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f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我们的教育一样也要创新,其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量最能发挥条件的是民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只有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才敢于大胆发言、积极思考,甚至与教师辩论,学生才能积极思考、丰富想象、敢于表达、急于标新立异,学生的思维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只有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保护、延续和发展。
   如何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呢? 首先,给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在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进行学习。只有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涌现,并获得有效发展。其次,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爱。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例如,当学生在发问、质疑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以示教师对他提出的问题很重视;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很远或提不到要害之处。此时教师要鼓励敢于提问题,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引导,从而保护每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加倍关注,要让他们感受成功,并树立自信。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激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二、重视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散的求异思维,发散求异的目的在于创新。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不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寻求新颖、独特,与众不同解题方法,可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形式。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纵横联系,达到相互沟通,深化知识,灵活和变通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钻研、探索、精神,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简捷思路和最佳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的意志。
  通过多种不同解法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同一题目,由于思维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各不相同。经常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其进行比较,寻求最佳解法,通过对问题的扩缩、顺逆、对比或叙述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各种变化了解的情境中,去剖析数量关系,从各种不同角度去认识数量关系,这样做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创新思维水平。
  三、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即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促进建立暂时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探索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牙膏盒的面剪下来比较;有的学生在纸上描出长方形;有的学生用直尺量长方形的边长……学生通过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长方形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直观感受长方形的各个边、角之间的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充分体验生活问题的生动性和解决方法的多样性,促进了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素质,又能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本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强等特性,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开放式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的勇气,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为什么。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位学生问:为什么要零除外,如果包括零可以吗?像这样的问题提得好,教师应给予肯定,给予鼓励。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教师顺应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积极设计情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组织、参与作用;在探索、实践、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断启迪学生的智慧,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数学;那么,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其他文献
摘要: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形成不同于其他人才,有着自身规律,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在会计课中,怎样强化对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的训练,作者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会计专业 技能教学    我国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中照抄照搬普教教学方法,只强调传授按严格学科体系形成的书本知识,而相对忽视运用知识去分析、
统计分析表明,陕北富县探区频繁发生钻具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钻具在井下承受的交变应力较大,从钻具优选、钻压和转速匹配、钻井液性能等方面分析了该地区造成钻具失效的原因,以
物理学是八年级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有一种新奇感和强烈的求知欲,作为物理教师的我们要积极地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学好物理学。学生爱学物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物理“好玩”,可是要让物理课上学生真正玩起来,玩好、玩会、玩明白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我们把“玩”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都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八、九年级的学生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为了让学生的情感更真切、更深入,教师抓住训练点巧设训练,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更深入地激起了学生的内在情感,本文以《小珊迪》为例。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学 巧设训练    《小珊迪》是冀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第七册中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它描写了英国一个卖火柴的小男孩的悲惨故事,颂扬了他诚实、善良的品质,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由于作品
随着半岛局势重新陷入紧张,始终把自己隐藏在一层“铁幕”背后,既保持着神秘和低调,又在某些时候出格高调的朝鲜,再一次陷入全世界的关注视线。朝鲜的近代工业基础在日据时代
时下,从中央到省州市县的各级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都在积极响应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号召,纷纷奔赴各地进行实地访谈、现场采访,身临其境“接地气、抓
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非常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面对我国当前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和中国烟草的未来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
期刊
摘 要:创造性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综合素质,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从激发学生认识兴趣、诱发学生想象、鼓励探索求异等几方面出发,研究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教育的内容,结合实际,对创造性教育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在实践中用充分的事例说明创造性教育的优势,并将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质疑。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具有多种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它在正常情况下在胞浆内与抑制蛋白(IκB)结合而呈非活性状态.当细胞受到各种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在全国各地有计划地推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对新课改进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 问题 对策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现代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对学校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我们可以借此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从根本上改变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最大限度地提高历史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历史育人的功能。同时这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