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案例及体会

来源 :科协论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eph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较传统的基桩静载试验方法更广,经济效益更加明显,更多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介绍基桩自平衡测试技术在某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提出在项目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基桩 静载试验 承载力 自平衡 案例 体会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010-02
  1 前言
  传统的基桩荷载试验方法有两种:一是堆载法,二是锚桩法。两种方法都是采用油压千斤顶在桩顶施加荷载,而千斤顶的反力,前者通过反力架上的堆重与之平衡,后者通过反力架将反力传给锚桩,与锚桩的抗拔力平衡。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前者必须解决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荷载来源、堆放及运输问题,后者必须设置多根锚桩及反力大梁,不仅所需费用昂贵,时间较长,而且易受吨位和场地条件的限制以致许多大吨位桩和特殊场地的桩(如山地、桥桩)的承载力往往得不到准确数据,基桩的潜力不能合理发挥,这是桩基测试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
  2 基桩自平衡测试技术
  自平衡试桩法是将一种特制的加载设备——荷载箱,与钢筋笼相接,埋入桩的指定位置,并将荷载箱的高压油管和位移棒一起引到地面,由高压油泵向荷载箱充油而加载(如图1)。其上部桩身的摩擦力与下部桩身的摩擦力及端阻力相平衡(即自平衡)来维持加载。根据向上向下Q-s曲线判断基桩承载力、桩基沉降、桩弹性压缩和岩土塑性变形。
  =
  自平衡试桩法相对于传统试桩法(堆载法和锚桩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装置简单,不占用场地:每桩只需一台高压油泵、一台数据采集仪,检测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任何场地(基坑、山上、地下、水中)都可。
  (2)试桩准备工作省时省力:土体稳定即可测试,一般15天左右(与土的种类有关),并可多根桩同时测试,大大节省试验(检测)时间。
  (3)试验后试桩仍可作为工作桩使用,必要时可利用压浆管对荷载箱处进行压力灌浆。
  (4)不受加载吨位限制:目前最大加载值已超过100000KN。
  3 案例介绍
  3.1 项目概况
  某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为确保基础的安全、检验基础承载力和施工工艺,并为最终确定桩基长度提供依据,以确保大桥的可靠性与经济性,需进行试桩试验工作。因为工程所在地水泥、钢筋等建筑主材缺乏,经济落后,要求采用工程桩作试桩以节约工程费用。本文介绍该项目中直径1.2m基桩自平衡测试过程及结果。
  3.2工程地质情况
  工程试桩桩长为30m,按规范要求参考应用某一钻孔位地质条件参数,具体见表1。
  3.3 计算及加载方案
  1.2m试桩计算轴向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7253kN,根据参考钻孔位地质条件计算平衡点位置距桩底距离为10.7m。按规范确定试桩加载极限值为5440kN,均分15级加载。
  3.4测试结果及分析
  1.2m试桩自平衡测试主要检测成果汇总见表2、图2。
  根据《基桩静载试验 自平衡法》(JT/T 738-2009),上、下段桩竖向承载力分析如下:
  (1)在第10级荷载作用下(加载值为3627kN),下段桩Q-S曲线正常,T-S曲线斜率稳定,稳定位移量为5.28mm,由此判定下段桩极限承载能力大于3627kN。
  (2)在第10级荷载作用下(加载值为3627kN),上段桩Q-S曲线正常,T-S曲线斜率稳定,稳定位移量为13.75mm,按测试规程计算上段桩的极限承载力为4 719kN。
  综合有, 1.2m试桩实测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大于 (3627 + 4719)=8346kN,大于试桩计算极限承载力7 253kN。
  4 总结与体会
  如前所述,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方法较传统的基桩荷载试验方法省时省力,且综合造价低,且能适用大吨位和特殊场地桩,适用范围更广,在各项工程实践中技术可行性得到了验证且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使用。在某直径1.2m试桩自平衡测试项目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以下几点,供同仁参考。
  (1)基桩自平衡测试技术难度不大,但准备环节较多且与施工技术水平和系统保护措施是否到位息息相关,直至测试顺利开展时刻方能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所以在各准备环节,各方应充分重视,相互配合,认真的准备并细致的检查。
  (2)基桩自平衡测试技术难点在于三个方面,即平衡点计算、桩头质量保证及测试数据分析,项目技术人员应就此三个方面做好充分的考慮、准备,做好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JT/T 738-2009 基桩静载试验 自平衡法[S].
其他文献
使用综合信息分析系统开展远程审计rn俄罗斯联邦审计院数字转型司司长Mikhail Petrov、数字转型部部长Ksenia Kostash和信息化中心副主任Aleksandr Chistoborodov在《国际政
期刊
摘要:重庆地区村镇新建筑大规模兴起,居民对建筑舒适度要求日益提高,同时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增长迅猛。为了得到气候地理条件特殊的重庆地区的村镇居民建筑外遮阳及相关情况,以及在重庆村镇地区使用外遮阳设施的适应性,进行了对重庆村镇建筑全面的现场测试和问卷调研,统计分析合理建立重庆村镇居住建筑模型。依调研结果选取建筑朝向为东向、东南向、西北,继而对典型空调房间设置水平1米外遮阳板并做其适应性研究。包括使用Ec
摘要:分析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两点欠妥之处,对问题一“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用符号“”表示的欠妥原因提出了材料力学、设计习惯及学习理解习惯上的依据;对问题二“基础底面宽度”表述的欠妥原因进行了推导论证。并给出了各自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基础宽度 力矩作用方向 偏心距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审计委员会制度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1939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对迈克森·罗宾斯(Mckesson& Robbin
中国审计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对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
期刊
摘要:介绍宁德发电公司2*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吹灰系统的组成及其控制方式,并将其与传统的由单一PLC控制进行了比较。将吹灰程控由PLC控制发展为由PLC与DCS联合控制方式,能够更加快速的对吹灰蒸汽进行调节,增加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吹灰程控 DCS与PLC联合控制 锅炉  中图分类号:TM62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