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试卷讲评是指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成败得失,找出其原因,并对已有知识进行一个再处理的过程. 本文从试卷讲评的时效性、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试卷讲评时的心态、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试题的一题多变、书写的规范性等六个方面论述了数学试卷讲评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试卷;心态;讲评策略
数学试卷的考后讲评是数学教师日常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复习课. 这种课对于学生澄清一些模糊的概念,对错误的数学思想“拨乱反正”,完善和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如何做好一堂试卷的考后讲评呢?我根据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在这里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与同行们一起探讨,一起成长.
1. 试卷讲评要有时效性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人在记材料后的48个小时之后遗忘最多,超过48小时,再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了. 一次考试过后,应该是学生刚考完,对试题感触很深,尤其是对于那些只需再“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试题,记忆犹新,如果这时老师对测验的结果及时评定和试题及时讲评,学生的印象就会非常深,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否则,拖的时间越长,学生渴望知道试题答案的热情就会逐渐消退,以后再讲评时效果则大打折扣. 所以我认为,数学试卷的讲评最好要能与考试连贯,一气呵成.
2. 讲评前要认真阅卷,系统地收集好各种数据,做好统计的准确性
认真阅卷,除在评分时要做到客观公正外,还要全面分析试题的难易程度,知识的覆盖面,知识以什么载体呈现的,试卷的区分度,在同类班级中的排名情况等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阅卷完后,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分数统计,为课堂上的有的放矢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 要端正好试卷讲评时的心态
每一次考试,学生做的答案总会有一些让老师心里不满意的地方. “允许出错,并发现错误中的合理因素,是一件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心理理论素养的事情. ”学生最反感的是老师每讲一道题时都怒气冲冲地说:“这个知识点我说了是很重要的,怎么还不知道?”,“这种题目要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讲了这么多遍,x都知道了!”当这种老师在台上表现得痛心疾首时,台下的学生早已经跟他筑起心灵的“防火墙”了,哪还有心思听老师讲课? 现代教师一定要脱下权威者的外套,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 “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所以老师讲评的时候,要记得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成绩,实事求是的表扬和鼓励优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差生也不要冷嘲热讽,“你看他总是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要搞得考试一场,批评一场,教室像战场.
4. 试卷讲评时要把握好“舍与得”的关系
最忌讳老师一题一题从头到尾对答案,学生一题一题抄答案,或者老师“做题给学生看”,一堂课下来,手都酸了,然后还加上一句:“课堂上没时间,你们课后照答案去消化吧”. 如果这样的话,那还倒不如直接将答案去复印,每名同学发一份,还省了抄写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老师们不要这样做. 但在课堂上,对试题逐一讲评,时间上不允许,也没有这个必要. 因为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会侧重于几个知识点,老师只需要将整套试题归纳一下,针对学生考试中出现的普遍性的问题,找到错误的源头,然后从知识点里挑一、两个典型题来讲,“对症下药”,以点代面,那样效果会事半功倍. 但“抓到篮子里的未必都是好菜”,作为一个好老师,还要知道在什么层次的班级就该讲什么难度的题,对于你的学生,你应该很清楚他们的知识缺陷、能力增长点在哪里,哪些题目讲了有用,哪些讲了等于是做无用功,需要老师准确把握好“舍”的度. 一道试题讲评完,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这才算基本成功.
5. 试卷讲评时要“借题发挥”
数学被誉为是“思维的体操”,它的正确答案虽只有一个,但解题方法可以有多种. 学生考试时,不可能一题多解,但事后老师讲评时,可以对题目的条件进行变换,或者逆向思考,或者类比,或者探索结论,从而达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精彩效果.
例 若关于x的方程4x + a·2x + a + 1 = 0有实数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法一 令t = 2x(t > 0),则原方程可化为t2 + at + a + 1 = 0(1),问题转化成了方程(1)在(0,+∞)上有实数解,求a的取值范围.
解法一的思路是换元后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根的分布问题,解法二换元后转化为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值域问题,解法三换元后转化为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值域问题. 这三种思路恰都是高考中永恒的话题,放在一起,虽只讲解了一题,但复习了一大片,极好地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了解题能力,以后遇到相近的或类似的题,不但会解,还会从多角度去解,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摆脱题海战术. 数学基本技能的不断获得在于对问题本质的认识深化.
6. 老师讲评时要规范解答题的格式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我们学生的通病,这一现象在立体几何的证明中尤为突出,数学解题中强调严谨的步骤和逻辑,解答过程完备、没漏洞,这应是学生孜孜不倦努力的方向. 老师在讲台上一定要作好这一表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数学试卷;心态;讲评策略
数学试卷的考后讲评是数学教师日常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复习课. 这种课对于学生澄清一些模糊的概念,对错误的数学思想“拨乱反正”,完善和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如何做好一堂试卷的考后讲评呢?我根据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在这里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与同行们一起探讨,一起成长.
1. 试卷讲评要有时效性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人在记材料后的48个小时之后遗忘最多,超过48小时,再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了. 一次考试过后,应该是学生刚考完,对试题感触很深,尤其是对于那些只需再“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试题,记忆犹新,如果这时老师对测验的结果及时评定和试题及时讲评,学生的印象就会非常深,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否则,拖的时间越长,学生渴望知道试题答案的热情就会逐渐消退,以后再讲评时效果则大打折扣. 所以我认为,数学试卷的讲评最好要能与考试连贯,一气呵成.
2. 讲评前要认真阅卷,系统地收集好各种数据,做好统计的准确性
认真阅卷,除在评分时要做到客观公正外,还要全面分析试题的难易程度,知识的覆盖面,知识以什么载体呈现的,试卷的区分度,在同类班级中的排名情况等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阅卷完后,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分数统计,为课堂上的有的放矢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 要端正好试卷讲评时的心态
每一次考试,学生做的答案总会有一些让老师心里不满意的地方. “允许出错,并发现错误中的合理因素,是一件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心理理论素养的事情. ”学生最反感的是老师每讲一道题时都怒气冲冲地说:“这个知识点我说了是很重要的,怎么还不知道?”,“这种题目要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讲了这么多遍,x都知道了!”当这种老师在台上表现得痛心疾首时,台下的学生早已经跟他筑起心灵的“防火墙”了,哪还有心思听老师讲课? 现代教师一定要脱下权威者的外套,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 “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所以老师讲评的时候,要记得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成绩,实事求是的表扬和鼓励优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差生也不要冷嘲热讽,“你看他总是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要搞得考试一场,批评一场,教室像战场.
4. 试卷讲评时要把握好“舍与得”的关系
最忌讳老师一题一题从头到尾对答案,学生一题一题抄答案,或者老师“做题给学生看”,一堂课下来,手都酸了,然后还加上一句:“课堂上没时间,你们课后照答案去消化吧”. 如果这样的话,那还倒不如直接将答案去复印,每名同学发一份,还省了抄写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老师们不要这样做. 但在课堂上,对试题逐一讲评,时间上不允许,也没有这个必要. 因为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会侧重于几个知识点,老师只需要将整套试题归纳一下,针对学生考试中出现的普遍性的问题,找到错误的源头,然后从知识点里挑一、两个典型题来讲,“对症下药”,以点代面,那样效果会事半功倍. 但“抓到篮子里的未必都是好菜”,作为一个好老师,还要知道在什么层次的班级就该讲什么难度的题,对于你的学生,你应该很清楚他们的知识缺陷、能力增长点在哪里,哪些题目讲了有用,哪些讲了等于是做无用功,需要老师准确把握好“舍”的度. 一道试题讲评完,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这才算基本成功.
5. 试卷讲评时要“借题发挥”
数学被誉为是“思维的体操”,它的正确答案虽只有一个,但解题方法可以有多种. 学生考试时,不可能一题多解,但事后老师讲评时,可以对题目的条件进行变换,或者逆向思考,或者类比,或者探索结论,从而达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精彩效果.
例 若关于x的方程4x + a·2x + a + 1 = 0有实数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法一 令t = 2x(t > 0),则原方程可化为t2 + at + a + 1 = 0(1),问题转化成了方程(1)在(0,+∞)上有实数解,求a的取值范围.
解法一的思路是换元后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根的分布问题,解法二换元后转化为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值域问题,解法三换元后转化为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值域问题. 这三种思路恰都是高考中永恒的话题,放在一起,虽只讲解了一题,但复习了一大片,极好地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了解题能力,以后遇到相近的或类似的题,不但会解,还会从多角度去解,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摆脱题海战术. 数学基本技能的不断获得在于对问题本质的认识深化.
6. 老师讲评时要规范解答题的格式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我们学生的通病,这一现象在立体几何的证明中尤为突出,数学解题中强调严谨的步骤和逻辑,解答过程完备、没漏洞,这应是学生孜孜不倦努力的方向. 老师在讲台上一定要作好这一表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