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立德树人方法论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德树人要与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为此,学校要做好涵养师生精神世界的工作,要坚持道德教育与核心素养教育相结合,并在多方努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過程中,坚持做好师德建设。与此同时,学校要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忠实信仰者和实践者;要坚持治理顽瘴痼疾与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相统一,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好;要坚持将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相统一,既要人尽其才,又要用有所成。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师德建设;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36-0018-0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是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形成了指导实践的思想方法、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习近平新时代立德树人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科学指南。习近平强调,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要靠教育、靠人才,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方面。
  一、解决立德树人若干重大问题的基本方法
  (一)立德树人要与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道德进步也会受这一根本矛盾的制约。然而,道德的发展又有其鲜明的特点,即人的道德进步虽然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但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也会对人们的道德进步起到决定性作用。
  习近平指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坚持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这就明确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目标:要服务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人类解放的崇高目标贡献力量。同时也号召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要使完成任务的进程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
  (二)立德树人要做好涵养师生精神世界的工作
  人的实践包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主观世界三种形式。学校的德育工作属于改造师生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虽然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但最终目的是要改造师生的精神世界。
  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国家、一个人能否正确把握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道德对个人、对社会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对于教师而言,心正才能业勤业精。在学校教育中,全体师生都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要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学校要切实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教育师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壮志豪情。与此同时,全体师生还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教学和学业。
  (三)立德树人要坚持道德教育与核心素养教育相统一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精辟地论述了革命理论能对人民群众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他坚信理论只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就能说服人,就能为群众所掌握。习近平发展了马克思这一重要思想,他指出,新时代中国道德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他高度概括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两项基本内容,强调“立德”“树人”不可偏废,必须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一方面,要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的核心素质纳入学业质量标准并进行科学考察和评价;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要因材施教,学用相长,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快建设适合每个人的教育。
  二、科学把握师德建设与教书育人的关系
  师者,学生之模范也,师之身即为学生之律度。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表率和导引者,因此,师德建设必须要抓紧、抓实、抓细、抓好。习近平强调,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加强师德建设和教书育人相统一,要让政治立场坚定、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来讲授道德教育课程。
  (一)要多方努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需要学校师生共同努力,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其中,教师既塑造灵魂也守护人的成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为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有:政府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待遇,特别是要为基层教师多办实事”;在全社会要大力倡导尊师重教,支持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通过立德树人使师生不断培育和强化宽广的胸怀、奉献的精神和进取的锐气。广大教师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要通过讲坛传授已知、更新旧知、补充新知、探索未知,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甘为蜡烛、甘为人梯。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要为师生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高效的服务。
  (二)要坚持师德建设与立德树人相统一
  第一,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必须先“立德”,要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通过持之以恒的道德理论学习,吸收借鉴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资源,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认知,不断地强化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要注重道德养成,注重科学先进的道德理论对人的精神的滋养;要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遇事讲对错、明是非、知美丑。学校党组织和领导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敢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同一切违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求的思想倾向和错误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第二,要教育学生坚持积小德与成大德。教师要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深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英雄人物、先进典型和身边美好事迹的过程中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
  第三,要堅持师德建设与立德树人相统一。教师在全面提高德才素质的同时,要积极推进核心素养教育,既要深化改革,又要尊重和科学把握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既要注重观察和研究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在改革中学习新知开新局,又要在变革中积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改革朝着德育不断优化、核心素养教育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方向稳步推进。
  (三)要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诠释了我国教育的根本职能:教育既承担着国家学历教育的重任,也承担着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时代责任。一方面,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办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网络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实现企业和职业教育的对接融合,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另一方面,要办好继续教育,让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与新技能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此外,我们要从国民层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辩证把握学历教育和国民教育的关系:一是要深化对教育根本职能的认识。习近平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他强调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基于此,他提出教育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二是国家要通过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发展全民教育。三是学校要在教学体制机制上加大创新力度,协调好学历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关系。学校既要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要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
  三、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追求抓细、抓实
  (一)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出了一个对人们培育共产主义道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思想: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产活动中,人才能产生感觉、意识和理性。在这里,他们把实践纳入认识论,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奠定了重要基石。显然,这种基石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即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实践。习近平发展了两位革命导师的这一重要思想,把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认识和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石。与此同时,我们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最伟大、最崇高、最光荣的观念,要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学习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优秀品德。
  (二)在知与行的统一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一,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其中,知是基础、是前提。习近平指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掌握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总钥匙。同时,在实践层面还进一步提出了坚定马克思主义、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方法:“理想信念,源自坚守,成于磨砺。”他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培育和不断强化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坚守初心。
  第二,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其中,行是重点、是关键。习近平强调,心正则灵,则业精业勤。这表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尊重和科学把握教育教学规律。
  第三,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要坚持铭于心和敏于行的统一。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思想上要时刻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要忠实地沿着科学理想信念确定的方向和航程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要从容自信、稳健持重,要善于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对一切真假、善恶、是非、主次、正误、美丑做出正确选择。
  (三)坚持发挥自身优势与满足国家需求相统一
  第一,学校要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的素质特长充分发挥出来。学校教育,要使不同性格秉赋、兴趣特长、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要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建设“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要明确价值标准,使我国教育的选择性更加多样化,使学生的成长道路更宽广,使其学业晋级通道、职业晋升通道和社会上升通道更加畅通。
  第二,学校要密切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状况培养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要靠教育、靠人才,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发挥后发优势,就需要靠教育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优质的人才资源。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密切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人才需求状况,积极预测未来人才需求趋势,动态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服务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个大局。
  第三,学校要教育学生辩证把握发挥自身优势与奉献祖国之间的关系。其中,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找准学生素质潜力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同时要因才施教、学用相长,既要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也要教育其奉献社会、服务人民。
  (四)坚持治理顽瘴痼疾与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相统一
  第一,要克服长期以来一些学校存在的顽瘴痼疾。目前,在中小学,存在着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违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的倾向;在高校,存在着片面追求科研论文等功利化、违背人才培养要求的积弊。因此,我们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功利化倾向,要坚决铲除妨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各种消极因素,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二,把满足每个人成长需要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具体应做到:要努力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要坚持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全过程、各方面;要积极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
  第三,坚持治理顽症与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相协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朝着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向努力。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的情况和困难,一方面,要针对学校自我约束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府管理不科学、社会参与不足等问题进行改革。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切实在教育上取得突破;要在把学生教好、让学生学好、把学校管理好上全面发力,为每个人的成长成才创造适宜的条件。   (五)坚持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相统一
  第一,我们培养人才,既要使学生把德立起来,也要使学生把真学问学到手。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现代化国家,需要大量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就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实。在“立德”上,既要立志高远,又要立足平实、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同时,还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做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的利益冲锋在前;在“树人”上,即在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上,既要让学生学到真学问,又要培育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关于如何才能学到真学问,习近平指出,为学之要贵在勤奋、钻研和持之以恒;关于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习近平通过深刻思考自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的残酷事实,提出了一个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方法: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必须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这就说明,学生的创新意识只停留在思想上、停留在纸上,是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的,要想真正提高创新能力,必须畅通学生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联系。
  第二,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敬才、爱才、用才之风。学校教育要想努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就要不拘一格选人才,以求贤若渴的精神寻找和发现人才,并要坚持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此外各级各类学校还需让培养的人才能够人尽其才,即“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对于此,学校要坚持实践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既要积极地选人用人,又要让人才能够干成事,为国家、为人民真正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坚持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相协调。具体包括:学生、学校、政府和社会应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生既要砥砺道德品质,又要掌握真才实学和创新能力,要脚踏实地、刻苦实践;学校要优化办学环境,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多谋培养高质量人才之策;政府和社会要为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的舞台。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把人才这个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问题解决好,伟大梦想也一定会成真。
  综上,习近平站在引领中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在关乎我国教育现代化及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上,提出了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比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要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服务,又要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既要坚持教师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协调推进,又要坚持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相统一等等。这一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科学指南,对于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強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学校教育要把这一最新理论成果贯彻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各项实际工作中,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2]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袁贵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6]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8]中外名人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加强中学阶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丰富新时代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可以借助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社团的建设与发展,以艺术社团活动为导引,以艺术社团课程为抓手,以艺术社团实践为载体,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从而带领学生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  关键词:艺术社团;传统文化;艺术修养;综合素质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
期刊
摘 要:迈克尔·富兰是加拿大知名的教育学家,更是教育变革领域中的权威型人物。他主持了多个国家的教育变革实践活动,他的教育变革思想对世界教育变革运动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教育变革中,校长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作用。从校长在教育变革中的重要作用、面临的困难、迈克尔·富兰理想的校长角色以及对我国教育变革的启示四个维度进行述评。  关键词:教育变革;校长;困境;启示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已有的研究证明,心理弹性是一种与逆境和挫折相抵抗的能力。相对不利处境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这样的能力,以不断应对环境中的危险性因素进而实现自身发展。在分析心理弹性内涵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澳大利亚“学生心理弹性训练”项目所采取的策略,基于学校教育的视角从教育管理者、教育管理原则、教育管理内容、教育管理形式等方面探讨了该项目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管理的启示,启发学校管理者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发展过程中,学校可以借助当地的文化历史,培树学校的文化基因,并可通过创建学校环境、规范师生行为习惯、改革创新管理制度与课堂教学模式等措施,提升学校师生的文化品味、彰显学校的文化价值,从而带动学校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人文素养;学校管理;学校发展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个性风貌、格调精神、办学品
期刊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目的是,通过“活动”,引发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通过多个环节建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引导学生利用“冲突”解决“不接纳、不被接纳”这一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倾向。通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真实冲突,来激发其學习动机;再用典型案例感受“冲突”解决的过程与方法,在新的“冲突”情境中开展活动,进行实践与思考;最后整理冲突解决的方法,建立理性认知。实践证明,该教学环节的建构符合心理健康活动课
期刊
摘 要:生命的关怀与促进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学生生命危机行为频频发生,恰恰凸显生命教育的不足。学生生命危机行为具有诱因的阶段性、对象的多样性、行为的极端性和行为的突发性等特征。基于学生生命危机行为反思当前的生命教育,主要困境表征为内涵窄化、泛知识化、体系零散和预见性不足。为进一步预防和消解学生生命危机行为,有必要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重视生命教育的实践体验,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陆续出台政策,以此保障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近几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普及程度明显提升,然而,在一线教学的心理教师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教学资源匮乏、教学内容乏味、与其他学科重复、教学的有效性受到质疑等。通过参与2020年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评优课,从中提出相关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
期刊
编者按:2020年11月29日,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召开2020年河北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专题研讨会议。会议中,全省各市(含定州、辛集)教科所(教研室)、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的主要负责人,围绕所在地市2020年的教研工作情况做了总结性发言及专题研讨发言,河北省教育廳副厅长王利迁与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马振行做了重要讲话。本次研讨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停课不停学”期间“空中课堂”教学工作的有序开
期刊
摘 要:“以师为本”的管理模式提出,能让幼儿教师有强烈归属感,他们能获得更多的尊重,也能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幼儿园管理中不仅要重视组织管理,更要关注组织管理中“人”的价值体现。努力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得教师能在幼儿园良好的氛围中感觉到自己是一份子,感觉到自己是这个“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管理模式:以师为本;营造氛围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深度学习”已成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较为核心的概念之一。特别是在基础教育界,在对“深度学习”的概念不断厘清的同时,许多基层学校和教师,对促进学生由“浅表学习”向“深度学习”的途径,进行了诸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张家口市第七中学在重新挖掘陶行知“小先生制”的基础上,提出以“小先生开讲”为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总体思路,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