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f012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給予中医辨证治疗,探究该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观察研究,并对患者进行分组,40例为对照组给予中医配合电针进行治疗,另外的40例为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中医治疗的同时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患者的症状会得到较好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中医辨证;精神分裂症;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100-01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神类疾病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该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具有较长的发病时间,随着病情的发展呈现出反复发作的情况,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增加患者的致残率。中医对于精神分裂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穴位针刺等,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其不良情绪。而中医辨证法越来越得到应用,其是根据患者的疾病分型给予不同的药物组合,从而实现辨证论治,效果会更加令人满意[1]。本研究选取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具体的对比情况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此次的研究对象为本中心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包括男性50例,女性30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2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且在此之前未服用抗精神药物,将所有依从性差、有严重的躯体疾病、癫痫、帕金森病、妊娠期、哺乳期的人群排除。所有患者在随机的原则下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并不大(P>0.05),有进行对照研究的价值。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中医治疗,采用口服中药+穴位针刺的方法,其中中药给予的是中医复方葛根,同时采取进行加减辨证分型治疗,用水煎服200ml,每天1剂,分2次服用。若患者有情绪低落及心烦失眠的情况,可对印堂穴至百会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天治疗0.5h。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分型给予不同的药物:(1)肝气化火型:给予的药物有柴胡、枳壳、白芍、牡丹皮、栀子、胆南星、竹茹、法半夏、茯神、黄连、远志、石菖蒲、夜交藤、甘草。(2)痰湿壅阻型:给予的药物有羚羊角、菊花、夏枯草、蝉衣、龟板、白芍、石决明、牡丹皮、生地黄、全蝎、蜈蚣、白僵蚕、竹沥、天竺黄、胆南星、石菖蒲;严重者先灌服安宫牛黄丸,痰火甚舌苔黄腻垢者,加礞石、黄芩、大黄。(3)阴虚火旺型:给予的药物有柴胡、枳壳、白芍、郁金、黄连、麦冬、熟地黄、远志、茯神、石菖蒲、夜交藤、酸枣仁、石斛、磁石,痰热未清,可加瓜蒌、胆南星、天竺黄,用水煎煮400ml(煎煮2次),每天1剂,分2次服用。
  1.3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自知力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以下几个等级:治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症状均消失,自知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恢复;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症状大部分消失,且自知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部分恢复;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症状有所改善,但自知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未恢复;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所有情况均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进行x2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表示。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得出,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近年来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该病在中医角度的辨证学中分为癫症和狂症,具有复杂的病机,同时二者又能相互转化。中医认为,该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为气、痰、火、瘀,在治疗中应遵循平衡阴阳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临床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也就是中医中的辨证论治[2]。
  本研究中实验组对患者在常规中医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分别根据肝气化火型、痰湿壅阻型、阴虚火旺型给予不同的药物,并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加减药物,达到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中医治疗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证实了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在精神分裂症中应用的有效性,可在该类疾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洪美.中医辨证治疗精神分裂症3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智慧健康,2020,6(10):146-147.
  [2]任康明.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J].家庭医药,2020(3):83-84.
  内蒙古通辽市精神卫生中心 0280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全腹膜外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对象均为笔者单位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共计26例,采用随机1:1计算机分组方式划分2组,常规组(行常规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13例,观察组(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全腹膜外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13例。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指标均低于常规组,手术耗时长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通络扶正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本文总共纳入34例观察对象,全部都是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奇偶数法分为甲组(常规西医治疗,n=17)与乙组(通络扶正汤+常规西医治疗,n=17)。对比分析两组的运动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在Fugl-Meyer评分、血清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胸科手术麻醉中实施双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有64例,于2019年3月-2021年3月将收治的胸外科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单腔支气管单肺通气和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管,对比分析一次插管成功率和导管到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和导管到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实施双腔单肺通气,能够提高胸外科麻醉效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HD)治疗中联合应用氨氯地平(AM)、阿托伐他汀钙(ACT)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86例高血压合并CHD分为单一用药组(氨氯地平治疗)与联合用药组(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单一用药组76.32%,血压水平与血脂水平低于单一用药组,且P<0.05;结论 AM与ACT联合应用在高血压合并CHD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在降血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兔后肢骨折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变化,及与肺栓塞之间的关系。方法:构建肢骨折后肺栓塞模型,采购40只新西兰兔,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其栓塞1、3、7天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变化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各组兔形态学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栓塞后第7d血清指标IL-1β表达水平低于栓塞第1d、第3d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导致子宫穿孔的原因及应对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4例子官穿孔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4例患者,宫内节育器导致子穿孔的2例,负压人工流产导致子官穿孔的共2例;经过针对性处理,4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治疗结果高于预期。结论:医务人员要完全掌握患者病史的基础上,凭借高超的手术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通过给与激素替代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到本院就诊并进行系统治疗的围绝经期妇女90例,将90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分组方法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激素替代疗法)45例、对照组(常规疗法)45例。统计并对比患者的激素水平、Kupperman评分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的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可知,两组治疗后的激素数据有明显改善,并且激素替代治疗的观察组FSH、LH、E2等激素相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药师干预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价值。方法 从本院近两年收治的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出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的55例患者为对照组,在用药的过程中不给予任何的干预措施,另外的55例患者为干预组,在用药期间给予药师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合理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合理用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的不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促红素对维持性血透伴高血压患者动脉血压影响的药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维持性血透伴高血压患者70例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随机1:1计算机分组方式分组,35例观察1组予以小剂量促红素治疗,35例观察2组予以大剂量促红素治疗;依据Hct治疗划分A组33例,B组37例。结果:观察2组患者DBP、SBP、Hb、MAP指标参数高于观察1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比给予盆腔炎包块患者分分别进行腹腔镜治疗、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这一时期内,选取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东胜区妇幼保健院就诊并进行治疗的50例盆腔炎包块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将50例盆腔炎包块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分别命名为研究组(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开腹手术),各25例。结果 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对比,研究组明显更少(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