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动物隐喻差异之解析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j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东西方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动物隐喻现象,但同一种动物的隐喻却大相径庭。本文从东西方文化差异入手,先通过举例阐述了中英动物隐喻三种不同的类型 ,进而从地理、文化和宗教三个角度论述了中英动物隐喻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动物隐喻;喻义;文化
  一、引言
  古希腊的先哲亚里士多德是最早研究隐喻之人,在其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对隐喻作过系统性阐述,但他把隐喻设定在修辞学的范畴。1980年,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Mark Johnson)逊共同撰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将隐喻提高到认知科学的领域,Lakoff & Johnson(1980)认为,隐喻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动中。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
  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和动物都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类和动物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动物隐喻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指的是一种认知过程,人类的一些属性可以通过动物的一些相似的属性来理解或体验。
  二、中英动物隐喻的差异
  中英动物隐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不同的源域表达相同的喻义
  受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在汉语中,“牛”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勤劳韧、踏实肯干的人。鲁迅先生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和牛有关的表达,例如:老黄牛,牛气等,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人对牛的认同和赞扬。在英语中,承担这一含义的动物则是马,例如:get on a high horse(趾高气昂), as strong as a horse(强壮如牛), work like a horse(任劳任怨)等。在中国语言文化中,“虎”被看做是威猛强壮,果敢坚毅的象征,例如:虎虎生威,虎父无犬子,如虎添翼等;在英语中,西方人则更愿意用狮子来形容勇猛之人,如:as majestic as a lion(勇猛威严),
  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捊虎须,太岁头上动土) 。
  (二)相同的源域表达不同的喻义
  在中英两种语言中,你会发现有时候人们会选取同一种动物来比喻不同的人或事物。最为常见的例子就是“狗”。西方人把狗当成家人,因此和狗相关的表达基本都是正面的含义,例如:lucky dog(幸运儿),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be top dog(担任最高职位);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而在中文中,狗多为贬义,例如:走狗,狗腿子,丧家犬,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等。在中国,还有一个经典动物形象——龙。中国人认为龙是我们的祖先,龙是尊贵、威严、崇高的象征,历代君王皆认为自己是龙的化身。因此,在中文里,和龙有关的表达都是美好、吉祥的,例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但是,在英语中,“龙”被当成了凶残乖戾的怪物,象征着魔鬼和撒旦,如:sow dragon’s teeth(播下不和或毁灭的种子), 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
  (三)完全不对等
  此类隐喻的源域和喻义均不相同。具体来讲,就是中文中的某些隐喻在英语中不存在,或者英语中的隐喻在中文里不存在。例如:There are plenty more fish in the sea、a big fish、like a bull at a gate (狂怒地),这些表达在中文中就没有。相反,中文中,“鸳鸯”比喻情侣,比如:苦命鸳鸯。这一表达在英语中就不存在。
  三、中英动物隐喻差异的原因
  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语言表达中的隐喻不仅仅是个人思维模式的运转过程,更是不同文化模式的工作结果。文化为不同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提供内容,是动物隐喻的基础,塑造动物的固定形象。动物隐喻的含义是由文化定义的。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动物隐喻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中英文中动物隐喻的不同是由地理,文化和宗教等原因造成的。
  (一)地理原因
  作为英语语言的起源国家,英国和中国的地理特点有很大差异。英国是个岛国,四面环海,西邻大西洋,东靠北海,南部毗邻英吉利海峡。英国国内也有很多和外海紧密相连的湖泊和河流。自古以来,英国人就以捕鱼和航海为生。因此,渔业和航海赋予了隐喻表达很多水生物的形象,比如“drink like a fish” “neither fish nor bowl” “There are plenty more fish in the sea” 和 “That’s a fine kettle of fish”。
  然而,虽然中国东部也毗邻太平海,但是中国文化却更倾向于是大陆文化,不像英国那样与大海关系那么密切。如果你要把以上谚语翻译成中文,那就译成 “豪饮” “非驴非马”和 “天涯何处无芳草”和 “一锅粥或者混乱的局面”,完全没有提到鱼。
  (二)文化原因
  从传统来看,家禽业一直是英国农业的一大分支,大約占英国农业产出值的70%。因此,英语习语中有很多动物的形象,比如:羊/羊毛,和马。在中世纪,马不仅是骑士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皇室圈养的使用的动物。所以,英国人赋予了马很多美好的意义,比如:力大如牛,辛勤工作,趾高气昂。
  然而,中国自千年以来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牛在中国历史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也被赋予了很多神圣的意义。总的来说,英语中马的含义和中文中牛的含义基本相同。
  如果有人吹牛,你可以说他在“talking horse”,而中文要说“吹牛”。如果你想强迫别人做某事,你可以说“ 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中文要说“牛不喝水强按头”。
  (三)宗教原因
  最后,宗教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基督教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宗教。圣经,因其扬善的特性,受到信仰基督教的教徒的广泛阅读和赞扬。有圣经来源的语言在英语中根深蒂固,也是动物隐喻的重要来源。例如,“太岁头上动土”意思是接近有危险或有影响的人,尤其是有所请求时。“拦路虎”意思是“可能出现的困难”。然而,中国的传统是佛教,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就被封建统治阶级推崇和传播。普通大众也把佛教当成精神追求。他们用自律的观念追求平和的生活。很容易在中文谚语中发现佛教的踪迹,例如:“佛口蛇心”。
  四、结论
  隐喻是人们用已知事物的概念为标尺来丈量未知世界,极大地丰富了我们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手段。动物隐喻所具有的民族性说明,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由于这种隐喻现象的普遍存在,所以深刻地了解这些动物名称的隐喻义以及他们传承的文化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地道的语言,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田.外语教学,2000,(2).
  [2].肖名丽.稳喻的认知方式及其文化阐释.山东外语教学,2000,(l).
  [3].李君文,杨晓军.东西方动物文化内涵的差异与翻译田.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
  [4.]金纯.英汉双解英语谚语应用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沈善洪.中国语言文化背景汉英双解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其他文献
舞蹈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情境的展现、情感的抒发,都要求舞蹈演员具有高水准的舞台表现力。而目前的舞蹈教学多是以解决舞蹈的技术和风格
教学方法是衡量教学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教材、学生、教学时间和现有的实验设备三个方面对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构成教学方法的各种因素,从教学方法因素
讨论了互感系数M12=M21的论证方法,给出了M1=M21成立的条件。这种广泛联想,深入分析的思想方法供参考。
定义了有向图指定源点连通支配集问题。借助参数算法中的技术设计了针对该问题的规约规则,通过规约规则的实施来降低原问题的规模;随后又设计了近似算法在规约后的有向图中求
本文对Pearson-Pauling悖论做了重新评价和解析,提出了二维电负性的概念,并讨论了有无机化学的几类问题。
根据知识分类理论,结合计算机技术,探讨了新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学习策略.分析了从注意、概括、联想等几个方面建构数学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以及如何从掌握程序模式、练习、反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PPH)是动脉平均压在静息状态下≥20mmHg或在运动时≥30 mmHg,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加重的、原因未明的肺动脉血管硬化.近年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美育是广大中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激发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提升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
对野葛的吸尘能力,茎抗力强度及繁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葛吸尘能力为2.396g/50g鲜叶,为对照植物冬青叶的6.75倍,牡荆叶的2.62倍,茎节间抗力为24500N/m^2,节上抗力为9800N/m^2,加上根系的固土能力,其野生繁殖能力也很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它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围绕如何写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