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茜:味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zh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在几个月前,我微博中的自我介绍还是“奔三中”,而现在,我已经是实实在在的“高三党”了。偶尔抬头看看教室前面挂的小黑板,蓦地发现,还有六个月我就要高考了,也就是说,我已经高三好几个月了。就这几个月,高三之味,不敢说尝尽,但真有一番体会。
  怎么说呢?高三就像一杯清茗。首先,它看着像回事,貌似不错,一如茗之外貌典雅与香味清新。因为之前看过一些校园小说和一些文章,大多故事是发生在高三,所以对高三,之前心中总是有那么些许憧憬。想象中,高三会有更多精彩奇妙的桥段;想象中,高三会有挥洒不尽的青春。高三前对高三是好奇憧憬之味。
  在电视上看别人品茶,先是看,再是闻,接着就是品了,小抿一口,无限满足。我觉得自己就是俗人一个,只觉得那玩意儿又苦又涩的,真的不喜欢,更不说“品”了。那高三呢?说实话,和喝茶一样。
  当自己真正进入高三时,没过几天,那种好奇心就荡然无存了。学习节奏陡然加快,每天总有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书,六门功课轮番轰炸,让人焦头烂额。自然,我没抱怨过,我常想,我现在过的是个什么生活?用一条微博来说,就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迟,吃得比猪差,干的比牛多”。每念及此,心中不禁倍感苦涩。这是我想要的吗?
  可是我不得不接受,而且,现在的我,也不后悔这样的选择。苦涩,必是高三的至味,同样,也是青春的至味。多少次小胜后却骤遭惨败,无数次淋漓的汗水后却收获寥寥的苦涩,我只能无言接受
  并且在没人的角落默默咀嚼。很多次,我想哭,我想放弃,高三之味,这份苦,这份涩,太沉重了,我感到承担不住了。
  但我没有放弃。失败后,快点结束悲伤,重新拿起笔再次钻入书堆奋战到夜阑人静。无尽夜中某个角落的孤灯,是我对梦想的承诺,对梦想的坚持。我不喜欢饮茶,但又时常忍不住去喝两口,因为我喜欢苦涩过后舌齿间依稀有丝甘甜的感觉,喜欢那种淡雅的清香。同样,我相信,高三的苦味之后,必是清香之味,那是梦想对你的奖励。
  高三之味,还需细细品味。
  点评 此文用随感的形式写高三的生活苦涩,如此从容,这本身就很美。引用鲜活的微博,生动形象。但把生活之味比作清茶实际有点落入俗套。高三的味除了苦味外,还有什么味?文中可要写出丰富多彩的味道才合适。
  这类文章思路应该放开,可由具体的高三学习会到面对生活中的苦涩和磨难我们应有的心态,收拢到以高三之味来映照生命之味,这样文章会大气。
  (本期统稿:京山一中汪铎)
其他文献
“夏天到武汉来看海!”武汉外校“马里奥联盟”(由7名学生组成,组队时成员平均年龄16岁;“马里奥”是经典游戏《超级玛丽》中的神奇管道工)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利用假日借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并向专家求教,之后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经过4个月的研究,完成了长达1.3万字的中文报告和8700个单词的英文论文,制成图像版的解说文字,揭示了武汉内涝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三条解决措施。  怎么让这份报告发
期刊
人生到底是怎样被决定的?  英国导演迈克·艾伯特拍摄了来自英国不同地区和家庭的14位孩子从7岁到56岁的人生经历,默默追问决定人生的答案。这不仅仅是一部史无前例引人思考的纪录片,这是一个追问普通人命运的社会学研究报告。  生活是无法超越的剧本。要么安享父辈的生活,要么沿袭底层命运,陷落于“阶级的混凝土”……看到他们小,看着他们老,看他们努力奋斗,看他们徒劳挣扎。他们是他们,但他们也可能是你,是我。
期刊
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差,总会有个人在爱你;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好,也总有个人不爱你,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这是一种缘分,而这种缘分恰恰需要耐心等待,需要经历种种挫败才能遇见,在你的世界中总会有个人比想象中爱你。  ——张爱玲  很久以前一个朋友对我说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被自己暗恋的人暗恋着,时至今日我跟那个朋友早就断了联系,却暗自诧异着我居然把这么一句话记得那么清楚,也不知道他最大的梦想实现了没有。生活永远
期刊
我们正在大兴安岭上游览访问,忽然听到梅兰芳同志病逝的消息。  我们都黯然久之,热泪欲坠!我们之中,有的是梅大师的朋友,有的只看过他的表演,伤心却是一致的。谁都知道这是全国戏曲界的一个重大损失!  我有许多话要说,但是心中悲痛,无法安排好我的话语。我只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在这心酸意乱的时刻中,我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无法有条有理地讲话!  我与梅大师一同出国访问过两次,一次到朝鲜,一次到苏联。在行旅
期刊
“相声泰斗”马三立一生不抽别人递过来的烟,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去年天津的一个电视节目,邀请了马三立的徒弟尹笑声和孙子马六甲,主持人特意询问了马三立不抽别人烟的问题。  尹笑声说:“在当时,师父抽的是‘恒大’,相当于现在五六块钱一包。师父抽烟还跟别人不一样,不给别人敬烟,到那儿一坐下,烟先拿出来,还有那火柴,就往眼前的桌上一搁,谁愿意抽谁拿;你不来拿,我不敬你,就这么抽烟。”  “他还不抽别人的?
期刊
喝过的茶叶晒干后,可装进布袋做枕头;废旧报纸垫在衣橱里,可防潮除去异味;雨水收集起来,可拿来浇花、养鱼……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90后学生陈娇如今成了重庆南岸区长生桥镇同景社区的“环保达人”。  陈娇的家有两个阳台。装修时,陈娇跟爱养花的爸爸商量,在自己的阳台上安装一个雨水引流储存装置,“这样雨水就可以拿来浇花、养鱼。”爸爸很赞许。  记者在陈娇的阳台上看到,顶上搭着一张斜斜的塑料板,板子的外侧接着
期刊
我一直觉得,父亲对节气有着最敏感的触觉,他甚至比那些草木鸟兽更懂得聆听节气的召唤。早早地,父亲就开始念叨:“到了春分,咱开荒的那块麦地就要浇水喽!”  妹妹瞪大好奇的眼睛问:“春分是什么?为什么要等春分浇水?”父亲呵呵地笑着,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解释:“等你上了学就知道了,春分是个节气,春分把春天分成了两半。人们都说‘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到了春分,是该给麦子浇水了……”  春分,把春天分成两半。
期刊
那年,父亲近60岁了,又患了肝病,他骨瘦如柴,虚弱无力。那时,我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已成家了,只有刚结婚的小哥同我和父母一起过。小哥的媳妇看到父母年老又有病,不能做活,我又读书,觉得同我们一起过是吃亏的,故此,对供我上学是颇不情愿的。  那年深秋的时候,学校放了几天假,让我们回去拿换季的衣服和准备冬天烧炉子的柴火。  镇上中学离我们深山里的小村子50里山路,赶到家,父亲不在,母亲说父亲到北蔓甸摘草穗去
期刊
在很多人眼里,爸爸李敖是个“狠”角色,甚至有些人用“痞气”来形容他,但我始终觉得爸爸的“痞气”是建立在他深厚学问的基础上的。一个人如果只读书不骂人,那么他可能是个历史学家;如果只骂人不读书,那么他可能是个流氓;而如果两者兼备,那他就是李敖。  与其他父女不同,我和爸爸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在我最需要他陪伴的时候,他却深陷囹圄,无法为童年的我遮风挡雨。爸爸曾在《坐牢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一书里写道:“我
期刊
所谓“散步”,就是随便走走,有时也说成“散散步”。  从运动的角度说,散步是最简单经济又最安全易行的运动方式,可以锻炼身体,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而从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角度说,散步也可视为一种休息方式。所以现代辞书说,散步是一种“休息或锻炼身体的方式”。但这“随便走走”为何要叫“散步”?“散”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散步”最初叫“行散”,“散”是“散发”的意思,指一种借行走来散发药性的行为,与“五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