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本土建筑对当代生活美学的建构浅析中国本土建筑对当代生活美学的建构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从追求“好生活”过渡到追求“美生活”,生活美学的当代价值也慢慢突显。建筑是当代生活的居所,同时也是当代生活美学的建构者,本文以本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析了其空间对生活之美的容纳,其语言对当代生活关系的搭建,以及在建筑中的人情之美、历史之美、境界之美三个方面的显现。

关键词:本土建筑;生活美学;空间;语言

数千年的中國摆脱物质生存压力后,精神问题即大众的心理健康与精神幸福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其中,对当代生活美学的探究便是“美好生活的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建筑的本土性的强调,使得建筑更加切实地承接自然地域与人文脉络,参与对于空间之内关于生活美学的建构。本土建筑和当代生活美学的关系是怎样的,本土建筑采取何种方式介入当代生活,本土建筑如何彰显当代中国生活美学,这些问题对回应时代所交付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空间:建筑对于生活的容纳

生活之美孕育于空间之“美”。关于建筑的空间性,中国老子在《道德经》十一章中曾有言:“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即是说,建筑之于生活,只有当它“无”的时候,空间才开始显现,有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功用。所以,空间性是建筑的根本属性,也是生活的基础前提,进而定义着生活之美。

空间之“美”,在于真实本土性的把控,更在于对人本生活的观照。真、善、美是人类古老而常新的精神价值议题,在建筑视域中同样无法回避。当现代建筑“流水线式”地在中国城市中纷纷涌现,背离了真实的乡土或在地探讨,建筑其真实性便失去了居所。同时,对于资本利益的追求,是建立在在牺牲人们的生活化空间的基础之上所达成的,生活在“奇观巨物”或“异域风情”的空间内,论及建筑之善或建筑之人本,亦或者讲求美学必将是妄论。所以,本土建筑的意义在于真正回归乡村本土或城市在地,用当代真实的建筑语言建构生活,使符合人本要求的生活在空间内产生,如此,生活之美才能如约显现。

二、语言:本土建筑对当代生活关系的搭建

本土建筑的空间属性承诺对于生活的容纳,而对生活美学的建构,需要进一步通过对于其中人与人、人与历史、人与自然精神的关系的搭建,以此来激活空间生活的活力。

(一)回归邻里:对集体记忆的召唤

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都必然具有社会属性,同理来说,建筑也必将随附,用独特的建筑语言表达社会性。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它的诗中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如其所述,位于四川成都的西村·贝森大院的设计,一反中心体量集合的城市综合体常见模式,采用外环内空的布局,围合出一个公园般的超大院落,容纳纷繁杂陈的公共生活的“绿色盆地”,大、中、小竹林院落层层相套,面向公众开放,再现传统生活环境,激发集体记忆,延续了成都人民热爱的竹下休闲传统生活方式。建筑师刘家琨谈及西村大院时表示:“建筑的周期很长,我所希望的是建立秩序,同时又包容更多变化。”所谓的变化包括人际关系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建筑功能的变化等等,具有多样性文化的整合意义。在当下的院落空间中,和生活在成都这座城市的人们一样,居民在自由自在喝茶、踢球、听戏等的工夫里,无意识地重新熟络了邻里,建立起新型的地缘社群。

(二)定位当下:对历史传统的参照

传统建筑虽然已然脱离了历史上的生活关系,但建筑语言表达仍然不能脱离本土所隶属的传统条件,其对传统的新解释也决定着当下生活关系的确切与否。从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大视域”而言,“孤立的现在视域和孤立的过去视域都只能是人为的抽象”,故而他主张一种古今融合的“一种惟一的大视域”。苏州博物馆是著名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建成作品之一,该博物馆毗邻着忠王府和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园林建筑——拙政园。在设计中,几何和视觉元素(正方形、长方形和金字塔),是贝聿铭个人的设计风格的延续,也是一种时代性的体现,但它仍然可以体现他对苏式建筑的诸多借鉴,例如元素上灰泥墙、深灰色瓦片屋顶、错落有致的花园建筑,形式感上有传统建筑中的对称性、线条感,视觉关系上展厅围绕着回廊的网络组织对宋代山水画中的“透视转换”技法的暗指等等。

贝聿铭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在中国,建筑和花园是一个整体。在西方,建筑是建筑,花园是花园。它们在精神上是相关的,但彼此在存在感上相互独立。但这在中国都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对于苏州博物馆来说,其建筑语言如何解释本土精神,即关注人居于建筑其中的生活是否遵循它的惯习。如此,生活才不致孤立于某一时代,与历史失去关系,进而失去产生古今融合的美的基础。

(三)融入自然:对地域环境的归附

自古以来,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中国传统生活的根本态度,直接影响了建筑的语言规范。传统“天人合一”观点,典型地体现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营造中,“造园”强调“模山范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一边规制自己的节奏与韵感,一边又力图将自然与生活融为一体。依奉传统园林对于自然的态度,建筑师王澍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二期工程中,按照古典园林中的山水结构去布置建筑格局,行进线路以地形、水体、植物、建筑间隔重复的方式曲折引进,同时,让诸多富有诗意的小场景在行进中陡然出现,创造丰富意外的游览体验。在象山校区,王澍强调将建筑与地形的界限变得模糊,使得地域环境真正融入到了建筑的观景当中,打造了一个继承传统人文理想精神的当代书院。

三、美的显现:本土建筑与生活的彼此营造

(一)社群聚居,见人情之美

本土建筑通过现实活动场景的搭建营造良好人际互动关系,以及和谐温暖的社会精神氛围。薛富兴教授认为,人情之美“首先是一种伦理之善 , 一种伦理实践行为,审美只是其结果”。在西村·贝森大院中,随处可见孩子的同伴玩耍、青年的运动竞技、老人的茶饮攀谈,群体成员间由于时间、空间、境遇、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契合,促成了纷繁多样群体生活活动,实践过程中实现了社会成员间的理解与同情,完成了伦理人情之美的创造。由此,建筑之美与生活之美共同依存,相得益彰。

(二)古今融合,见历史之美

本土建筑应注重在地性的探讨,利用传统地域符号与内在规律达成古今融合的横向超越。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强调采用“内在体验”的方式以达到“通古今而计之”、“合往古今来而成纯”的历史观,这对于当代生活如何对待现代与传统的问题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此观照贝聿铭通过诸多传统符号、视觉惯习及古典范式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便不再只是某一建筑,人们可以“参与”到历史传统中去,与古人“体验”到类似的所思所感。

结语

总的来说,本土建筑是当代生活的居所,同时也是当代生活美学的建构者。本土建筑通过本土性的建筑语言搭建生活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历史传统的关系、人与自然精神境界的关系,来建构生活美学。建筑生活美学,针对当下时代所面临的精神幸福问题这一核心课题,有深刻的社会价值,但仍要警惕生活美学是关乎大众的,而非精英的独属。

参考文献

[l]薛富兴.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J].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3.

[2]李云霞.现代城市的生活美学[J].陕西省出版印刷公司,2019.

[3]李纯.边界·跨界·境界——回归生活美学的建筑设计现代性理念[J].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9.

作者简介:魏嘉琦,男,1996年10月,山东滨州人,本科学位,研究方向:媒体建筑

其他文献
摘要:过去十年来,岩土工程逐渐发展成为热门话题类别。 同时,我国土木工程专业的土工方向由于与城市化的相互作用,进入了内部审计和教育改革的过程,不断通过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途径,已经成为岩土工程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关键词: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实践性;教学改革引言岩土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学科分支,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等学科理论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和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岩土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代工程教育导向下的岩土专
期刊
摘要:建筑行业的施工企业迫切需要加强对施工项目成本预算的控制。在项目成本预算管理中,经常存在各种超出原始预算要求的负面因素。因此,施工项目预算控制人员应提高业务素质,熟悉成本预算控制点,以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项目质量。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对策;分析前言如今,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品的质量也就是有了一定的更高要求。只有不断加强工程造价以及预算管理控制,才能给整个建筑工程企业自身带来一个更好的经济发展市场空间和新的經济社会利益。一、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概述对于施工成本,项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当一部分数值测绘技术已经应用于地质勘探领域。它在地质勘探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强大的优势,极大地改善了测绘工作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测绘精度。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测绘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也是影响测绘成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数字测绘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地质勘探的首要任务。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地质勘查;发展应用;研究导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我国测绘技术也在向数字化方向拓展。将数字测绘技术应用到我国地质调查中,不仅改善了测绘作业环境和调查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个的土地上涌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贵州黔南民族数量最多、保留最完整、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如今人们对多样化的民族文化旅游需求日益增高。在民族文化旅游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宿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节点。在少数民族的民宿设计中,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充分应用,以体现出当地的民族文化特点、精神内涵。本文将以黔南州少名族地区的民宿设计作为实例,分析民族元素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关键词:民族文化元素;民宿设计;民族文化旅游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纵
期刊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获得迅猛发展的同时,其应用范围亦不断扩大,给各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尤其体现在技术等方面。对高速公路进行试验检测,可以说尤为重要,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确保高速公路自身品质,二是延长其使用期限,因此,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对公路的试验工作,对于高速公路事业持续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对信息化管理下高速公路试验检测进行了相应探究,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信息化;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管理措施引言:从交通运输系统来看,高速公路作为其重要组成,其建设质量的好坏影响颇大,不但决定着
期刊
摘要:厦门地铁3号线工程经过1号线、2号线的经验积累,在设计、施工、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升,但在细节方面的问题,仍需有深入探究的空间,特别是关于车站疏散、防火等安全方面的问题,要确保地铁车站建筑中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科学性,为后续的安全使用奠定基础。关键词:防火门;疏散;宽度;消防;厦门地铁1 前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人员紧急疏散和防火一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工程完工后消防验收重点审查项目。在地铁车站设备区的管理用房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防火门、钢板门解决人员紧急疏散和防火问题。本文以厦门地铁3
期刊
摘要:电梯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大型商场或者居家建筑楼都有电梯设备的存在,它能够提供便捷的上楼方式,电梯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乘梯人的安全,也影响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虽然电梯能够投入正常的使用状态中,但是电梯的安全问题还是不能解决,还是会发生电梯事故,这种问题的存在让电梯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电梯数量增长迅速,电梯故障率居高不下,电梯相关事故时有发生,电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电梯维护不善是造成电梯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电梯维修制度执行不严,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我们需
期刊
摘要:矿山基建期不可避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本次开展了磷矿矿山施工现场踏勘、会商及资料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针对矿山基建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现状、产排污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识别,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及对策。关键词:矿山基建期;磷矿;生態环境基建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其次是基建期土建和运输过程产生的工业固废、工业废水、噪声、粉尘、生活污水等。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物质基础[1],矿产资源的开发是人类行为与自然发展具备极强交互性的过程,一且
期刊
摘要:围标串标有违法律法规的规定,侵害了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也扰乱了建设工程领域的市场秩序。本文通过分析围标串标行为的常见形式供业界人士参考,呼吁监管、司法、主管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本文所述情形不可能每一条都一定能定性为围标串标,但一定是存在重大嫌疑,具体应用需要司法部门及行政机关的协调把握,同时呼吁主管及立法部门加大立法和查处力度。关键词:围标;串标;串通投标;行政认定;法院认定本文结合法律法规和招投标实践中接触或者调查了解到的各种行为进行了汇总整理,提供108种围标、串标、陪标
期刊
摘要:我国的国土领域广阔,经纬度的差异非常大,在开展市政工程的修建工作时,经常会遇到各种障碍物,对整个建设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面对一些无法跨越的障碍时,通常会采取建设各种形式的桥梁,来很好的跨过这些障碍物。在开展施工任务的过程中,对各种施工条件的要求非常的高,同时会受到各种环境、气候等的影响,因此对于施工队来说,需要不断地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而保障人民的财产、出行的安全。关键词:建筑行业;市政路桥;伸缩缝技术;施工应用引言:为了保证城市获得更快速的发展,需要对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