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研究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qx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之大计在教育,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家庭教育。现如今,进城务工人员作为社会中的一批特殊群体,其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新时代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为改善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状况,学校可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召开主题家长会与家庭教育交流会,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依托教育扶贫,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情感认同;建立规范、有效的家长学校,形成良好的家校合力等,引导进城务工家庭主动承担起学生成长的责任,促进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时代;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学校工作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2-0046-03
  人类家庭教育的行为,内在地实现着人类对后代的生命之爱、后代的独立生存、家庭生命体的利益和家庭的精神追求,外在地构成了教育大厦的基础,制约着个体人生的教育成败和事业成败,进而影响到人类文明的结构和发展。家庭教育对个体成长、观念形成以及生活能力的提升起内在作用,而家庭和睦以及社会和谐稳定是外在表现。现如今,进城务工人员作为社会中的一批特殊群体,其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及民族的发展。做好当下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公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兴旺发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家庭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助力器”。然而,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上讲,传统的家庭教育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民主性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育行为,在教育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一定的“专治”性,这使得子女在面对问题时缺少了一定的主动性;其次,发展性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往往是子女在婴幼儿时期体现得较为突出,而随着子女的成长,家庭教育在慢慢弱化,当子女成年以后,长辈对晚辈的家庭教育则逐渐退出,因此,传统的家庭教育基本上仅局限于子女的未成年阶段;再次,战略性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内容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但更多的却是以子女的成长和个人或家庭所需为主的教育内容,对民族发展的理念渗透较少;最后,系统性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内容较为零散,往往是就事论事,无法全面系统地对子女进行教育,这是家庭教育的内在缺陷。
  二、新时代背景下的家庭教育
  2015年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总书记的讲话,使家庭教育在内涵上发生了重大转变。首先,从价值观上讲,家庭教育由传统的个人发展提升到国家的发展所需,即家庭教育要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子女;其次,从格局上讲,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庭和睦转向社会和谐;再次,从发展对象上讲,家庭教育由传统的个人发展转向国家发展与民族进步。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家庭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在内涵与行动上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成为务工人员,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为更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二是为了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改善子女的教育条件,使子女的教育“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8》数据显示,人户分离人口为2.91亿人,流动人口为2.44亿人。可见,大部分务工人员外出的同时,子女也随之迁移,即“举家出动”的进城务工现象已十分普遍。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条件普遍不好,导致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体现在:第一,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性质,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处于一种“放养”状态,即家长与学校联系不及时,子女在家与在校情况对他们来说处于“失联”状态;第二,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经济情况普遍不好,他们多数租住在城鄉结合部,这种群居状态下的家庭教育与农村相比,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甚至子女的生活习惯与农村相比出现了某些新的问题;第三,受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进城务工人员对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承继着传统的“说教”模式,或者“棍棒出孝子”的理念,这种教育理念对培养新时代的公民极为不利;第四,目前,“80”后已成我国劳动力的中坚力量,但我国的“80”后被认为是最辛苦的一代,其中一部分人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成为了独生子女,这部分“80”后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关键时期,不论是公职人员还是务工人员,他们很难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上。同时,“80”后的育儿经验极为薄弱,基本上继承了父母辈(“60”后)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前所述,这些理念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相悖。
  四、学校介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策略
  2018年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并明确指出:“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在排序上,教育部门成为第一责任单位。”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的人的活动。因此,学校作为教育部门的主体单位,应高度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实现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介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的策略中,首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召开主题家长会,更新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理念,转变家长传统的“严父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观念与方法。学校通过召开主题家长会,能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教会家长新时代要求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逐步转变进程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观念;二是通过主题家长会,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在家庭教育中的困难与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纳与整理,组织教师积极研讨与交流,并针对不同家庭开展有效帮扶;三是长期追踪家长在转变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上的实际情况,并收集相关信息,为下一步解决问题确定目标和内容,以及时改进帮扶教师的工作途径。   其次,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交流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通过收集优秀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按照尊重、自愿的原则,邀请这部分学生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发挥榜样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并为众多家长提供案例参考。同时,学校可以邀请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为存在困惑的家长排忧解难,促使家长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
  再次,依托教育扶贫,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情感认同。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缺乏稳定性与保障性,致使家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家庭的温饱问题上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与情感问题。随迁子女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导致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孩子缺少父母的关心与陪伴,久而久之,他们就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为此,学校在落实国家教育扶贫工作中,应使随迁子女切实感受到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的温暖与关爱,消除学生的自卑感,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真正把“扶贫先扶志”的教育扶贫理念落实到位。
  最后,就全局而言,应当建立规范、有效的家长学校,形成良好的家校合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教育首先是家长教育,家長学校的开办为家长提供了必要的学习机会,有利于宣传和普及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提升家长的素质,指导家长有效开展家庭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家长学校的高度重视。然而,就目前为止,家长学校的开设,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认为,开设家长学校,学校首先应当通过开展主题家长会,收集、调研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开发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校本课程,即开发有效的校本教材(课程),更新家庭教育知识,消除家长的教育困惑,提升家庭教育实效。
  百校之父田家炳先生曾说:“中国的希望在教育。”而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并自觉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目前,我国务工人员约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好“人生第一课,扣好第一粒扣子”,家庭教育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2]秦国梅.家长学校现存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J].智库时代,2019,(3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深度学习”已成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较为核心的概念之一。特别是在基础教育界,在对“深度学习”的概念不断厘清的同时,许多基层学校和教师,对促进学生由“浅表学习”向“深度学习”的途径,进行了诸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张家口市第七中学在重新挖掘陶行知“小先生制”的基础上,提出以“小先生开讲”为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总体思路,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期刊
摘 要:立德树人要与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为此,学校要做好涵养师生精神世界的工作,要坚持道德教育与核心素养教育相结合,并在多方努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過程中,坚持做好师德建设。与此同时,学校要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忠实信仰者和实践者;要坚持治理顽瘴痼疾与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相统一,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好;要坚持将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相统一,既要
期刊
关键词:基础教育;在线教学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36-0046-06  2020年春季,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停课不停学 停课不停教”的要求,邯郸市教育局在紧迫的时间里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几乎覆盖全体的在线教学样式,对稳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邯郸市教科所在全市开展空中课堂在线教学情况大调研,涉及20个县(市、区)、28
期刊
摘 要:深化区域教研管理工作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育人模式变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是新时代基层教研的四项重要任务。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室积极探索变革基层教研管理模式,通过“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项行动、四层联动、五大支撑”的工作思路, 开展区本教研管理模式的思考和实践。促进了本区教育科研质量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其子女也随之进城居住和就读,与此同时,随迁子女德育问题也日益显现。通过研究随迁子女德育问题现状,随迁子女与城市子女的道德差异,以及影响随迁子女德育问题的因素,学校需要充分认识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性,建立减小差异的措施和制度;家庭应发挥基础作用,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社会应以社会活动为载体,利用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随迁
期刊
摘 要:《曾国藩家书》是中国传统家训的代表作之一,从中可探析曾国藩独具特色的道德教育理念。具体表现为孝悌修己的传统儒学观;进德修业,非汲汲于功名的为学观;春风化雨、亲和恰切的道德教育方式。反思当代家庭进行道德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家庭应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转变家庭教育的重心,改善道德教育的方式,以更好地发挥家庭对道德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家训;道德教育;家庭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6
期刊
摘 要:顶岗实习作为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纽带,是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顶岗实习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教学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使更多体育专业学生了解顶岗实习并积极参与顶岗实习,为高校体育专业组织实施顶岗实习和岗前的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摘 要:学习化社会是《学会生存》中的核心主张。《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当时教育与社会,尤其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的不适应状况;提出要建立一个超越学校范围、指向社会每个个体不断完善、学会学习、学习者自己教育自己的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并提出通过终身教育以及发展各个阶段的教育等措施促使其实现。学习化社会思想的教育启示在于要突破原先的教育,还原教育的本真,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从教育的本质与学生学习的角度推动学校变革,促
期刊
摘 要:艺术院校社团有效分析大学生支教和地域中小学专业教师供需现状,提出让更多学生参与活动,受益更多农村学校的建设思路。社团支教应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对接,在需求端做好服务,全方位深度参与农村基础教育,助力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社团支教探讨艺术院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最终实现院校教育、地方教育内涵式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艺术生支教;社团建设;精准施教;社会责任
期刊
“停课不停学”抗疫专页  编者按:2020年伊始,伴随着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的汹涌来袭,教育部门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保障学生教育教學的需求,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积极应对策略。在此策略的号召下,教育工作者为打好“教学攻坚战”,开始科学组织、精心安排中小学生线上教育教学辅导工作。这既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契机,也为广大一线教师赋予了更艰巨的使命和担当。为了总结与巩固线上教学实践与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