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只重要语言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高。本文对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提出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可行性策略。希望能给大学英语教学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徐琴(1975.04-),女,贵州金沙人,贵州商学院,副教授,教育硕士,研究兴趣: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本科高校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基于商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017GSJYLXM08。
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的融合与接轨,中国与国际的交往与接触日益频繁。要实现顺利的合作与交往,就必须对西方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大学英语教学担负着为未来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重任,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交际能力尤为重要。因此,要根据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改革创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这是摆在大学英语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大學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重语言知识传授而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倾向,在教学中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思维来设计教学方法与内容,教学过程只是添加了英语语言符号。大学英语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在传统的讲解灌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与时间被挤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也得不到有效发挥,只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导致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在传统的以语言知识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学生把英语学习的重点落实到大学四级和六级相关的考试方面,只注意英语词汇与语法的学习,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不强。学生对于掌握异域文化的态度不积极,并且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在现行英语教材的编写上也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教材侧重于语言知识、词汇与阅读,对于异国文化的介绍内容很少。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占的比重比课外实践性活动多;在语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应试活动占比重较大,而测评活动相对减少;英语理论研究要比实践活动多,在中西方文化的传递方面也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因此,在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需要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1.大学英语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教学技能与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所以,无论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还是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必须致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是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技能,拓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如可以运用网络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微信、微课、慕课等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可以充分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更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紧跟时代的发展,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课堂一定要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实物教学、 对比教学、任务驱动等综合性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的提高,并且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融入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申请学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能力选修课程,教师要研究选修课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切实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通过组织引导,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如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观看英文电影,还可以通过英语角与英语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学生对活动内容进行总结与讨论,使学生充分交流,说心得,谈体会,提高学生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
2.提高教材与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一是要设置立体化的教材。结合英语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充分发挥现代化媒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网络等多媒体了解西方文化。当今多媒体教学设备较为完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网络、多媒体为媒介,在课播放相关视频,通过简要的评说,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观看视频的内容,增加一些经典的国外著作,让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课堂英语演讲活动、小组辩论活动,使学生的印象更深。这些活动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化,使学生对西方文化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有深入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及中国的电影《夜宴》,让学生对两部影片进行比较,找出影片中的相似部分进行分析,在分析与讨论中,学生可以立体化的掌握中西方文化精髓,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分析能力与敏感性。二是要设计特色化的教材。在学习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还要重视本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将西方文化与本民族文化进行对照,了解其异同点,这是促进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训练让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表达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信心。学生通过英语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表达,同时加之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中西方交际能力,更重要是能够促进学生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例如,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传统美食等一些文化精髓,都可以运用英语让世界对中国有全面的了解。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跨文化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跨文化交际情境。教师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时,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可以运用原版的音视频材料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也可以运用网络社交工具营造真实交际情境,创新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也就是说,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虚拟的语言交流场景,为学生提供更多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2)运用信息技术创建跨文化交际资源库。一是新时代下的教材建设应该结合网络拓展跨文化交际培养的广度与深度,使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有更广阔的教学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更具体与深入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形成,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二是信息技术有助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获取信息、启迪思考、资源共享、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另外,信息技术可以优化大学英语的对话教学,促进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体验,丰富了教学活动内容,提高了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有效性,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4.跨文化交际教学与外界实践相结合。高校应该充分重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如通过定期的培训或者出国访学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另外,要定期举办文化交流会,相互交换留学生,实现大学国际化的目标。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是动态的,且具有交际的双向性,有效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可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的落实,学生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个体的努力才能得到落实。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及时引导,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不管在英语教学课堂内,还是在课外交际实践中,都要激发学生积极展现自我的欲望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我,体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小组成员可以密切协作,创设交际情境,彼此分享经验心得,共同促进与提高。
三、结束语
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要努力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技能,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与环节,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切实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献:
[1]高凤琴,张金焕,孙金凤,张岁岁.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24).
[2]余胜聪.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渗透[J].校园英语,2018(30).
[3]段瑞芳.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6(13).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徐琴(1975.04-),女,贵州金沙人,贵州商学院,副教授,教育硕士,研究兴趣: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本科高校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基于商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017GSJYLXM08。
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的融合与接轨,中国与国际的交往与接触日益频繁。要实现顺利的合作与交往,就必须对西方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大学英语教学担负着为未来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重任,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交际能力尤为重要。因此,要根据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改革创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这是摆在大学英语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大學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重语言知识传授而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倾向,在教学中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思维来设计教学方法与内容,教学过程只是添加了英语语言符号。大学英语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在传统的讲解灌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与时间被挤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也得不到有效发挥,只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导致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在传统的以语言知识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学生把英语学习的重点落实到大学四级和六级相关的考试方面,只注意英语词汇与语法的学习,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不强。学生对于掌握异域文化的态度不积极,并且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在现行英语教材的编写上也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教材侧重于语言知识、词汇与阅读,对于异国文化的介绍内容很少。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占的比重比课外实践性活动多;在语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应试活动占比重较大,而测评活动相对减少;英语理论研究要比实践活动多,在中西方文化的传递方面也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因此,在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需要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1.大学英语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教学技能与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所以,无论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还是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必须致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是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技能,拓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如可以运用网络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微信、微课、慕课等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可以充分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更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紧跟时代的发展,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课堂一定要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实物教学、 对比教学、任务驱动等综合性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的提高,并且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融入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申请学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能力选修课程,教师要研究选修课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切实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通过组织引导,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如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观看英文电影,还可以通过英语角与英语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学生对活动内容进行总结与讨论,使学生充分交流,说心得,谈体会,提高学生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
2.提高教材与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一是要设置立体化的教材。结合英语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充分发挥现代化媒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网络等多媒体了解西方文化。当今多媒体教学设备较为完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网络、多媒体为媒介,在课播放相关视频,通过简要的评说,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观看视频的内容,增加一些经典的国外著作,让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课堂英语演讲活动、小组辩论活动,使学生的印象更深。这些活动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化,使学生对西方文化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有深入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及中国的电影《夜宴》,让学生对两部影片进行比较,找出影片中的相似部分进行分析,在分析与讨论中,学生可以立体化的掌握中西方文化精髓,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分析能力与敏感性。二是要设计特色化的教材。在学习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还要重视本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将西方文化与本民族文化进行对照,了解其异同点,这是促进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训练让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表达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信心。学生通过英语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表达,同时加之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中西方交际能力,更重要是能够促进学生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例如,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传统美食等一些文化精髓,都可以运用英语让世界对中国有全面的了解。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跨文化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跨文化交际情境。教师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时,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可以运用原版的音视频材料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也可以运用网络社交工具营造真实交际情境,创新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也就是说,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虚拟的语言交流场景,为学生提供更多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2)运用信息技术创建跨文化交际资源库。一是新时代下的教材建设应该结合网络拓展跨文化交际培养的广度与深度,使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有更广阔的教学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更具体与深入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形成,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二是信息技术有助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获取信息、启迪思考、资源共享、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另外,信息技术可以优化大学英语的对话教学,促进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体验,丰富了教学活动内容,提高了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有效性,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4.跨文化交际教学与外界实践相结合。高校应该充分重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如通过定期的培训或者出国访学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另外,要定期举办文化交流会,相互交换留学生,实现大学国际化的目标。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是动态的,且具有交际的双向性,有效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可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的落实,学生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个体的努力才能得到落实。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及时引导,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不管在英语教学课堂内,还是在课外交际实践中,都要激发学生积极展现自我的欲望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我,体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小组成员可以密切协作,创设交际情境,彼此分享经验心得,共同促进与提高。
三、结束语
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要努力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技能,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与环节,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切实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献:
[1]高凤琴,张金焕,孙金凤,张岁岁.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24).
[2]余胜聪.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渗透[J].校园英语,2018(30).
[3]段瑞芳.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