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测度与分析

来源 :经济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深入认识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演变规律,将有助于加快建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本文构建了经济双循环的多维测度指标,首次利用中国7年30省的投入产出表,考察了1987—2017年中国经济双循环的分布格局、依存强度、竞争优势以及内卷程度等特征,主要的发现有:(1)中国经济双循环始终保持着较强的集中化趋势,且在外循环中的集中化程度要大于在内循环中的集中化程度.(2)尽管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依赖程度均在增加,但经济内循环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据主体地位.(3)中国经济内循环的竞争优势虽然有所提升,但依然呈现为低竞争劣势;中国经济外循环的竞争优势虽然相对较高,却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4)中国在经济双循环中的内卷程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1997年以来在经济内循环中的内卷程度始终小于在经济外循环中的内卷程度.
其他文献
<正> 列宁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夜和苏维埃政权初期所制订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组织金融体制的原則,是苏联各种银行建设的基础,就在目前逐渐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的时期,列宁所提的各项原则的意义仍然充分保持。列宁认为实行银行事业的国家垄断是完全必要的。必须把银行事业集中在国家手里,使社会主义国家有可能来指导和监督银行的工作,使与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福利增长诸任务相适应;利用银行作为对完成国民经济计划进程实行卢布监督的国家机关。根据1917年12月27日列宁签署的银行国有化
<正> 苏维埃货币制度的建立与弗·依·列宁的名字密切地连在一起,苏维埃货币制度的建立是在苏维埃政权的最初年代里,在列宁的领导和直接参加下实现的。在他领导下,在外国军事干涉和国内战争年代里,以及在以后的时期里实现了货币流通的统一。最后,根据他的计划,并在他领导下,在1922年开始了货币改革,这次货币改革在1924年胜利完成了。它提供了迅速恢复遭受破坏的国民经济和转入全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可能性。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和稳定卢布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的学说,决定了以后年代里党在货币流通方面的政策。
<正> 在苏维埃政权所采取的各种经挤措施中,共产党及其领袖列宁对于正确和彻底地执行银行政策赋予了重大意义。党对此所持的出发点,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断的指示:由于政权转入无产阶级手里,必须以国家资本建立和完全垄断国民银行,以便将信用集中在国家手里,其次是考虑到巴黎公社将法兰西银行留给资产阶级手里的错误,以及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银行的新作用的学说。银行国有化在当时是对资本主义的投机、抢劫和盗窃人民财富的一个打击。国有化创造了课资产阶级利润的可能,它是粉碎经济反革命的最可靠的手段。银行国有化在颇大程度上
<正> 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金融研究编辑部向读者征求改进编辑工作的意见是适时的。这个刊物的方针已经确定,即"政策、理论研究性的刊物",但是在贯彻这一方针上是不够令人满意的。既然是"政策、理论研究性的刊物",就应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货币与信用的原理,动员广大金融工作者从各个方面来研究信贷、结算、货币流通等工作,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体现于各项实际工作之中,从而进一步丰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文着重研究完善分配体制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是"提低",以克服相对贫困为重点.从分配体制角度,推进共同富裕需要解决好效率与公平的包容.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后,劳动报酬在收入中的比重会下降,但劳动者收入会随着其拥有更多的非劳动生产要素而提高.这是劳动者在要素报酬机制中的富裕途径.按劳分配为主体指的是包含直接劳动、技术和管理收入在内的劳动收入为主体.只要技术和管理要素作为复杂劳动收入得到实现,其连同直接劳动收入一起,就可能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直接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与全国人民要在决定推进改革的过程中,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不断探索改革的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处理好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关系、处理好增量推进的局部改革与全面推进的整体改革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既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又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议题.自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按照时间线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自发传播阶段、全面运用阶段、创造发挥阶段和深入探讨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百年传播历程中,一代代学人先后围绕文本、学科、问题和人物等议题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百年研究和应用,并形成了"译介—研究—应用"的一体性传播阵型"、历史—现实—未来"的科学性研究视阈、"文本—思想—实践"的总体性阐释进路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存在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以及非线性影响的假设,利用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工业智能化驱动了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时依然成立;(2)工业智能化可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能源使用效率两条路径,间接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正向作用;(3)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并且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使用效率的调节作用还能够强化这一效果;(4)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绿
劳动作为人特有的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原生动力.随着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在劳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人类劳动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具体表现为劳动工具的"人格化"、劳动过程的"无人化"、劳动场域的"多维化"以及劳动分工的"去边界化".人类劳动形态从过去的强迫性劳动转向志趣性劳动,从重复性劳动转向创造性劳动,从专业化劳动转向兼业化劳动,从生存性劳动转向体验性劳动,从物质劳动转向非物质劳动.这一变革进一步推动人机交互在劳动分工协作网络中的作用更为凸
本文构建了以规模报酬、进入壁垒及技术创新机会窗口为标准的高质量产业活动识别指标.研究显示:第一,规模报酬、进入壁垒与技术创新机会窗口是能够用于识别中国高质量产业活动的重要指标;第二,相比较而言,技术创新机会窗口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驱动明显;第三,三大指标中的规模报酬、进入壁垒在中国主要增长极中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机会窗口对经济发达的增长极作用更加显著;第四,基于三大指标判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和中技术制造业在"十四五"期间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