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准的语言提升文章的品味

来源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man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将题目“我体验到______的滋味”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顶峰,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不过攀上顶峰固然令人兴奋,但攀登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所以,结果固然重要,但体验的过程更令人回味!
  初中三年,我们曾亲身经历过、真切体验过、用心感悟过、努力珍惜过……让我们敞开心扉,把我们在人生路上体验到的爱与恨、苦与乐、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凝聚在笔下,倾泻于纸上吧!
  从作文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来看,对登山的体验是无畏艰难险阻、一路勇敢向前,最终获得成就感。登山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这种体验是积极向上的,能给人前进的力量。因此,确定一个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主题,对于提升文章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文题中明确要求“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抒写自己的人生体验。这道作文题目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写作之前,须结合自己的审题理解,将题目补充完整。审题决定补题,补题决定立意走向。题目上补填“幸福”、“甜蜜”、“温馨”、“关怀”、“书香”、“诗意”、“奋斗”、“紧张”、“初三”、“毕业”等,能突破文题中提供的“爱与恨”、“苦与乐”、“成功与失败”的范畴,给人一种新鲜感。
  我体验到孤独的滋味
  四川省隆昌市第三中学阳光文学社 谭 蕊
  夜深了。窗外的寒风夹杂着雨点在空中耀武扬威,捉弄着那些紧裹棉衣、匆匆而行的路人,拉着一张可怖的脸,嘻嘻哈哈地笑着。昏黄的房间里,一抹消瘦单薄的身影蜷缩在墙角,低低地抽泣着,仿佛是一只无人领养的小猫——这就是我。我再一次拾起那张试卷,凝视着上面的分数——54分,回忆起了同学们的冷嘲热讽和父母无休止的责骂声,面对这些,我宁肯接受那看似无害却又危险的孤独。
  没有人会自愿享受孤独吧?我自嘲地想着——杜小康的孤独是他的父亲营造的,简爱的孤独是那冷清的寄宿家庭营造的……我很可悲吗?是的。
  “……不,你并不可悲!你有关心你的父母,有可口的饭菜,有温暖的衣服……你只不过是一次考试的失利,值得吗?你真是懦弱!振作起来,你还有新的机会!”一个声音在我的心底传了出来,呐喊着让我坚强!是的,值得吗?我还没有失败呢,我还有机会的!我知道,这是它告诉我的,是孤独!
  我擦干眼泪,捡起试卷,站起身打开窗户——雨停了,风也不再咆哮,不再肆虐,明天,是个大晴天吧?我终于勾起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天晴了,我的心亦是晴了。这时我又想起了杜小康,因为孤独,他成了一个真正长大的男子汉,不再害怕孤独;简爱,因为孤独,她理解到了生命的真谛,不再害怕孤独;我呢?因为孤独,我克服了挫折,不再害怕挫折。
  青春,需要孤独;成长,需要孤独。它能理解你,鼓励你,帮助你,它是危险的,也是友善的。
  最美丽的花儿,往往盛开在最陡峭的悬崖,因为孤独;最清澈的山泉,往往流经最深邃的密丛,因为孤独;最严峻的山峰,往往耸立在最荒芜的莽原,因为孤独。所以,最简洁的真理,往往掌握在最孤独的人的手中。
  这一刻,我体验到孤独的滋味。
  这篇作文从一次考试失利写起,把体验孤独的过程叙述得比较完整,能够从杜小康和简爱的孤独经历振奋自我,感受细腻、独特而真实,总体格调积极向上,但在语言表达上的问题却很突出:
  1.条理混乱。开篇写寒风的恐怖,应该先总写它的可怖特征,再做具体地描写。第一段先写风,后写雨。第四段却先写雨,后写风。为了形成照应关系,应把第四段写风雨的句子调整为“风不再咆哮,雨也停止了肆虐”,这样显得简明准确。“我很可悲吗”一句,显然和下一段的反思关系密切,应该放在下一段的开头。这句话之后的“是的”一词多余,用在这里也很别扭。
  2.不合逻辑。寒风耀武扬威,又捉弄路人,写它“嘻嘻哈哈地笑着”就没有依据。写了杜小康和简爱不再害怕孤独,却写“我”不再害怕挫折,这就违背了排比句讲究语意连贯的原则。
  3.前后矛盾。“我”考试失败,前面写父母无休止的责骂,后面却是父母的关心,使文章内容前后不一致。前文写拾起试卷,后文还写捡起试卷,已经拾起了,不是拿在手上的吗,怎么还要捡呢?这是用词缺乏推敲的表现,也没有从全局来考虑。
  4.游离主题。对“孤独”的修饰,作者使用“无害”、“危险”、“友善”等词语,不能突出文章的主题。若改成“看似非常痛苦却又蕴蓄力量的孤独”就很切合本文主题。“我”考试失利,陷入痛苦的孤独之中,两次自问“值得吗”,值得什么呢?含而不吐,不能准确表达出对内心孤独的真实体验。总结全文时,作者仅仅是很简单的一句话:“这一刻,我体验到孤独的滋味。”不能凸显这次体验孤独的收获,更不能将主题深化。
  5.修饰不当。“严峻”一词一般是针对某种形势而言,用来修饰山峰就不恰当,应该使用“险峻”一词。
  6.空洞说教。说孤独“能理解你,鼓励你,帮助你”,怎么理解、鼓励、帮助呢?显得空洞抽象、苍白无力。换作“它能沉淀你的思想,激励你的步伐”之类,就要具体得多。
  我体验到孤独的滋味
  四川省隆昌市第三中学阳光文学社 谭 蕊
  夜深了。窗外的寒风拉着一张可怖的脸,夹杂着雨点在空中耀武扬威,捉弄着那些紧裹棉衣、匆匆而行的路人。昏黄的房间里,一抹消瘦单薄的身影蜷缩在墙角,低低地抽泣着,仿佛是一只无人领养的小猫。这个身影就是我。
  我再一次拾起那张试卷,凝视着上面的分数——54分,回忆起同学们的冷嘲热讽和父母些许不满的神情,面对这些,我宁肯接受那看似非常痛苦却又蕴蓄力量的孤独。
  没有人会自愿享受孤独吧?我自嘲地想着。杜小康的孤独,是他的父亲带着他远渡芦苇荡放鸭营造的,简爱的孤独,是那冷清的寄宿家庭营造的……
  “你很可悲吗?……不,你并不可悲!你有关心你的父母,有可口的饭菜,有温暖的衣服,有贴心的安慰……只不过就是一次考试的失利,值得你这样独自沮丧吗?你真是懦弱!振作起来,你还有新的机会!”一个声音在我的心底传了出来,呐喊着让我坚强!是的,值得这样独自沉沦吗?我还没有彻底失败呢,我还有机会的!我知道,这是它告诉我的,是孤独!
  我擦干眼泪,拿着试卷,站起身打开窗户。风不再咆哮,雨也停止了肆虐,明天,是个大晴天吧?我终于勾起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天晴了,我的心亦是晴了。这时我又想起了杜小康,因为孤独,他成了一个真正长大的男子汉,不再害怕孤独;还想起简爱,因为孤独,她理解到了生命的真谛,不再害怕孤独;我呢,因为孤独,我克服了挫折,不再害怕孤独。
  青春,需要孤独;成长,需要孤独。它能沉淀你的思想,激励你的步伐。最美丽的花儿,往往盛开在最陡峭的悬崖,因为孤独;最清澈的山泉,往往流经最深邃的密林,因为孤独;最险峻的山峰,往往耸立在最荒芜的莽原,因为孤独。所以,最简洁的真理,往往掌握在最孤独的人的手中。
  这一刻,我体验到孤独的滋味,但我萌生了向前的动力。
  一次考试失利受挫,让“我”抽泣,让“我”沮丧,让“我”沉沦,于是“我”陷入了孤独。难能可贵的是,“我”并没有一蹶不振,想到了杜小康和简爱的孤独,孤独让他们成长,走向成熟,还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真正的关心,“我”最终萌生了向前的动力。本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使文章格调由低沉转入昂扬,产生了催人奋进的艺术魅力。拟人、比喻的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反复、排比手法的運用,既增强了气势,又浓厚了文章的抒情味儿。特别是排比句的灵活多变,将文章语言变得摇曳生姿。心理描写细腻动人,同时也巧妙地成为情节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景物描写的变化,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人物心情的变化。对花儿、山泉、山峰的深刻领悟,具有一种哲理美。
  文章语言准确性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章的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涉及到写人状物、叙述事件、情感抒发等方面。用词遣句既要抓好局部,力求每个句子的精准表达,又要着眼于全局,从全文作通盘考虑。修饰语的选择可以多作思考,务必选用表达最准确的一个。多观察生活现象,文章所体现的内容要符合生活的逻辑,不要闹出荒唐的笑话。尽量多些具体地叙述和描写,少出现空洞无物的议论和抒情,坚决避免无病呻吟。写作时还要胸怀全局,纵览全文,前后内容的表达要保持一致,在条理方面做到清晰自然,使文脉畅通。不使用偏离主题的词语,不说和主题无关痛痒的话,而应紧扣主题选用相关的词句。准确地传情达意,可以提升文章的品味,进而获得读者的喜爱,赢得考试的胜出。
其他文献
古代文人墨客总是愁雨,说道无边丝雨细如愁,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一直喜欢听雨、溺爱着雨,所以每当雨从天上淅沥而来,心就变得格外空灵。  有时候,喜欢独自在路上骑单车,调皮的雨说来就来。我撑起一把雨伞,缓缓地推着车,任雨的精灵在伞上无休止地嬉闹,一不小心它又滚落在脚边。听那酣畅淋漓的乐曲,将脑海中的一切烦恼都冲走了。眼前只有一片倾斜着的雨帘,耳边只有雨的乐曲,再无其他纷扰。  有时候,午觉睡醒了推窗一
期刊
勇气,就是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它不仅能让人超越平庸,走向成功,许多时候还能救人于危难之间,请看A·梅尔修斯的《船长的勇气》。  写作叙事性文章的时候,如果不讲技法,一味平铺直叙,则容易写成流水账,让人读来不得要领,不知所云。现在我们就来品味梅尔修斯的《船长的勇气》,看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  一、追根溯源说往事  一件事情,往往有“因”,也有“果”。在叙事的时候,要追根溯源,力求将事件写透
期刊
一本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纯地理学著作,对今天人们研究地下水开发、城市规划等课题仍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一部怎样的书籍?又是谁编著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郦道元的《水经注》,来了解这部书的相关知识。  郦道元(约公元470—公元527),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出身官宦世家,做过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将等中央官吏,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在做官期间,“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颇遭豪
期刊
时光如水,许多童年往事随着时光的流逝都已经被淡忘了,唯有那件“柳絮在肚子里发芽”的趣事,至今依然无法忘怀,时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大概是在我六岁那年的一天下午,爸爸骑着自行车到幼儿园接我回家。我坐在车子上和爸爸一边聊天一边往家赶。忽然,我看到从一棵大柳树上飘下许多白色的东西,像羽毛一样,轻飘飘的,到处飞舞。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你看那柳树上怎么还会掉棉花呀?”爸爸笑着说:“那哪里是棉花啊,那是
期刊
榕阴剪剪,林鸟啾啾;曲径通幽处,晓雾复霏霏,持卷低吟,书香氤氲,尘心如洗。以书相伴,是一种静谧,沉淀了繁华与聒噪,似庄子“藏天下于天下”的虚静空灵,就这样,梦想在书香的纯净天籁中萌芽,宛若清晨草叶上的露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喜悦。  “细雨鱼儿出”的春雨,“又绿江南岸”的春风,“飒飒如有人”,呵护着年少的我对世界单纯的渴望,而又有“明月松间照”,山鸟鸣于春涧,陪伴我拥着梦想,不至于孑然一身。  逝
期刊
A:我刚才去做智力测验,成绩160!是不是天才?   B:体重計不能用来测智商的。
期刊
面对祖国,著名诗人艾青深情吟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全因他对祖国“爱得深沉”。对祖国同样怀有深沉之爱的张海迪,又会唱出怎样的颂歌呢?  曾经,有一首歌唱遍大江南北“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这首歌激励了那个时代的人
期刊
面对很多经典的写作素材,也需要我们像烹饪高手一样,巧妙发挥自己的“厨艺”,把它们合理运用到文章中去,让经典与时代融合起来,进而成就一篇美文。  2018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舱石。恒,是不忘初心一笔一划去描绘心中的愿景。  请以“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
期刊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回顾中国几千年王朝更替史,旧王朝腐朽不堪而使民心背离,新王朝便会顺应民意而夺取天下、民心。民本思想,始于孟子。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看他是如何阐述这一观点的。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思想,提出“民贵
期刊
刘同说:“简单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最好的东西一定是简单的。”好比生活,生活的精彩就在于简单——繁华落尽见真纯。有了简单相伴相随,生活的滋味怎能不更显悠长?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季羡林老先生的不寻常之处恰在于他的简单。他衣着朴素,总是穿着一身洗旧了的卡其布中山装,以致来报到的新生误以为他是老校工让他代为照看行李。就是这样的他,毅然拒绝了那让他人求之不得,却令他自己“浑身起鸡皮疙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