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选好材料 注意消息结构

来源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19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息,也称新闻,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较多的一种实用文体。它的特点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运用于生活,这是新课标强调的语文学习方式。“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因此我们要学好语文就必须要关注生活,而练习写消息则是关注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作为现代中学生,我们有必要学会写消息。
  那么我们应如何来写好消息呢?可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慧眼识珠,注意选好材料。并不是说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什么样的事都可作为消息写作的材料,只有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才可作为我们消息写作的材料,如果我们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作为消息的材料,这样的消息就没什么意义。因此,选材是消息写作关键性的一步。如何选材?一看所选材料是否新鲜;二看所选材料对当前的工作是否具有指导意义,以及对全局工作的影响和作用;三看读者能否从中感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四看群众对它关心的程度和读者是否有兴趣;五看所选材料是否符合当前新闻报道的基本意图。
  二是精心装扮,切实拟好标题。材料选好后,就可以拟题了,力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最好能使人过目难忘。标题包括引标、主标、副标。一般的,主标在一篇消息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揭示消息的核心事实,在形式上表现为字号最大;引标在主标的上面,对主题作引导、说明;副标在主标下面,对主题作补充、注释。标题有多种组合方式:可以是引标+主标,可以是主标+副标,可以是引标+主标+副标,也可以只有主标。写作时,也可根据需要拟写一种。
  三是用心琢磨,书好精彩导语。我们知道,导语就是写在消息的开头一句或第一段,作为引导性的话。导语往往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开门见山地突出最主要的新闻事实、目的、结论,或者展示主题。使读者从中了解到消息的主要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消息的第一段就是导语。一般说来,简明新闻是没有导语的。在消息的写作中,导语的写作是很重要的。从内容安排看,导语是消息的“首脑”,是记者强调的新闻事实,是主题所在。从表达方法看,导语写得精彩,吸引力就强,传播面就广。导语分叙述式、评述式、提问式、描写式等导语。一般情况下,新闻5个要素时常会在导语里面表现出来。who——谁,what——发生了什么事,when——什么时间,where——什么地点,why——为什么,how——怎么发生的。精心写好导语,是消息写作的重心。
  四是精心提炼,写好报道主体。主体是一篇消息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消息的躯干,它是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主体的写作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抓住重点写具体,第二,抓住特征写细节。主体的写法灵活多样,它一般按事实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或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安排层次。
  五是适当衬托,用好背景材料。背景是消息发生的历史情况和环境条件。背景材料是帮助读者理解消息内涵的,一般有三类: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交代背景要紧扣主题。背景材料的写作也是有规可循的。当你写的新闻事实属反常的,你要将想法写进道明原因的背景材料,使消息完整。当你写的新闻事实属变化、成绩之类,要考虑写进历史的或现实的背景材料,以充实内容、深化主题。当你写的新闻事实属新科技、新成果、新产品之类,就注重使用科学上、经济上的价值或功能、特点等背景材料,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当你写的是人物消息,要根据主题写进人物的有关经历、特点等背景材料,使消息形象、生动。
  六是意味无穷,收好消息结束语。结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常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或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或根据所报道的事实提出深思的问题。消息的结尾也要讲究,好的结尾可以总结全文,画龙点睛,指明前景。消息结尾的写法多种多样,有小结式、展望式、号召式、分析式等。写作消息的结尾,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有实在的内容,切忌套话;力求精炼,避免重复主体;要顺乎自然,切忌生硬。这里应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要有结尾。有些消息的主体部分已把话说完,就不必再写结尾,以免画蛇添足。
  以上是写消息时的一些常规步骤,但也不是绝对的,因此我们还要特别强调的:①标题、导语、主体是构成一则消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背景和结语,则可有可无,有时还可以暗含在主体中。②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力争“用事实说话”。③要讲究结构,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写结果,再按照事实重要的程度(重要的、次要的、再次要的)依次写来。
  由于平常同学们写消息不多,一些同学在具体写作时写出来的东西要么空乏无力、没有说服力;要么无法吸引受众、致使读者阅读欲不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多读、多看、多思考,提高消息写作水平,多出精品,更重要的是彻底摒弃为完成老师任务而写作的错误思想,变被动“要我写”为主动“我要写”,充分挖掘写作潜力,才能创作质量高、反响好的稿件。接下来,看一看我们在消息写作中到底存在哪些误区。
  误区一:不注意标题的打磨。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如果眼睛不明亮,那新闻是很难吸引人的。我们平时在写作过程中,将大部分心思用在稿件的内容上,常常是写完稿后再起标题,想不出好的就随意编个了事,总觉得无关紧要。其实,这是陷入了不注意打磨标题的误区。标题绝对是一篇稿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我们阅读消息时,最先看到的常是新闻的标题,一個好的标题会抓住受众的眼球让他不由自主被吸引着看下去;而一个索然无味的标题只能让你一扫而过不想再探究下面的新闻。因此,我们要多在标题拟定上下功夫,要按照创新、贴切、准确、精炼等原则做好每一个标题。
  误区二:不注意报道角度的选择。大家都知道,消息负有及时宣传报道大事要闻的职责。为此,我们大家都付诸了极大努力,但写出的东西质量却不是很高。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消息的采写角度上。我们的报道应该精益求精,努力增强报道的新闻性、亲民性、创新性,尤其在调整报道方向、拓展大众视角上下功夫,要善于从小的新闻素材中提取最有价值的新闻点。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角度就是新闻的灵魂,找准了新闻的角度,也就找到了报道成功之源。   误区三:不注意重点突出,只顾贪大求全。我们在写作时,总想把消息的各项全面地反映出来,写消息时就不得要领地“一、二、三、四”方方面面都想带上一笔,殊不知,那也是陷入了另一个消息写作的误区——贪大求全。其实,在消息写作中要求的是一事一题,一篇消息只需说清一件新闻就可以了,如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那这篇消息就很难写出质量了。
  绝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经济原因而辍学
  ——阜阳一中为困难学生构筑起爱的港湾
  安徽省临泉县城中南路学校泉河文学社 李丽雪
  (这个标题既有主标题,又有副标题,主标题起到了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作用,而副標题则起到了进一步说明、诠释主标题的作用。)
  本周三上午8:50,阜阳市预备役团军官在洪团长带领下,带着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关爱,为我校42位同学送来了21000元的助学金。(这个导语既简洁又概括全面,我们写导语时也要注意像这个导语一样精心提炼。)
  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窗外,寒风阵阵;室内,暖意融融。 捐赠仪式上,预备役团洪团长介绍了捐资助学的目的。洪团长在介绍中说,预备役团自1999年组建以来,每年都资助我市部分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今年预备役团42位军官与我校42名贫困学子结成对子,连续三年进行帮扶。王涛校长致答谢词,感谢预备役团军官为我校贫困生带来了关爱,感谢预备役团军官对我校2011级学生军训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希望受捐助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受捐助的学生代表表示将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不辜负首长们的殷切期望。(这是消息的主体部分,在这部分中,小作者介绍了捐赠仪式的场景、捐资助学的目的等方面的情况,既重点突出又条理清楚。)
  据不完全统计,阜阳一中2017-2018学年累计发放各级各类助学金130多万元,受资助学生共计1500多人次,其中国家助学金69万元,学校自身发放资助金58.96万元,三环电力、易景国际、阜阳预备役团、巴贝拉等社会各界助学金10多万元。阜阳一中还专门成立负责助学工作的机构,由专门科室和负责人具体开展筹集和发放助学金事宜。(这是消息的背景,简介了阜阳一中发放助学金的情况,便于人们对此事的进一步了解。)
  这是心的呵护,这是爱的奉献。阜阳一中竭尽所能,与社会各界一道,为困难学生构筑起爱的港湾,绝不让任何一名考入阜阳一中的学生因经济原因而辍学。(这是消息的结语,作者用精炼的语言总结了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一篇消息虽然有结构的五部分,但这五部分在一篇消息中并不是一定要有的。为了给同学们更为直观的示例,我们特选了一篇五部分都全的消息来给同学们分析,以期给同学们更为直观、真实的感受。这篇消息中,每个部分的写作都很符合消息的要求,语言也很精炼,符合消息语言的要求,对此我们应仔细揣摩,用心领会,争取切实掌握好消息的写作要领。
其他文献
时光如水,许多童年往事随着时光的流逝都已经被淡忘了,唯有那件“柳絮在肚子里发芽”的趣事,至今依然无法忘怀,时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大概是在我六岁那年的一天下午,爸爸骑着自行车到幼儿园接我回家。我坐在车子上和爸爸一边聊天一边往家赶。忽然,我看到从一棵大柳树上飘下许多白色的东西,像羽毛一样,轻飘飘的,到处飞舞。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你看那柳树上怎么还会掉棉花呀?”爸爸笑着说:“那哪里是棉花啊,那是
期刊
榕阴剪剪,林鸟啾啾;曲径通幽处,晓雾复霏霏,持卷低吟,书香氤氲,尘心如洗。以书相伴,是一种静谧,沉淀了繁华与聒噪,似庄子“藏天下于天下”的虚静空灵,就这样,梦想在书香的纯净天籁中萌芽,宛若清晨草叶上的露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喜悦。  “细雨鱼儿出”的春雨,“又绿江南岸”的春风,“飒飒如有人”,呵护着年少的我对世界单纯的渴望,而又有“明月松间照”,山鸟鸣于春涧,陪伴我拥着梦想,不至于孑然一身。  逝
期刊
A:我刚才去做智力测验,成绩160!是不是天才?   B:体重計不能用来测智商的。
期刊
面对祖国,著名诗人艾青深情吟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全因他对祖国“爱得深沉”。对祖国同样怀有深沉之爱的张海迪,又会唱出怎样的颂歌呢?  曾经,有一首歌唱遍大江南北“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这首歌激励了那个时代的人
期刊
面对很多经典的写作素材,也需要我们像烹饪高手一样,巧妙发挥自己的“厨艺”,把它们合理运用到文章中去,让经典与时代融合起来,进而成就一篇美文。  2018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舱石。恒,是不忘初心一笔一划去描绘心中的愿景。  请以“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
期刊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回顾中国几千年王朝更替史,旧王朝腐朽不堪而使民心背离,新王朝便会顺应民意而夺取天下、民心。民本思想,始于孟子。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看他是如何阐述这一观点的。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思想,提出“民贵
期刊
刘同说:“简单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最好的东西一定是简单的。”好比生活,生活的精彩就在于简单——繁华落尽见真纯。有了简单相伴相随,生活的滋味怎能不更显悠长?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季羡林老先生的不寻常之处恰在于他的简单。他衣着朴素,总是穿着一身洗旧了的卡其布中山装,以致来报到的新生误以为他是老校工让他代为照看行李。就是这样的他,毅然拒绝了那让他人求之不得,却令他自己“浑身起鸡皮疙瘩”的
期刊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将题目“我体验到______的滋味”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顶峰,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不过攀上顶峰固然令人兴奋,但攀登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所以,结果固然重要,但体验的过程更令人回味!  初中三年,我们曾亲身经历过、真切体验过、用心感悟过、努力珍惜过……让我们敞开心
期刊
我是一个小小的初中少女,生在和平时代,成长在国旗下,除了在影视剧中看到战火纷飞的画面,实在体会不到战争的残酷。但是我对国旗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感觉,因为我有一个会讲国旗故事的爷爷,所以每周一升国旗时,我都会格外激动,和国旗一起成长的经历浮现在眼前。  牙牙学语时,我就是经常听爷爷指着书桌上的小红旗说:“孩子呀,这就是我们的国旗,是红色的,上面有五颗金灿灿的星星,看,她多美丽!”我好奇地趴在书桌上,眼睛
期刊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所谓“豹尾”,便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下面,我们就以2018年重庆B卷中考作文命题为例,来谈谈考场作文如何完美收束。  2018年重庆市B卷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大漠边上有一个小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