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热”、“五化”冲向中土——90年代东南亚华文文学新动向

来源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ei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东南亚华文文学于80年代中期出现空前繁荣景象,跨入90年代以来,回流潮滚滚而来,出现了“访华热、寻根热、交流热、出书热”。窃以为“出书热”是回流热的集中表现,势必带来“学者化、通俗化、微型化、信息化和儒商化”。尤今现象、梦莉现象和戴小华现象乃至蓉子现象便可见其端倪。笔者早在多年前就提出“三军(学军、商军、俗军)并起,光我中华”、
其他文献
<正> 洪仁歼(1822—1864)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领导人。他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后,献身于反对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革命事业,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他的著述很多,平时还喜欢写大字,但由于清朝反动派的破坏,手迹遗存后世者极少。他在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所写的"福"字碑,有拓本影印传世,但原碑已在清朝反动军队攻占天京时被毁。影印传世的"龙凤福禄寿"五个大字,虽无题款,但也可信是他参加革命前避居香港时所写。现存的这件手书《干王书谕》,迄今未曾公诸于世,是洪仁玕担任太平天国领导重任后写给别人的
“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参与2013年英特尔“芯世界”社会创新周的人们说。  在雅安地震爆发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五一”劳动节,“芯世界”社会创新计划启动了以“行动即改变”为主题的第二届社会创新周,人们携老扶幼而来,体验了包括主题活动、工作坊、摄影、市集、电影展、户外活动、演唱会等在内的十四类集聚创意与休闲的互动活动,集中探讨了作为公众或组织的个体,面对像雅安地震这样的社会灾难以及教育、养老、社
梅子以散文诗、人生小品与隽语发微等多种文学形式的创作,关注香港文化生态环境,分析人情事理,贴近现实人生,传播精英文化,形象地传达出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人生体悟与人生
【正】自1964年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连载于平鑫涛主编的《联合报》副刊,高阳在此后近30年时间里,沉潜于历史风云和小说迷宫之中,以广博的历史知识和超拔的艺术想象力创作
继2004、2005年世界华语文学作品年选出版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古远清教授又编了《2006年世界华语文学作品精选》,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几天前,一位老人向我们反映临安山区某地滥伐森林,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事件,再三叮嘱我们前去采访,临走时,他还特地加了一句:“那地方要翻好几座山,路不
【正】世人往往以“世纪末情绪”形容迷惘、悲凉之雾。我们提“面向”,则意味着站在高坡于苍烟晓照中前瞻来程。那行将逝去的“百年忧患”变为新世纪的追求,那乘过的古老舟船
<正> 1971年冬,我们在陕西省扶风、岐山一带作考古调查时,看到一批周代铜器。岐山县文化馆存有9件,扶风县文化馆存有150
5月的绍兴,暑气初露,但气候依然舒适宜人。17日这天,来自我省15家县市党报的负责人及省内外部分新闻单位的专家、学者聚会柯桥轻纺城,参加由浙江省新闻研究所召开的“如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