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按摩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fa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在围手术期合理的选用抗菌药物可明显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了预防感染、加强对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就此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20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期望提高我院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关键词: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48-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0年8月~2011年6月我院出院存档病历中,随机抽取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病历220份。其中男性121人,女性99人;切口类型:Ⅰ类63人,Ⅱ类121人,Ⅲ类36人,平均年龄53.4岁。
  1.2 评价的标准和内容。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本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定,结合我院临床实际情况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具体标准见表1。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调查。22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Ⅰ类切口手术持续时间最长7h,最短28min;用药持续时间最长8d,最短为1次单剂量用药;抗菌药平均使用时间2.6d,有1例继发性切口感染。Ⅱ类切口手术持续时间最长8h,最短23min;用药持续时间最长10d,最短2d,抗菌药物使用平均时间为5.5d,有4例继发性切口感染;Ⅲ类切口手术持续时间最长6h,最短1.2h;用药持续时间最长12d,最短3d,抗菌药使用平均时间为7.6d,有2例继发性切口感染。
  2.2 用药时机和用药频度调查。术前0.5~2.0h使用抗菌药156例,术前>2h使用抗菌药物62例,术后使用抗菌药物2例,术中追加1次单剂量11例,其中手术时间>3h追加的8例,失血量>1500ml追加4例,其中手术时间>3h未追加2例;预防性用药使用1d的31例,2d的69例,3~7d的76例,>7d的44例。
  2.3 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调查。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76例(占35.3%),依次是青霉素类复方制剂40例(占18.4%),硝基咪唑类37例(占16.0%),氟喹诺酮类24例(占10.7%),青霉素类21例(占9.2%),头孢菌素类复方制剂12例(占5.8%),林可霉素类6例(占2.7%),氨曲南4例(占1.8%)。
  2.4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调查。220例手术患者术前用药均为单用;1例术中、48例术后二联使用抗菌药物,二联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6.2%;20例术后三联使用抗菌药物,三联抗菌药物使用率5.0%,未发现四联用药。
  3 讨论
  3.1 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适应证。对于清洁手术而言,严格的执行无菌操作非常重要。本次调查使用抗菌药物者220例,大部分有预防性采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而部分范围较小的手术,例如甲状腺、腹股沟疝修补术等可不必用药,说明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适应证的掌握程度有待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另外,本次调查的清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100%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从参数上看是不合理的,但这有可能与抽样的样本范围有关。
  3.2 给药时机与疗程。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极为关键,目前推荐的最佳给药时间是术前0.5~2h或麻醉前20~30min。本次调查中,96.7%手术能正确掌握术前给药时机,但也有少部分手术给药时机不合理,应当予以警惕和关注。
  大量的研究证实,预防用药时机极为关键,其重要性超过药物选择。正确的给药时机可以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本次调查中大部分病例已采用。如果手术>3h或失血量>1500ml术中应追加1次以维持组织内的血药浓度;本次调查中发现一个普遍问题是术后抗菌药物普遍使用时间过长。如有体征或实验室依据支持,可结合临床按需要适当延长给药时间,但在无病程变化记录下延长给药时间,则应当避免。
  3.3 给药途径。围手术期给药一般提倡静脉给药,2~30min滴完。由于考虑到抗菌药物的安全性,故不提倡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口服给药存在吸收上的个体差异,不能保证血液和组织的高药物浓度,也不宜采用。本次调查发现使用静脉注射的手术患者相对集中在个别科室,因此在抗菌药物管理中,应注意科室内部用药习惯及相互影响作用。
  3.4 给药的选择。按照围手术期用药基本原则,应根据手术后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可能来选择抗菌药物。对于清洁手术而言,第1、2代头孢菌素类是理想的品种。本次用药品种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手术选药合理。在220例清洁手术患者中,使用第3、4代头孢菌素共13例,其用药针对性不强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必须防止此现象。在抗菌疗效不佳时,应首先考虑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是否足够、用药频率和给药途径是否合适,在未取得病原学及药敏依据下不能随意更换药品。
  综上所述,本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大部分符合规范,但同时也存在选药起点过高、给药时机和给药途径不恰当、不重视术中追加用药、术后用药时间普遍偏长的等现象。医院管理部门应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和宣传,进一步规范清洁手术围手术期用药行为,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临床治愈率,进而带动整个外科系统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 孙淑娟,裘燕.抗菌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经巍.普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最佳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7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患儿114例,随机将114例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两
5月17日,李克强总理就近期南方强降雨过程造成洪涝、风雹等灾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防总加强对地方减灾工作的指导支持,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
南方日报讯(记者/谢庆裕 邓圣耀)2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水利与三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我省今年水利和三防减灾工作。副省长、省防总总指挥邓海光在会上作了讲话。会议强调,各地和
目的:总结儿童呼吸道腺病毒(adenovirus,ADV)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例腺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发热症状,多为高热,呼吸系统受累最常见,肺炎以轻症为
基于各种实际检测数据,根据博州地区实际情况构建了水闸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指标权重进行分析,结合安全检测的实际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博州地区水闸的安全性进行了安全综合评
多年来,许多工人读者拿到《工人日报》后,最后的目光常常会定格在一个栏目上,这就是“职工明星谱”.许多工人读者反映说,咱爱看这个栏目,不为别的,就因为她讲出咱工人自己的
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二次年会暨第十六次乳品技术精品展示会于2016年8月在广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
冷冻食品在存放过程中会受微生物、酶、氧气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不良变化,大大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缩短了冷冻食品的保鲜时间,食用已变质的食物后可能会出现食物中
去年来,山东昌乐县市场监管局把非公企业党建和企业登记、企业个体年报、市场监管等职能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台账(非公企业党员、党组织),非公党建
介绍了犁市水文站用临时曲线法对“5.08”洪水洪峰流量进行推求,并通过合成流量法对其进行验证。该方法可推广应用到其他受水工建筑物影响的水文站点,为类似的水文站点洪峰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