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对一环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来源 :双语学习·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c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专注学习过程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日渐成型,且也突显出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一对一模式如何推动小学阅读教学的变革呢?基于一对一多媒体、网络、大数据教学环境,小学阅读教学内容、方法、设计都就有创新空间,尤其为比较阅读、主题阅读教学提供条件。阅读环境及能力的发展,也推动了学生创新能力、信息处理力、发现问题力、自主学习力等高阶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景阅读
  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一般理论探究
  (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含义
  全球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又称为1:1数字化学习)的概念最初是在2002年由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学者略特·梭罗维(ElliotSoloway)和北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凯斯·诺里斯(CathieNorris)共同提出的,是让所有学生起码都有一种数字化计算设备[1]。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特指依托互联网技术将教学中的若干台计算机及相关的多媒体设备互联,构建成小型的网络教学环境,而且所有学生都拥有一台计算机,可以随时进行网络在线学习[2]。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使用专门的数字化设备去了解學生的兴趣方向、课程掌握程度、思维方式等学习进度指标,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特点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主要特点体现如下:①教与学中强调个性化学习,以学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②基于网络环境,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③重点以主题、任务、问题为中心而展开教与学;④网络环境便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启发;⑤便于开展创新等高阶能力的培养。
  二、基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方法及意义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的把课堂交给学生,开拓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就“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如何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如下阐述。
  (一)基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基于“一对一”数字化的语文学习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软件或教育网站,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引领下增强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探求。它不只是教师“教”的工具,更是学生“学”的工具。我们体验了利用一对一教学平台进行备课上课,并且分析了这些课程,归纳总结出数字化互动学习工具进行语文探究学习设计的一般模式:
  例如在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时,教师先通过图片呈现恐龙和鸟类,巨大的对比让学生产生疑问:庞大的恐龙是如何变成鸟类飞向蓝天的?借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将学生内容汇总于电子表格中,接着进行交流总结和拓展延伸。
  学生知识和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能有所发展,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深度教学。
  (二)“一对一”数字化条件下小学生阅读方式的变革
  基于“一对一”数字平台下的阅读学习指导,优质的网络资源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模式的创新也优化了学习过程。我们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摸索出了大概的语文阅读基本流程:
  由上图的教学流程图我们可以知道,课堂上不再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而是更多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需求:学生以媒体作为自主学习、协作探索的工具,再以问题为导向,让其自主构建认知结构,它更加强调了情境的作用、师生的互动、人机环境的协作等。
  作为阅读的延伸,显然阅读扩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阅读拓展是阅读的延续,它以语文教材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学习与文本相关的课外阅读读物,从而达到一篇带多篇,已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积累。基于“一对一”数字平台的阅读拓展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便利性与优越性。
  1.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是重要的阅读方法。比如:词句、段落、篇目之间的比较阅读,甚至于小到表达方式、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篇幅结构等等。阅读的过程往往是语文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基于网络环境的阅读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阅读认知过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将有不错的效果。
  比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时,就可以让学生先回忆以往的春节活动,查一查、搜一搜各地春节的习俗,通过对比阅读梁实秋的《过年》和斯妤的《除夕》选段,两篇文章同样是写春节,但是写作风格、角度、情感表达都各不一样。通过自我发现、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让学生能够体会不同的写作方法。然后再设计写作任务,让学生选择写“家乡的春节”或者“我设计的节日”,创写自己笔下的节日。
  基于一对一数字平台的对比阅读中,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模式,不仅使阅读空间显得尤为宽广,更是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共同处在同一阅读空间,方便交流、协作、探讨。
  2.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或群文阅读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一对一数字平台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主题阅读”是基于网络环境,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在不同文本碰撞交融中,重过程、重生成、重理解,构建更加开放的阅读模式。
  人教版四年级第三单元以“童话”为单元主题,教师可以收集各国著名童话的文本、视频、音频呈现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主题阅读发现童话的特殊的写作方法:如童话中的主人公大都有超常的魔力,想象丰富,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还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让学生课后去品味、感受,开展讲童话、写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记录学生学习活动的经过,激发学生对阅读童话产生兴趣,形成美好的阅读向往。
  通过借助“一对一”数字学习平台学生的主题阅读,不仅实现跨越式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更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亲自经历知识研究过程,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其创造性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一对一”数字化条件下小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1.学习角色开放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这是新课程最根本的理念。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环境下,学生的角色犹如孙悟空七十二变,更丰富,更多元。如在作文教学后,我们让学生对同学发到网上的作文进行点评,此时此刻,学生既是作文发表者的学习同伴,又是一个普通读者,还是小老师;又如让学生利用手机等设备拍摄生活视频,预学某个知识,这时学生就是老师……总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让学生的这些角色不仅仅停留在体验的阶段,其实是真正成为这种角色,这样的学习氛围必将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盎然,信心百倍。
  2.学习手段综合性
  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上,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提供学习的资源或线索供每一个参与者共享;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探究的问题可以借助网络获得多种学习形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知识单向传递的格局,进而使学生的信息收集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通过课堂观察发現,“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比传统的课堂更为丰富立体,主要是因为学习手段的综合运用。在技术支持下,学生可以经过体验搜集、分析、整合资料、作结论、发布作品的完整的探究历程;也可以将课内学习和课堂学习交互活动,自主学习、表达、交流活动交替进行,综合运用。
  3.学习能力自主性
  “一对一”数字化的泛在学习模式已超越了传统课堂,学生与虚拟数字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体现了它强大的整合性。这种学习模式不仅为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也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自主选择权,促进了学习从“人工”情境到“生态”情境的转变。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具有多维性、互动性、平等性的特点,“一对一数字学习”中每一个使用者都处在平等交流的情景和位置之中,这打破了传统教学“教师中心”主义,真正确立了“学生中心”。
  基于“一对一”数字化的语文学习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软件或教育网站,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引领下增强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网络具有强大的搜集、整理、共享的功能,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强大的“搜集”功能,学会整理归纳,形成自己的电子文库、辞典,并与同学之间形成资源共享、互动。
  如学习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后,让孩子们利用网络搜集此类送别诗,丰富学生的古诗句积累。有了自主学习意识,无论课堂学习中,还是课外阅读中,学生都能自觉利用网络这一特性,有助于良好的语感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将语言积累内化为一种习惯。
  三、基于“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激励
  评价激励机制显然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点。一对一环境可以提供超越传统的条件,比如,人机环境不仅能让学生的进步记录得以保存,更能给予他们支持和激励,保持学习阅读的成就感、学习热度。一对一数字学习平台提供完善的交流通道和激励系统,比如,互动区、展示区、学习榜等都给阅读教学提供新功能。
  互动区:基于在线即时通讯、互动工具等,构建学习互动专区,为学生提供在线辅导、即时答疑、互动讨论、观点分享等等,让学生跟老师同处在广阔的学习空间,帮助老师了解学生个性化,学生获得老师即时帮助。
  展示区:基于网络传输的便利性,存储功能的强大,建立学生自己的作品、成果、评价展区,实现学习资源快速共享,激发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提供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活力。
  学习榜:学习榜不仅让学生能明白自己的学习状态,同时,形成竞争氛围激发其学习热情。
  基于“一对一”环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更多评价方法、激励策略,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同样,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展示全新的灵活、多样、个性化的教与学模式。
  四、结论
  一对一数字环境,为学生阅读提供全新学习空间,为比较阅读、主题阅读、情景阅读、交互阅读、探究阅读提供条件。网络环境构建学生互动启发、反馈分享阅读空间;多元阅读推进学生学习力、探究力、问题解决力发展。其也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持续创新。
  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FZDJ2014A2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胡海明,顾小清.全球人人电脑运动与学习革命新浪潮[J].中国电化教育,2007(7):1-4.
  [2]余胜泉,陈玲.1:1课堂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25-29.
其他文献
环丙沙星引起过敏性哮喘1例郭英芳(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伊犁835000)郭梅芳(新疆伊宁市人民医院,伊宁835000)患者女性,15a,因咳嗽、咳痰、发热一周,并加重伴气喘,于1995年12月26日入院。有链霉素过敏史。入院时查
某部反映头痛者较多,为此我们普查1080人,诊为头痛者130例。方法与结果采用上海产 NZY-2型脑电阻仪,闭目静坐位额—乳突导联,对130例做了脑血流图(REG),检查。男102例,女28
人们现在已经逐渐认识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具有很高发病率和潜在死亡率的常见疾患。各种诊断技术已被用于减少费用、改善监测和舒适的
婴儿学习一个新的技能必须建立在已有动作技能是稳定的和灵活的基础之上。通过呈现婴儿平衡伸手动作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阐释婴儿通过神经运动系统开始学习灵活地伸手,进而形成
阅读舵主:江苏省江阴市周庄实验小学(东区)张理刚老师阅读提示:阳光,怎么有最后的呢?是不是到了世界末日?读完了这篇文章,你一定会对这个“阳光”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结合短文
一、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理论依据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掌握某一项目的技能 和技巧,先是教师用示范表演,然后是一边讲解一边 示范来让学生观察模仿动作要领。模仿训练之后,
细菌能移生于无症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下呼吸道,这些细菌主要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嗜血杆菌,对其在稳定期和加重期COPD下呼吸道所起的作用一直都不
Windows系统可以通过类似Alt+Tab、Win+Tab等快捷键的组合实现较为复杂的功能。实际上,Windows 10中还有一种比快捷键组合还要好用的功能,绝大多数笔记本用户都可进行尝试。
最近出版的第1O0期《新周刊》发表题为《〈读书〉:一个时代的终结?》的文章,对曾经作为新时期中国自由思想者最重要刊物之一的《读书》杂志的“没落”进行了专题报道。 文章
5小宝今天当值日生,妈妈把他送到幼儿园门口时,发出了一连串的叮嘱:“别太累了。”“别弄脏了衣服。”评析:妈妈的这一个又一个“别……”已远远超过了关心孩子的范围,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