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x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贵玲(1988.07-),女,湖北恩施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通过使用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作为判定式,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并不能改善中美贸易失衡。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之间的出口政策不对等,改善中美贸易失衡未必需要使用汇率工具。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变动;传递效应;中美贸易;影响
  一 、引言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日益凸显,中美双边贸易赤字规模也与日俱增。以美国为代表的经常账户赤字的国家屡屡发出指责,认为中国的汇率制度存在低估人民币价值的现象,并且认为人民币价值的低估是导致中美贸易逆差和加剧全球失衡的主要因素。
  从这一观点出发,许多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是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有效途径。如Garcia-Herrero(2009)通过估算中国的出口弹性,证明人民币升值将使中国的出口显著减少, 贸易顺差也大幅下降。
  那么是否人民币升值就能改善中美贸易失衡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种分析需要满足一定的假设条件:第一,可贸易品要满足一价定律;第二,汇率对出口所具有的传递效应是完全的,且没有时滞。然而,在现实中这个假设条件是很难成立的,多个实证分析证明,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反应不灵敏。
  考虑到以上所讨论的情况,本文在研究时将使用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作为判别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美两国间出口商品的结构化差异,以此为基础说明中美两国的出口需求弹性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综合这两方面的情况估算出中美间贸易是否满足修正后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 理论分析
  为了探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影响的情况,本文选择使用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作为判定式,即将传统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中进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替换为进出口需求相对于名义汇率变动的弹性。
  首先假设世界上只有中美两国,并以中国为目标国。传统的马歇尔—勒纳条件认为,当Ex+Em>1时,只要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就能减少中国贸易顺差,改善美国的贸易逆差,进而改善中美贸易失衡的现状。其中Ex为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Em为进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基于上述假设,中国的进口即为美国的出口。美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也可用Em表示。
  考虑到汇率传递的不完全性,本文将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表达为中美两国出口商品价格弹性与两国汇率传递系数的乘积之和:Ex×β+Em×βt>1
  其中β为中国出口的汇率传递系数,βt为美国出口的汇率传递系数。
  由于中美贸易中绝大多数的交易是以美元计价的,所以可以肯定,美国的出口厂商的定价方式一定为PCP,那么,汇率变动一定会完全反应到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即美国出口的汇率传递系数为1(βt=1),所以最终判定式变为:Ex×β+Em>1
  所以,要得出最终结论,需求得中美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和中国出口的汇率传递系数。
  首先从传递效应着手,因为传递效应只能在非竞争性市场中实现。所以,采用标准加价模型分析汇率传递现象。
  假定以人民币表示的中国出口商品的边际成本为MC,利润率为π,那么价格可定义为:P=(1+π)MC
  再假设名义汇率为S,那么,以外国货币即美元表示的进口价格为:PF=S(1+π)MC
  将上述方程对数化得:In PF=InS+In(1+π)+InMC
  由小写字母表示相应变量的对数值,方程简化为:pF=s+π+mc
  根据上述方程,直接能得到一个简单的估计汇率传递效应的模型:pFt=α+βst+γmct+εt
  st的系数β可衡量出口价格对汇率变化的反应程度,当β=1时为完全传递,否则为不完全传递。
  在上述方程中,当i=0时,β0用以衡量价格对汇率的短期弹性,而∑βi表示长期弹性,本文使用∑βi表示汇率的传递系数。
  对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本文使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估算。首先假定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水平取决于美国的收入水平,以及出口商品的美元价格与美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
  将上述的假定用公式表现出来即为:△X/X=a+b(△Px/Px)/(△P/P)+c△Y/Y
  上式中△X/X表示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变化,△Px/Px和△P/P分别表示中国出口商品的美元价格以及美国商品价格的变化率。△Y/Y表示美国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变化。其他的都作为系数。而其中将b近似作为出口需求弹性Ex。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可以近似求得出口的需求弹性Ex。
  需要说明,之所以不用同样的方法计算美国出口的需求弹性Em,是因为考虑到中美出口产品的结构性差异。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绝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品,而美国由于限制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中国的出口。
  由于数据的缺乏,本文无法以实证方式估算出包括金融资产在内的美国的出口需求价格弹性,所以在本文中,将Em假设为一个接近于零的极小数,只要最后Ex×β计算的值不是十分接近于1,都视为不满足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
  三、 实证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使用美国劳工部编制的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使用太平洋汇率服务数据库里的相关数据。中国的出口商品的边际成本难以直接计算,使用单位劳动力成本予以替代。同样的,单位劳动力成本的数据也难以获得,使用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予以替代。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相关数据来自CEIE数据库。数据的样本时间段由1998年至2008年。
  上表汇总了模型的回归结果,△st的系数是0.23,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短期,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出口价格提高0.23%,△st-1的系数为0.02但是并不显著。△st-2的系数是0.24,表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升值的24%将传递到价格,所以从长期来看,汇率的变动1%一共会导致价格的0.47%的上升。在本文中,将回归得出的长期传递效应0.47当作判定式中   β的估计值,即β=0.47。
  然后对计算中国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的模型△X/X=a+b(△Px/Px)/(△P/P)+c△Y/Y进行数据处理。
  在这里,使用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代替我国价格水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同样来自太平洋汇率服务数据库,其他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版。为保持与汇率传递效应的一致性,这里数据的样本期间同样为1998年至2008年。
  令△X/X为因变量,(△Px/Px)/(△P/P)与△Y/Y为自变量,通过回归计算可求得系数b=-0.65,这里将该系数作为中国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即意思是,当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1%时,中国商品的出口会下降0.65%。
  如果将汇率的不完全传递考虑在内,即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时,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0.47%,这时中国的出口商品需求会减少0.65×0.47%=0.3055%。故最终使用这一值表示判定式中的Ex×β项。由于求得的Ex×β值为0.3055,并非是一个十分接近于1的数值,所以我们能够判断,最终判别式Ex×β+Em是不大于1的,也就是说,现实中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并不成立。
  这个结论说明在当前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并不能起到期望的改善中美贸易失衡现状的作用。反而,由于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而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存在较强的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这两者共同作用使得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时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增长量很小,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减少量也很小,数量效应无法超过汇率变动所产生的价格效应,最终使得中美贸易失衡的情况愈发严重。
  05年之前,由于中国的汇率机制是盯住美元,从1998年开始到200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不变,中国的贸易顺差在逐年上升。从2005年至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逐年稳步升值,累积升值达23%以上,但中国贸易顺差增长的趋势却并没有丝毫的减缓。从这里可以看出,期望以人民币升值来改善中美贸易失衡的想法是难以实现的。
  四、 结论及政策涵义
  从以上的分析结果可以证明,中美贸易并不满足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即通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并不能达到改善中美贸易失衡现状的目的。
  造成这种结果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中国出口商品存在汇率的不完全传递。
  第二:中美出口商品的结构性差异。
  所以为了真正的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问题,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两个建议:
  第一:若想要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起到改善中美贸易失衡的作用,必须加大中美两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第二:改善中美贸易失衡未必需要使用汇率工具。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之间的出口政策是不对等的。美国应放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限制。(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Alicia Garcia-Herrero,Tuuli Koivu.中国的汇率政策和亚洲贸易[J].新金融,2009,(9).
  [2]Krugman ,P .“Pricing to Market When the Exchange Rate Changes.”NBER Working Paper No.1926, May 1986.
  [3]Marston, R.“Pricing to Market in Japanese Manufacturi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0, 29,pp.217-236.
  [4]Kasa, K.“Adjustment Costs and Pricing-to-Market: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2, February 1992, pp.1-27.
  [5]Froot, K.and Klemperer, P.“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When Market Share Matte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9, September 1989, pp.637-654.
  [6]毕玉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商品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J].世界经济,2007(5).
  [7]陈斌开.人民币汇率、出口品价格和中国竞争力——基于产业层面数据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0(12).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赵桂来(1989-),男,汉族,江苏扬州人,金融学硕士,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许凤娇(1989-),女,汉族,安徽池州人,金融硕士,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与物价水平的现状,阐明了有效预防CPI剧烈波动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以M2和CPI的1996年1月到2013年12月月度数据为样本,进行一系
期刊
摘要:“正义不仅要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刑事审判中如何实现看的见的正义,自古以来都是人们热议话题,也是思想家们绞尽脑汁研究的话题。笔者认为,在当下国内司法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强、审判公开进一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国裁判文书网在网上“晒”裁判文书为契机,对刑事裁判文书说理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是符合时代需求的。本文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中随机选取几个案件,对刑
期刊
作者简介:叶良益,男,26岁,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  摘要:自然垄断行业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的改变,该行业渐渐的失去了其自然垄断性质。那么此种情况下政府管制部门针对此类行业的管制也必须加以调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本文在梳理了中国电信业规制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自然垄断;电信业;规制改革  一、
期刊
摘要:企业的资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出其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例如企业规模、生产的稳定性以及资产和劳务关系等。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讲,良好的企业运营对于社会生活有着直接影响。良好的企业资产负债表直接反映出企业经营的好坏。本文立足于华远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问题,通过分析华远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的现状,找出当前企业存在的资产负债通病,并分析背后的原因,为所有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策略。  关键词
期刊
作者简介:刘孟南(1991-),女,汉族,河北省衡水市,无职务,大学本科,郑州大学,行政管理。  摘要:伴随着微博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事实,通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实际例子,来分析微博在处理危机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微博公关;“315”晚会;麦当劳;组织形象  微博的作用更多的是是一种矫正型公共关系。矫正型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在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状态严重失调的情况下,采取一定的方法与措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进步占具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科技综合实力成为评判一个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并且二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考虑到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科技综合实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建立相应的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基于层次因子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对浙江省科技综合实力进行了逐年评价。得出浙江省2003-2012年科技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但仍有投出与产出存在较大,
期刊
摘要: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房地产行业迅速崛起。但面对当前下跌态势,其未来发展如何,又该如何公允度量企业的市场价值,托宾Q成为理想而新颖的参考指标。那么托宾Q究竟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本文仅以负债水平、公司业绩等为解释变量,探讨其对被解释变量托宾Q的影响。  关键词:负债水平;公司业绩;托宾Q;房地产  一、引言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载体,其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房地产行业作为
期刊
摘要: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爆发愈加频繁,具象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处置工作中,因未能妥善引导网络舆情而次生更大的灾害屡见不鲜。本文将以此为视角,尝试透过现象,解析公共卫生事件危机处置中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性。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危机处置;网络舆情引导  伴随着互联网络交互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自媒体,拥有足够多的话语权和信息量,给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发酵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针对公共卫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从而了解当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特色等问题,探索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途径,总结带规律性的东西。这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民族地区乡镇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之,选择云南省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进行调研,还有利于了解我省唯一一个由北方迁到南方的蒙古族同胞乡镇的发展史,加深对民族政策的认识。  关键词
期刊
1.引言  环境影响评价指的是在某一地区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或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在对区域的规划等活动进行以前,对该项活动所可能造成的对周边的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调查、检测和分析,并通过此次调查提出可行的措施和方案。从而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的,使环境机关对环境价值考虑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职能化。  公众参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是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