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门螺杆菌要不要治?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ewar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门螺杆菌是已知唯一一种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细菌,它有极强的破坏力,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它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非常高,我国20-40岁感染率为45.4%-63.6%,7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高达78.9%。那么,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要不要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副主任吴文辉表示,是否治疗要因人而异。
  据了解,人的胃会分泌大量酸性的胃液,幽门螺杆菌经口、食道进入胃部后大部分被胃酸殺灭,有一部分则会附着于黏液层,依靠螺旋状的鞭毛穿过黏液层,定居于黏液层与胃窦黏膜上皮细胞表面。胃黏液层能够隔离胃酸,让幽门螺杆菌躲过胃酸的杀菌作用,并躲过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它们还能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碱性的氨中和反渗入黏液内的胃酸,形成有利于自身定居和繁殖的环境,使感染慢性化,引起胃黏膜炎症,从而发展为消化性溃疡。
  据吴文辉介绍,通过体检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人非常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治疗,很多人并没有消化道的不适症状。在这种情况下,要做进一步做胃镜检查,然后根据胃镜检查的结果,再决定要不要治疗。如果胃镜检查发现有消化性溃疡或活动性胃炎的要积极抗菌治疗,因为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溃疡和导致溃疡复发的原因。如果不杀幽门螺杆菌,即便溃疡治好了,过一段时间也会复发。做胃镜发现有明显充血、红肿,活检呈肠化,不典型增生,这可能和幽门螺杆菌有关系,杀菌比留着隐患好。
  另外,胀气症状明显,吃少量东西有饱腹感,或者主观上特别担心的人也可考虑治疗。应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有胃癌家族史( 如父母等直系亲属)患者,如果确认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则必须采取根除治疗。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吴文辉表示,幽门螺杆菌是经口传播的,因此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要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进生冷食品要洗干净,集体用餐要分餐,餐具要消毒。家里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要暂时将碗筷与家人的分开,要及时消毒。体质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应该尽量使用可以高温杀菌的不锈钢餐具,做到“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毒”以避免病从口入。
其他文献
提起拉肚子,很多人首先想到急慢性肠胃炎,觉得吃点止泻药就好了。但对于老人来说,经常性腹泻可能是结肠癌、糖尿病等疾病的警报,需及早介入,切不可一拖再拖。  甲亢 腹泻是甲亢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发生率达25%~36%。由于甲状腺素升高、迷走神经功能异常,造成胃肠蠕动加快、肠排空加速而吸收减少,导致老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呈糊状。甲亢性腹泻表现为:无明显腹痛的反复腹泻,较顽固,常伴有乏力、消瘦、心慌、烦躁
期刊
哈罗德·布鲁姆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20世纪70年代,布鲁姆提出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理论——“误读”理论。该理论彻底地颠覆了传统的影响观和文学史观,是布鲁
秋冬交替季节,昼夜温差大,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加之人们此时食欲旺盛,食量增加,使胃及十二指肠的负担加重;喜吃热的、辣的食物,也增加了对胃黏膜的刺激,容易引起胃病高发和复发。  胃黏膜的损伤与自我修复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一旦外界给予胃的负担过重或刺激过强,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胃黏膜受损,就很难再恢复如初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胃部不适症状: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
期刊
利用库车、沙雅、新和气象站1961-2010年的日均气温数据,揭示了气候变暖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棉花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近50a来气温均呈变暖趋势,春季气温升高
便秘的困扰成为很多人的“难言之隐”。为了去解决这个“难言之隐”,不少人放弃美食,不敢多吃东西。但吃得越少,则粪便越少,大肠内压力越小,便秘就会越发严重。  要缓解便秘问题,每餐都应有意识地多吃粗纤维的主食,如玉米、小米、燕麦片等粗杂粮的主食,增加膳食纤維的摄入,增大大肠内粪团的体积,刺激大肠蠕动,才是缓解便秘的根本方法。便秘期间要多喝水,不要吃大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喝茶、咖啡和碳酸饮料,减
期刊
学位
小王两年多来自然流产了三次,这让小王和丈夫很焦虑。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魏佳雪医生检查后,发现小王丈夫的染色体核型正常,但小王的染色体平衡易位。  染色体异常是最常见流产原因  平衡易位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中某一部分互换了位置,是较常见的染色体结构畸变,发生几率约为1:250。“小王反复流产的病因就是胚胎染色体异常,这也是自然流产最常见原因。”魏佳雪说,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一般没什么异常表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