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在开放教育中的尝试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il_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育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根据中央电大试点项目要求,开放教育的学习具有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考教分离的特点,目前在加强教学管理、督促学生学习方面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将导师制的做法引进到开放教育中,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和借鉴,可以填补教育教学管理上的空白。为了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近年我校开始了导师制的尝试,小步推广,大胆实践,使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本文旨在通过对尝试导师制的实践及研究,拓展开放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并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尝试的原因
  
  1.成人学习背景的差异性。国外教育研究机构已经发现,对于成年人,由于每个人的内在性格、气质的“差异性”,以及生活、工作阅历、教育知识背景的“差异性”,从而导致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的“不一致”。因此,实行导师制,对于少数不善于学习的人采取积极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2.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习过程,要求学会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进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通过让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跟踪和指导,不单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或通过课程考试,更教会了学习的方法。
  3.素质教育的要求。开放教育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并实现其社会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全方位关心学生,通过指导和增进沟通,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尝试的步骤
  
  开学初由班主任深入摸底调查,了解本班学困生的人数及大致状况并上报教务处审核,二周后教务处公布学困生及与之结对的导师名单。导师入选的条件是思想上进,工作热心,认真负责且教学水平高,并在本年度与学困生有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每人结对3~4名,任期为一学年。以06春法学班65人为例,调查情况如下:
  


  其中3人既是因年龄较大也是不能上网的学生,结合学困生的具体状况,挑选相应的任课教师并征询意见,最后安排了3位做导师。教务处要求导师依次填写:《学困生学情分析表》、《学习情况检查表》(面授辅导、网上学习、小组活动、作业等及时间、次数)、《师生联系记录单》(时间、形式、内容),期末教务处组织《导师制满意度调查表》的问卷工作。
  导师的职责:
  1.帮助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帮助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指导学习方法,鼓励学习信心。
  2.全面督促学习活动。经常与学生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对上网、上课、作业等学习环节进行全面督促,并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3.提供学习条件。向学生无偿提供和开放电脑、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设施和场所,辅导电脑知识,创设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环境。
  4.疏导心理障碍。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沟通疏导心理问题,化解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克服负面情绪,战胜学习困难。
  评价的机制:学校给予导师津贴,导师的评价列入年度考核,并与各类评优和职评挂钩。
  
  三、尝试的效果
  
  导师制实施后,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各项学习环节均按正常要求完成,上网、上课次数多,课程考试合格率高。仍以上述班级为例在当年的两次考试中,分别只有2人2门课和1人1门课未能通过。同时学生也因有了导师耐心的指导,在学习方法、心理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观,原本基础差的学会学习了,原本不会学习而自卑的学生变得自信了。导师们发挥职责,“导”好每一位学生,如为了帮助怀孕的学生能正常学习,导师多次打电话甚至登门家访,与她本人及家人取得沟通,说服家人帮她克服困难,使她最终打消了弃学的念头。在期末调查问卷中,上述班级导师的“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共达到百分之百。
  
  四、尝试的作用
  
  1.帮助学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导师通过对学困生的了解,帮助制订了适合个人的学习计划并及时跟踪、指导、督促,使学困生克服了学习障碍,顺利完成了学业,同时由于导师的指导,学困生学会了学习方法,增加了学习信心,这对整个开放教育阶段的学习及以后的终身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
  2.弥补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不足。实行导师制可以弥补班主任因班级人数较多而带来的不足,全面发挥教师育人作用,让许多任课教师都来参与学生的管理,“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另外,导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因材施教,从这个意义上说,导师制也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3.树立了电大以人为本的良好形象。导师们深入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状况、思想动态,拉近了师生距离,增加了亲和力,这种人文关怀弥补了他们在学习中的枯燥感、孤独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增加了对电大的感情,他们感激电大的帮助,感激导师的教诲,牢记在电大的学习经历,因此导师制是打造电大品牌形象的有益尝试。
  导师制能促进开放教育学生学业的进步,当然,这需要学校建立起保障这一制度得以实施的长效机制,在管理、师资、经费等方面予以足够重视,才能使之不断推进和完善,成为推动开放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作为导师,也需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研究和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多加强导师间的交流,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导师制的实施并真正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一、师生人际冲突的涵义、类型及原因    1.人际冲突及师生人际冲突的涵义  人际冲突是指人际关系双方之间的紧张和对抗,包括相互间的不理解、不信任、怀疑、敌意和对抗。在社会心理学中,将人与人之间的排斥、敌视和侵犯等称为人际冲突。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冲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显性的冲突,表现为直接用行为来对抗、侵犯、伤害对方;二是隐性的冲突,仅表现为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对抗或不相容。人际冲突是一种对立行
1983年12月,煤炭工业部技术发展司和基建司在淮北特凿公司联合主持了DZJ500-1000冻结注浆钻机的鉴定会。 该钻机是根据部(80)煤基建局字第四号文件由石家庄煤矿机械厂、特凿
只有将交际教学法与传统语法教学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Only by combining communicative teaching with tradit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J.M.库切是当今世界著名作家,既处在欧洲文化的边缘也处于南非文化的边缘的库切从小就体验了无归属感的精神痛苦。他的作品也深深打上了边缘的烙印,
进入第二阶段的生态批评更多的关注人类的环境意识及其思维印记,而伍尔夫早在20世纪之初就已经试图在其《达洛卫夫人》一书中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之间共荣共生的关系,本文试图
康拉德作品《黑暗的心》中的主人公库尔兹,是一个由英国到非洲内陆去冒险殖民成功的天才,却最后陷入惨痛死亡的悲惨命运。本文就这一悲剧的成因进行一个分析:库尔兹的悲剧是
如何增加广播情感类节目的服务性和文化品位,发挥节目和受众的互动作用,从而避免说教的枯燥,下面,笔者就以实际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来谈一些认识和看法。一、找准定位,办出
一、老年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当前,依然有一部分节目在张扬着这样一种主题:即某某老人不顾自己的生活和身体条件,拿出仅有的一点积蓄去从事社会某种公益事业,最后陷入某种困难
一、大学生日本观现状分析    日本首相小泉上任以来,他的一系列强硬做法激化了方方面面的矛盾,使中日关系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迹象。小泉的右翼政府下台后,安倍首相对中日关系作出了积极回应,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一直以来,大学生群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对待日本的政治观甚至可以影响两国的外交走向。因此,引导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日本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到日本,给大学生总的感觉便是憎恶。其中具体又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已经是网络聊天(简称网聊)的主力军。作为当代大学生和“新新人类”的一代,他们具有独特的年龄阶段特征、社会角色使命特征和时代性格特征,所以,利用网络聊天的特性,从当代大学生参与网聊的不同目的对他们的网聊行为进行分析引导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网聊行为表现类型    1.感情渴望型。当代大学生受年龄阶段特征和枯燥的学习生活特征的影响,有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