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补贴美国一本账

来源 :理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u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一两个月,美国债利息持续走低,美元汇价亦持续走贬,说明市场除了预期美联储会继续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外,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增购美债的行动并未停止。但就在这时,美国《华尔街日报》针对日元与欧元汇价相对于美元迅速回升作出评论,研判背后有“中国的身影”,意思是说。中国正在调节其庞大的高速2.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将重心由美元资产更多地转为日元及欧元资产,这才造成主要货币汇价的相对波动。由于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在即,类此带有新的“中国威胁论”色彩的论点,相信有一定的潜在政治市场。
  美国人操弄各种手段。占别人便宜惯了,因此心里有鬼,也惯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平实以论,以今天的国际金融经济形势。中国进行必要的外汇储备蛄构调整,极其自然:(1)由于美国失业形势始终未见起色,美国国债息口不断创新低,已达历史最低水平。债券息口低,美国政府利息开支就降低。相对的,持有美国国债的债权人收益就降低。以上月数据为准,中国大陆持有美债8677亿美元,如果加上香港地区1457亿美元及台湾地区1262亿美元,合共已超过11000多亿美元,占到美国所欠全球债务的四分之一。就此而言,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人,对债务人简直是提供“无息贷款”。(2)除了债息不断降,美元币值也在不断贬,过去几年姑且不论,单就最近两个月,美元汇价指数(美元兑6种主要货币的走势)就贬值了9%。这比债息近乎为零还要过分,这等于是中国作为穷国,却一直在补贴富国。以这样的形势,中国能不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吗?就算如《华尔街日报》所指,中国动机之一是想要通过贸易对手的货币(日元及欧元)升值来提高中国出口的竞争力,也无可厚非。中国一切作为,完全符合国际游戏规则。
  论及补贴,中国长期以来对美国的“补贴”远不止此。从过去的台湾到目前的大陆,对美国都“享有”巨大的贸易顺差,然而类此贸易及生产的本质是,两岸其实都在以巨大的社会利益(环境生态破坏、劳工及农民权益受损)作为代价,换取了顺差与外汇储备。这也是一种另类“补贴”!
  如果再换一个角度,中国在人才及脑力资源上,也是补贴者,美国则是被补贴者。美国高科技产业重镇硅谷,高科技人才中有2/3不是中国人即是印度人。
  从以上分析可知,中国不但吃了明亏,还吃了暗亏;美国不但占了便宜,还要卖乖。不但卖乖。还要欺负中国人不懂,拿着中国人已经吃了大亏的数据。巧施诡诈逻辑,倒过头来,还要派你不是,叫你自责,逼你升值。
  另一个也是类似的中国明明吃了亏,却反而被西方国家作势拿到把柄,反过来讹诈的例子,就是温室气体排放。
  三十年前,中国工业还不发达,今天所谓的气候暖化的祸首即温室气体排放很低,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快速走上工业化,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迅速增加,目前已位居全球前列,因此。在当今减碳成了全球主流价值的此刻,中国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然而必须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典型的出口导向的,也就是生产在中国,使用及消费在外国。因此排碳量虽然中国极高,中国也必须为此承受排碳过高带来的不利气候效应,但真正的得利者却是国外的使用者与消费者(价格便宜)。如今后者得了便宜,反过来还大义凛然,高举伪道德旗帜。倒打中国一耙。
  不知道是否积弱太久,被人欺负惯了,中国现在是往往被欺负了,还摘不清楚事态的原委曲直,来龙去脉。问题恐怕还不仅是在有没有话语权。而更在于中国有没有能力科学地看透及掌握全球化中深层次的逻辑本质。
其他文献
“离婚后,我再也不用忍受你的坏脾气了!”妻子恨恨地说道。  “没问题,但你别想从我身上捞到一个子儿!”丈夫也不甘示弱地回应道。  这样充满火药味的对话,常常发生在婚姻濒临破碎的夫妻之间。  婚姻的小船行驶在人生的大海上,到处暗藏着不可预见的危机,时而会遭遇暗礁的冲撞,时而会遭遇暴风雨的袭击。在过去,面对一艘破败不堪的小船的沉没,船上两人只会默默地套上救生衣各自逃生——伤的只是心;而如今,许多“小船
期刊
作为如今理财市场上最火热的产品之一,分红险真是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吗?现在的高分红能年年维持吗?让我们看看分红险热闹背后的真实情况。    以往,无论是在保险公司的产品战略层面,还是在保险消费市场,除了传统的保障型险种,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都是三大主力,可谓“三足鼎立”。如今的市场,为何分红险会异军突起,一枝独秀?    新会计准则助推分红险    “分红险的异军突起主要还是缘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期刊
投资移民美国,是不是很难?其实不然。美国投资移民所设定的投资金额仅为100万美元。2009年中国大陆申请美国投资移民和获批准的人数名列第一,这已成了中国大陆富人向国外移民的一个新动向。    在很多人的眼里,要想投资移民,也就是花钱买美国绿卡一定得特有钱才行。其实不然,美国投资移民所设定的投资金额为100万美元,后来在一些失业率高的地区,投资金额降到50万美元。20lO年6月,北京新房的均价为每平
期刊
代理人返还一部分佣金给投保人是保险市场明令禁止的行为,对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以及投保人来说都存在隐患。    “最近有个保险代理人向我推荐一款分红产品,说得头头是道,还说考虑到我的利益,愿意把他所拿到的佣金分一半给我,大家说我要不要买他说的产品呀?”这一边,网友思思对保险代理人抛出的“橄榄枝”不置可否,另一边,又有网友“内牛满面”提醒大家警惕保险代理人返佣陷阱。  “内牛满面”发帖说,他的保险代理
期刊
一棵参天大树总是从一粒种子开始发芽,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总要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小男孩开始成长。但是,如果前者有充分的阳光、雨露,后者有合适环境和专家贴切指导,他们成长、成熟的速度与程度会明显非同一般。对应到企业,如果能与实力雄厚的大型龙头企业挂上钩,为其提供某一方面的专项服务,不仅在技术成熟方面“大跃进”,而且在资金周转、应收款等财务指标上也会有明显改善。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这种形式的挂钩并非一般意义
期刊
刚刚过去的6月,全国楼市继续保持低位盘整的态势。从目前来看,市场正在产生不少新的变化,有关调控政策的未来趋势成了大家近期关注的焦点。对此,投资者可以进一步留意后市的走向。    近期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会否松动无疑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不过在市场喧闹了一段时间之后,官方层面终于做出了表态。日前,中国住建部、银监会、国资委分别做出回应,住建部官员特别强调,下一阶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督促各地继续
期刊
要破解“两难”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解决我们长期经济增长所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光在短期政策,即财政货币政策的松紧上。    如何处理好当前中国经济遇到的诸多“两难”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温家宝总理不久前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  “‘两难’的出现是短期宏观政策调整的结果,要破解‘两难’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发展
期刊
与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建筑、中国联通等“巨无霸”公司相比,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堪称迷你企业。不过,不要小瞧这些小公司,它们中间不乏堪称细分行业中的“小巨人”的企业。这些“小巨人”或者在细分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方面,或者在核心技术方面,有着“龙头大哥”般的江湖地位。    细分行业多“偏才”    这些“小巨人”追求的目标,不是做主板公司那样的“全才”而是“偏才”。很多“小巨人”从事的行业、生
期刊
毛泽东的词《念奴娇·昆仑》有云:“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首词,似乎是个预言:今后的资金世界将天下三分。  昆仑山要雪多,先要天气长期寒冷,再经过千百年的累积,如果气候暖化,就不用倚天宝剑去裁,也会冰雪消融。个人财富、家族财富、社会财富也是一样,要有个有利于创造财富的环境,再有几代人的累积,才可以
期刊
股市自7月2日以来上演了连续1个月的逼空行情之后,近来围绕2650点上下来回拉锯。然而,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许多投资者在7月的大好时光中,却是赚了指数不赚钱。而无论是在连续逼空还是在来回拉锯中,小盘股的活跃度远超大盘股,其赚钱效应重回股市。  因此,如何在调整结束后的新一轮行情中把握个股的新一轮上涨机会,则成为调整市中必做的功课。    小盘股是大牛股的“摇篮”    Tenbagger——几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