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翻译人才国际化培养策略创新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际人才竞争极其激烈的背景下,应用型翻译人才国际化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国际教育竞争的需要、人才市场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要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提出应用型翻译人才国际化创新培养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国际化;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fierce competition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internationalized application-oriented English translation talents nowadays.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 need of cultivat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and the internal need of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cultivation mod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ranslation talents, and specific cultiva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internationaliz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translation talents; training
  【作者簡介】青立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校级重点教改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5GJ02)。本文是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英语”建设项目(GDTX170109)阶段性成果。
  引言
  为了鼓励和推进人才国际化发展计划的落实,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是指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仅应该具有国际态度和意识,专业技能扎实、动手能力强,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还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包括一定的国际知识)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创新能力。应用型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如何培养融通中外的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国际化翻译人才就成了主要挑战。应用型大学应以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人才为目标,针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求,开展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育,培养应用型国际化翻译人才。
  一、应用型国际化翻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国际教育竞争的需求。现今,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国家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纷纷制定了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的举措。例如,美国提出了教育教学举措-“自由教育与美国承诺(LEAP)”项目,日本提出了“COE计划”(Center of Excellence),欧盟推出了Erasmus Mundus计划,中国也实施了“211”与“985”工程和“双一流”措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在中国提升全球竞争力的背景下,高校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2.人才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根据中国翻译协会的权威统计,中国现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约50万多人,翻译从业人员仅有4万人,全国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但能胜任专业翻译的人才不到10%,翻译人才缺口高达90%。 目前,国内对翻译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大,涵盖文艺、经贸、旅游、体育、教育、环保、法律、外宣、政治等各个方面,应用型翻译人才需求量很大。 然而,当前高校培养的翻译人才与市场的需求的翻译人才存在差距。从翻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真正从事翻译工作的数量很少。部分就职于企事业单位的学生反映,在工作中有很多实际的口笔译机会,但是感到所学的翻译知识与实际翻译存在差距,不能胜任实际的翻译工作。
  3.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要在全国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以“国际化”为定位,切实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教育竞争力,培养出更多应用型国际化翻译人才。
  二、应用型翻译人才国际化培养策略
  应用型国际化翻译人才培养已成为人才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的需求现状,提出应用型国际化翻译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即专业 技能 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
  1.制定应用型翻译人才国际化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国际化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一方面应多借鉴国内外著名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与国际著名院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采取“三一制”,“二二制”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学生四年中三年或两年在国内学习,一年或两年在国外学习。笔者所在学校就在此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著名高校进行了翻译人才联合培养,有二 二模式本科教育,三 二本硕连读模式和三 一 一本硕连读模式。
  2.构建国际化翻译课程体系。 高校国际化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以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构建科学的应用型国际化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借鉴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高校的翻译课程体系,体现课程设置的多元性,培养符合社会不同需要的国际化翻译人才。翻译课程设置应将翻译理论课和翻译实践课程相结合,应合理开设科技翻译、商务翻译、旅游翻译、法律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实用文体翻译、传媒翻译、外事翻译、新闻翻译、旅游翻译、政论翻译等实训课程,教学内容覆盖从理论到实践,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国际化翻译人才的需求。   3.建立应用型翻译人才国际化培训基地。 建立翻译人才培训基地是有效实现应用型翻译人才国际化培养的重要保证。依托高校的办学资源和优势,采用国际先进的“素质 外语 专业技能”的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实习实训活动。一是设立校内口笔译实训平台和实训中心,比如笔译工作坊、口译工作坊和同声传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二是与国内外翻译公司、跨国公司、涉外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学生翻译实习基地,构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平台,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翻译人才。 笔者所在学校与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州信实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依明灯有限公司、深圳市通宝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大中和茶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创宏程电子有限公司、广东金中名品汇汽车用品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协同培养翻译人才协议,共建立实习基地,不断深化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在为这些企业提供翻译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翻译的技能和积累了翻译的经验,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好局面。
  同时,在应用型国际化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可以采取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翻译理论的传授和翻译实践实习的指导。校外导师主要聘请具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的一线译员担任,指导学生开展实践锻炼,对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笔者所在学校采取了“双导师”制,学校采取邀请企业高管或在企业工作的学校毕业生作为校外导师,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应用型国际化翻译人才,已取得积极成效。
  4.打造稳定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培养应用型国际化翻译人才的第一步。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走出去”,即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国外研修、参加国际会议、参与科研项目交流、访问学者、出国项目交流等多种形式,帮助在职翻译教师提升翻译水平和翻译教学能力收集科研资料,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请进来”,即引进和招聘外籍教师和学者、聘请国际知名翻译学者、专家到大学任教、讲学或者指导翻译人才培养。笔者所在学校每年外派1-2名教师赴国外进修访学,访学的合作院校包括美国贝弗大学、美国杰克逊维尔大学、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土耳其杰拉鲁巴亚尔大学、爱沙尼亚塔林大学等国外大学访学,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5.加强国际科研多边合作。科研国际合作也是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比如在国外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出资邀请国外同行参与集体或个人重大科技项目的协作研究;跨国设计和组织相关科研课题的共同探索;按照学科或专业领域建立信息网络,实施国际间教育资源的互补与援助;争取国际、某国或者个人设立的各级各类科学研究基金。目前,很多高校已开始参与科研国际合作,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选派一名教师参加欧盟科研项目。此外,在国内高校举办大中型国际学术会议,也是大学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中青年教师不出国门就可以与国际知名翻译学者、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比如举行全球化视域下英语口笔译国际研讨会、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研讨会、东北亚语言、文学与翻译国际研讨会等。通过国际科研合作,营造国际化的学术氛围,提升科研实力。
  6.扩大学生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国际化应用型翻译人才可以采取鼓励学生参加国外交换、出国留学项目和海外实践项目。笔者所在学校的翻译专业以与美国贝弗大学、英国西英格兰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开展了横向联合培养项目,保持长期的师生互派交流机制。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选派200多个学生作为交换生赴美国、英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60所国外合作院校进行交换学习,从而实现了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此外,每年选派20名学生赴美带薪实习。通过国际交流,培养应用型国际化翻译人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7.建立推动培养国际化翻译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为保证国际化翻译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完善的国际化翻译人才培养的保证体系。(1)设立国际化翻译人才培养专项经费。(2)制定推动国际化翻译人才培养的规章制度。此外,设立了专门的科室负责学生和老师国际交流的工作。笔者所在学校在推动国际化人才保障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设立了专项经费、有完备的规章制度,且有国际交流中心专门科室负责国际交流工作。
  三、小结
  应用型翻译人才国际化的培养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高校可以通过制定应用型国际化翻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国际化翻译课程体系、建立国际化翻译人才培训基地、打造应用型国际化师资队伍、加强科研多边合作、扩大学生国际交流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加强国际化人才培的保障制度等来营造学校国际化氛围,培养应用型国际化翻译人才,这种培养模式可以以国际化助推应用型、以应用型强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蔡蔚.应用型大學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7):183-187.
  [3]彭敏.本科旅游专业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6):45.
  [4]朱红英.国际化应用型人才英语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6):114.
  [5]付艳玲.美国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及其启示[J].才智,2013(12):210.
其他文献
【Abstract】During translation, there are often conflicts between the content and the meaning. We cannot make an absolute conclusion of which is better. We use both communicative
【Abstract】The prevale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ross the globe gives rise to the emergence of the notion of ‘World Englishes’. In order to shape a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people from di
【摘要】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是和谐教学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之间的沟通足以改变教育结果。但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时常存在着沟通效率低的现象,为此笔者提出了三种改进方法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改进。  【关键词】师生沟通 重要性 方法  一、师生沟通的重要性  和谐融洽的英语课堂缺少不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孙珊和曾小娟都曾在论文中指出:高品质的课堂沟通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情境设置,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发言的
【摘要】“课程思政”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而从学生的需求来探讨怎样开展英语“课程思政”是对其实效性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英语“课程思政”概念基本清楚,对此持肯定态度,且英语课程学习的主要场地是课堂和网络。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具有充分的前提和保障。在学习需求方面,内容上大学生要求多元化,学习方式上强调参与性,现阶段更注重加强语言学习的薄弱环节,智育服务于德育。针对这
【摘要】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然而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学生整体英语写作水平有待提高,合作学习模式的提出和应用,有效创新和改革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英语写作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合作学习模式  【作者简介】王强(1970.10- ),男,山东日照人,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本科,中教高级。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日加紧密,
【摘要】英语是世界流通语言之一,也是我国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至高中十年义务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同时各大高校也设立英语专业课程。在初高中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以英语语法、词汇量的积累为主要教学内容,忽略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也是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只是具有较强的英文书写和卷面考试能力而在实际的交际运用中显得十分蹩脚的原因。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也开始注重英语综合能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因此二语习得研究也对我
【 摘要】小学阶段是许多孩子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培养和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很多儿童兴趣启蒙的开始。但是处于这一学龄段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展开讨论,希望可以给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英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简介】邱意梓,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中心小学。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担子其实是很重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廣泛的应用,这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力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决定了现代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作者简介】张红,代文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现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
【摘要】立足中职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不强,成就感不高的现状,针对用人单位的职场英语能力要求,将闯关模式应用在中职英语技能实训中,精选主题,开发技能任务单,并利用微信、MOODLE 等网络教学平台辅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等多形式闯关实践。闯关模式能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整体水平,对提升中职英语技能教学的质量和研究能力有一定的实践性意义。  【关键词】职业英语技能;闯关模式;网络平台  【作者简介】许晓利,
【摘要】众所周知,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思维、综合能力等多个方面,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探究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策略分析:加强情境交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开展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