐学习,阳光运动,健康成长……他们一天天长大、懂事、进步,他们取得一次次的成功,赢得一次次的荣誉,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到快乐、幸福。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也感到自豪,因为从初一到初三,我和他们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才有了今天这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这个幸福的“家”。  曾经,孩子们是那么不懂事,整天爱吵闹惹事、不爱
期刊
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率,是教师培训机构始终面临的,并一直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的学习行为是影响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  教师培训是一个由培训者和参训教师双方共同完成的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为目的的交流活动。其活动的效果必然受到来自培训者与参训教师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培训者的角度看,优化培训资源、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等是提高培训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但从参训者的角度看,参与培训的过程是一个
期刊
班集体应该是一个团结、向上、蓬勃发展的团体。每个学生都应该努力将自己的班级建设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从班级到班集体转变的过程就是一个“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同学要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成为一名优秀班集体的建设者。现在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依赖心理、实惠思想使他们既没有近期目标,也没有远大的理想。因此,当他们处在一个班集体中难以形成必需的集合力,良好的班风形成当然十分困难。因
期刊
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律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作为政治老师,怎样才能教好书,育好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基层学校工作者,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实践、努力探索学校发展思路,秉承“以人为本,和谐教育,努力促进学生全面
期刊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正处于一个大的变革之中。新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伟大的解放,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
期刊
习题教学是将学生应当掌握的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通过课堂答问和练习、课外作业和测试等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习题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还是检查、了解和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和水平,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良好途径,并由此达到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指导学生做好解化学习题的准备  学生做各种类型
期刊
俗话说,要做事,首先要先学会做人。这话颇有一些道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热爱教育这项事业,其次是掌握好教书育人的本领。要先从最基础工作入手,日积月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地在已有的水平上进行改革创新,如果上面所提的要求都做到了,就可以说能称职了。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和学习,谈一谈对称职小学教师和管理者的看法。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不可
期刊
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从目前英语教学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从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英语。现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
期刊
数学思想是指是对数学知识的规律性认识,而数学方法是指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一明一暗,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数学的任务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整体素养,其中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的关键。有这样一个通俗的比喻,将数学比作一个长方形,数学知识、技巧等比作“宽”,数学思想方法比作“长”,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对数学的掌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