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着的天使》与勃留索夫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俄语文学读者的心目中,勃留索夫首先是位饮誉世界诗坛的诗人、杰出的诗歌翻译家与诗学理论家,是象征主义时代俄罗斯诗歌文化最鲜明的体现者。很少有人知道,勃留索夫还创作过一系列长篇小说(目前发现的至少有6部,除著名的罗马历史小说系列外,还有创作于这个系列之前或之后的另外几部不是以历史为题材的长篇)与中短篇小说(目前被整理出版的也不下30篇),很长时期里,小说家勃留索夫的形象似乎被诗人勃留索夫的形象遮 In the eyes of readers of contemporary Russian literature, first of all, as a poet, an outstanding translator of poetry and a poetic theorist, World War II is the most vivid embodiment of Russian poetry culture in the symbolism era. Few people know that there are also a series of novels written by Bohovsky (currently at least six are found, in addition to the famous collection of Roman historical novels, and a few others not written before or after this series As the theme of the lengthy) and short stories (currently no less than 30 published), for a long time, the novelist Bo Thurov’s image seems to be the image of the poet Borysov’s cover
其他文献
日本文化论的作者之中不乏西方女性,其中有四位鲜为中国人所知。第一位是依莎贝拉·鲁西·巴特,她的作品是《日本内地纪行》(一八八○)。第二位是马丽·弗雷泽,她的作品是《外交官的妻子在日本》(一八九九)。第三位是桑塞姆夫人,她写了一本《东京生活》(一九三六)。第四位是英国学者卡门·布莱克,她一九七五年写了本《梓弓——日本的萨满教》。  这些女作者们以女人的直觉,细致敏锐的洞察力研究介绍了日本文化,写作时
9月23日,连云港市召开市县散装水泥办公室主任第四季度工作会议,对今年以来散装水泥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回顾,会议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
对于品牌,JEFF如今早已持无所谓的态度。就和很多曾经疯狂追捧品牌然后化整为零的人一样,他现在只希望衣服要舒适、柔软,至于LOGO,很虚幻的东西,无实际意义。曾经,这个对衣服
<正> 一切叙述都是互为参照的。似真的、历史的描摹与纯粹的虚构,都泄露着经验生活的梦魇;非时序化的、自足的时间幻象,终难逃脱客观时间的涉足;而赢得称颂的、令世人瞩目的叙述文本,无一例外地叠合了人类共享的各种创作方法和技能。不研讨叙述的参照对象,就无法识透叙述的全部意义。
<正> 记者:秦老,在您的青年时代,正赶上中国译介外因文学的第一次高峰期,西学东渐,“五四”运动,东西文化大碰撞给国人的观念造成冲击,新文学的始作俑者们大批留学,翻译了大量的西方及俄苏文学,请问,您在创作中,是
<正> 5月下旬在成都举行了第一次在亚洲召开的世界科幻年会。会议由四川省外办、省科协和《科幻世界》杂志联合举办,四川省省长张皓若、副省长韩邦彦以及世界科幻协会主席马尔考姆·爱德华兹出席会议并分别讲了话。会议的宗旨是“科幻·和平·友谊”。
勒内·夏尔(René Char,1907—1988)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被译成英、日、德、俄等二十多种文字广为传播。在法国大学教材和中学课本上都可读到他的诗篇
八十年代中期,当新潮小说沉迷于形式迷宫以至愈益失去读者而日益疲软时,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新写实小说悄悄出现并崛起于当时颇觉沉寂的文坛,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鼓舞和
<正> 拉美“爆炸后文学”重要代表人物、智利著名小说家安东尼奥·斯卡梅塔接受了乌拉圭《豁口》杂志奥拉西奥·萨乌伯特采访(载古巴《美洲之家》1990年7—8月号),对十分流行的所谓拉美
●Real Presences《现实的存在》George Steiner著●The Life of Graham Green Volume One:1904—1939《格雷厄姆·格林传第一 ● Real Presences “Realistic Exis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