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心得体会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mwjm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弘扬个性、发展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作文是作者表达情意的工具。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完成素质教育——小学生作文要表达出学生的真实见闻和真情实感这一教学任务,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感悟生活、书写生活、积累素材,让孩子们快乐地作文。
  回归生活,抓住“情”字
  思想与情感来自生活,是写作主体对生活的认识与经验,所以写作的一切材料都是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因此,教师要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记录和写照,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正如叶圣陶所说:任何作文都是为生活而存在的,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是真正的作文之道。只有那些真正从学生生活中所来,反映学生真实想法的作文才是好作文。众多知名作家的文章都是生活“原汁原味”地从他们的笔下流淌出来的,也正因为如此,才让大家感到如此真实,栩栩如生,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认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感悟生活的乐趣。
  有所见才会有所思,有所思才会有所悟,有所悟才会有所得,才会有写出来并与他人交流的欲望。所以说,写作就是将想说的话写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说、多写,让生活中有趣的事情、美好的事情、难忘的事情都记下来,这就是写作的开始,然后再帮助学生修正用词,最恰当、最真实的将生活写出来,这就是快乐作文了。
  作文是需要激情的,一个人只有情动于中才有欲罢不能的表达欲望,只有学生爱写作文才能成为一种表达需求,才会快乐起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才会在笔下流淌,有了生活,有了需要才能萌生出情感。例如,作家余光中的《乡愁》,其中的每个小节都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凄美的情境,是四幅凄美的图画:《两地书》《新婚别》《坟前泪》《分离愁》。这四幅图将作者的感情传递给读者,越来越浓郁,让读者从母子情深到夫妻恩爱,再到生离死别,最后升华到民族统一,久久不能平静。这种真实、自然的情感表述,才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之心。所以,当《童年》的旋律在耳边响起的时候,我们会想起童年的顽皮,想起童年的快乐;当《同桌的你》演唱的时刻,感动听众的正是唤起了他们记忆深处曾经有过的一段美好回忆;当《二泉映月》那如泣如诉的旋律流淌而出的时候,那些沉睡在我们灵魂深处的伤感会随之而产生共鸣。
  面对一个作文题目,面对题目中出现的语句、画面,或者是独自欣赏风景、品味美文、聆听音乐的时候,我们头脑里会引发出深藏在记忆中的一些生活画面。这都是为情所动。写作当中,人物、情节都可以虚构,感情却无论如何虚构不了。情感是点燃美文火花的电石。写作只有将自己的真情去拨动读者喜、怒、哀、乐的琴弦,才会产生“动人”的艺术魅力。
  注重积累与升华
  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作文更是要注重积累、聚少成多、滴水成河,只要平日点点滴滴勤于积累,最后一定硕果累累。厚积薄发,所以平时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在积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生活积累得以升华。积累要从语言、素材、写作方法、情感等方面进行积累。积累语言:小学儿童的记忆力非常强,是存储语言的最佳时期,可以让学生多背好词佳句;积累素材:多看文章,多读名家之作,名家小故事;积累写作方法:多练,慢慢学会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积累情感:每一篇成功的文章都是具有灵性的,是情感的“镜子”。只有平时积累情感,培养对人、事、物的情感,写作时才会做到有感而发,有情于文。
  有个学生曾在题为“亲情”的作文中写“他们的喜怒哀乐、变化无常有时让我分不清亲情到底是什么——”这里真情流露无疑。如没有平时的情感积累,也不会让她有此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的坦言。作文,要反映生活,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创新,才会有无穷的魅力。诸如以下提问:“老师大声喊‘地震了’的时候你是什么反应?”“在疏散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在疏散到安全地点后你先想到什么?”“你此刻的心情怎样?”“假如这次地震是真的,此刻你将面对的是什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表达,甚至进行了创造,使学生乐于表达。
  将快乐进行到底
  罗素谈到自己如何写文章时告诉大家:确定写什么之后,要经过认真地思考,这是一段潜意识的酝酿时间……”这段话充分地体现了认识事物的过程,对于快乐作文教学很有启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引导学生将快乐作文坚持到底。孩子们的心态不稳,一旦遇到困难和问题,就容易烦躁,甚至想要放弃,所以,教师及时的引导是非常关键的。一旦学生取得进步,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前进。
  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序列过程。要从思想认识上提高学生,让学生有意识地以思想、情感统帅作文材料。这就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能力。从情上升到意,培养学生的个性认识,教师也不能操之过急。其次,教师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要有信心有决心把这种快乐的理念坚持下去。
其他文献
科研机构改革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科研机构在改制时,应注意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制定新的分类标准、确定转制的总体思路与突破口、把住"人才
在《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里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从“双基”到“四基”的变化:即在原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其中,新增加的“基本活动经验”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还比较陌生。笔者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粗浅认识。  “画平行线”的教学片断  按下面要求画一组互相平行的直线:①在方格纸上画;②沿直尺的两边画;③用一把三角尺在
<正>在项目学习实验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数学学科的羁绊源于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数学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与完成项目时所需的灵活性和综合性成为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实现
在信息时代,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就必须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因此,如何帮助教师提高信息素养,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教师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信息素养内涵  信息素养一般是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指基于网络获取、分析、生成、使用和创造信息的综合素质。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在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发展要求,对
全球半导体芯片巨人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帕特里克&#183;P&#183;格尔辛格不久前在<生活方式将如何改变?英特尔设想的数字家庭及其未来>的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扑通"一声,运动员像平时一样跃入水中,只不过不是长长的泳道,而是一个方方的水槽.这就是2月5日下午在东方绿舟训练基地揭牌的国内首个游泳水槽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上海市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