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组分混合颗粒流的有效热导率

来源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tz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稠密气体运动学理论,运用随颗粒速度而变化的自由程理论计算了两组分混合颗粒流的有效热导率.当Biot数小于0.1时,解析结果可适用Blot数和Fourier数的乘积(BiFo)的整个范围.在适当BiFo数的条件下,讨论了组分颗粒浓度、总的颗粒固体体积百分含量v和BiF0数对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小颗粒的浓度或减少小颗粒的尺寸可提高混合颗粒流的有效热导率.
其他文献
急性肾衰竭(AR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剧进行性减退,血肌酐(SCr)平均每天升高超过44.2~88.4μmol/L,临床出现氮质储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尿毒症症状。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
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因“规律腹膜透析2年,左侧背痛2d”于2010年6月1日收住院。患者有2型糖尿病病史12年,2g前因“反复恶心、呕吐”检查血肌酐824μmol/L,双肾CT示双肾萎缩,诊断
让A(p,k)(P,k∈N={1,2,3,…})表示所有定义在单位圆盘E={z:|z|〈1}内形如f(z)=x^p+ap+k^zp+k+…的解析函数组成的类,利用Carlson—Shaffer算子得到了一些有趣的不等式,并推广和改进了文[1,5—6]中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无肾脏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D组,有
肾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是阴离子间隙正常(10~15mmol/L)的高氯血症性代谢性酸中毒。RTA和其他代谢性酸中毒(如尿毒症性酸中毒)都有其共同特点,即血浆碳酸氢根离子明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经内科常规治疗效果较差,病死率较高。近年来,我院应用血液灌流(HP)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技术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中存在光盘与图书异地存放、网络数据存贮空间有限、数据提取障碍等问题。本文在总结随书光盘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随书光盘和图书结合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是张九桓先生对“俯仰”的读解。俯仰之间,诗人信手拈来素材,才思敏捷,诗情流淌,怡然得诗。厚重的青山在他骨子里埋下了诚挚务实的诗意;世界各地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近年来严格按照总部要求,认真贯彻关联交易文件精神,但是由于公司关联交易运行十多年,相关的交易内容变化很大,关联交易合同也有待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百令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随机分为A、B二组,其中A组40例,给予基础治疗及阿托伐他汀片(10mg/d);B组45例,除基础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