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智取“杜拉拉”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毛遂自荐,
  赢得编剧初步支持
  
  王珞丹很早就看了小说《杜拉拉升职记》,非常喜欢“杜拉拉”。她从朋友那里得知《杜拉拉升职记》剧组正在寻找女主角后,就一直让经纪公司争取,但遗憾的是,从网上选角的民意调查结果来看,孙俪、高圆圆、桂纶镁都一度成为网友呼声极高的“杜拉拉”,王珞丹并没有赢得网友的首肯,制片方也就没有答应其经纪公司的请求。对此结果,王珞丹虽然失望但却没有放弃努力,她开始想方设法接触《杜拉拉升职记》剧组的人,试图从内部打开“缺口”。经纪人通过朋友弄到了编剧张巍的电话,王珞丹当即给她打电话,表露了自己希望出演杜拉拉的心思,并言辞恳切地约她面谈。
  张巍见到王珞丹后,马上觉得她更符合小说中对杜拉拉的外表描述:姿色中上、黑瘦、个子高腿长,单就这几个词,王珞丹绝对是杜拉拉的不二人选,而且她更像一个女战士,有一往无前的阳光气质,更合乎杜拉拉的性格特点。王珞丹真诚地说:“我很早就看过《杜拉拉升职记》这本小说,对杜拉拉这个角色特别喜爱,也很想得到出演她的机会。我觉得我挺合适的。”张巍不由得被她的直率逗乐了:“你说说吧,给我个推荐你演杜拉拉的理由。”
  王珞丹胸有成竹地说:“我一直都觉得,杜拉拉首先不能是那种笨笨的、隐忍的、很传统的女孩子。但她也不能是美艳的、聪明绝顶的。你想如果一个绝色美女往那一站,你说她是靠奋斗爬上来的,我真觉得不可信。我虽然不如网友推荐的那几位女演员漂亮,但我更符合杜拉拉这个人物的形象。”张巍笑着说:“我看过你演的米莱和钱小样,你的外形脾气还真有几分杜拉拉的意思,我也觉得你合适。”她爽快地答应向剧组推荐王珞丹。王珞丹坚定地说:“谢谢您,我会积极准备,不会给您丢脸的。”
  
  二、苦练“内功”,
  公司实习打动导演
  
  虽然得到编剧的首肯,但王珞丹知道自己并非杜拉拉的不二人选。她就琢磨着怎么样增加自己的筹码,于是她对《杜拉拉升职记》的原著细加研读,体味杜拉拉的心路历程,以丰富角色的层次。此外,王珞丹还想去公司实习,先了解一下外企的工作环境再说。由于家中父母、亲戚都是经营企业的,王珞丹从不知道白领该是什么样。她先后“潜伏”在两家世界500强公司“实习”。上班第一天,她精心挑选了“衬衫 A字裙 高跟鞋”的行头,没想到被打趣成“全公司穿得最像白领的”。她放眼望去,其他人除了不穿球鞋,整体风格都很休闲,现实的白领跟王珞丹想象的大大不同。
  《杜拉拉升职记》剧组在开讨论会时,大家看好孙俪来演杜拉拉,但是张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孙俪这个演员太漂亮了,她非常有女人味,气质柔柔弱弱,甚至有点楚楚可怜的感觉。如果这样一个女孩,想在竞争激烈的外企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一路升上去,恐怕很困难,我也很难说服我自己。”制片人金维一和导演陈铭章对她的意见都颇为赞同,于是决定另外找人出演杜拉拉。
  在张巍的推荐下,导演陈铭章对王珞丹很感兴趣,他特地打电话给王珞丹,询问她对杜拉拉这个角色的看法:“王珞丹,我想听听你对杜拉拉这个角色的理解。”这下正中王珞丹的下怀,她滔滔不绝地谈了自己对角色的看法,并说:“我经历过北漂的生活,杜拉拉的坚韧、努力,甚至在职场中的焦虑,我都懂。其实我们的精神是很吻合的,我也是执著、忍耐、倔强的。”当她讲到自己为了体验杜拉拉的心理感受,还特意去外企实习的经历时,导演不禁为之感动,他答应说:“你放心吧,你的努力不会白费的。我会向片方推荐你,但成与不成要看大家集体讨论的结果。”
  为了争取到杜拉拉,王珞丹推了其他戏约,一门心思等待“杜拉拉”剧组召唤。
  
  三、执著沟通,
  “杜拉拉”精神感动大家
  
   没多久,制片方通知王珞丹去开会,导演、编剧、制片人都在场,他们讨论了谁演杜拉拉这个问题,王珞丹全票通过。就在王珞丹暗自欣喜的时候,制片人金维一却说:“杜拉拉选角这个事不应该是全票通过的。女二号黛西是人见人爱的,但杜拉拉不是,她不漂亮,办事太拙,不是很多人能接受和喜欢的,现在能全票通过,证明王珞丹亲和力太足了。王珞丹是所有人喜欢的那类,演女二号黛西最合适。”王珞丹当时险些崩溃,差点儿当着众人的面脱口而出:“那下次合作吧。”编剧马上跟她说:“你先别着急,你回去好好想想再答复。”但在回家的路上王珞丹给金维一发去短信道:我只能演杜拉拉,相信我能把她演得很好,如果这次不能合作,希望下次有机会。很快,金维一发来短信:那下次再合作吧。就在几乎已经注定将要错失杜拉拉这个角色时,导演陈铭章的一个电话却使事情出现了逆转。原来陈铭章听金维一说起王珞丹发短信的事情后,很是赞赏,觉得她身上的倔强特质正是杜拉拉所独具的。所以他和金维一商量后,邀请王珞丹再次面谈。
  在这次讨论会上,穿着白衬衫、干练的短发、一身职业装扮的王珞丹让大家眼前一亮。陈铭章笑着问她:“王珞丹,你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演员,怎么就这么执拗呢?”王珞丹一脸倔强地说:“我就是这样的脾气,我觉得我特别适合演杜拉拉。当年拍《奋斗》,我还是新人,我也会直接和赵宝刚导演要求角色,如果我不说要米莱,可能最后给我的角色就是露露。我认为还是要有坚持,如果你什么都可以,那就意味着什么都不可以。”看着满屋人惊诧的眼光,王珞丹索性补充说:“我知道我不是你们的首选,但我可以等,你们一天不否决我,我就一天不接戏。我会向大家证明我就是杜拉拉的最佳人选。”在场的人都被这个倔强大胆的女孩的无畏精神和强大自信征服了,集体为她鼓起了掌。金维一激动地说:“好好好,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杜拉拉。从你身上,我看到了杜拉拉的影子,不怕苦,不在乎困难,锲而不舍。”
  回到家后,王珞丹接到了电话,通知她出演杜拉拉。就这样,经过导演、编剧以及制片人的两度三堂会审后,王珞丹终于争取到了这个角色。
  在《杜拉拉升职记》杀青后的记者会上,说起最后为何选定王珞丹,制片人金维一表示:“选角过程中,王珞丹并不在待选前三名名单上。但是路遥知马力,王珞丹的执著、忍耐、倔强和智慧终于感动了制片方每一个人。如果说选角就像一个升职机会,那么王珞丹用她的杜拉拉精神完成了答卷,最终被一致认可为不可复制的杜拉拉人选。”
  对于王珞丹的走红,赵宝刚导演曾说,她在演艺圈里算不上漂亮的,能从电视剧里出来是一个奇迹。王珞丹说:“我是打不死的小强,很多次,大家看到我身上所谓的光环,其实都是因为我的坚持得来的。”也许创造奇迹的因素有多种,机会、运气、努力、才华,但在争取杜拉拉这个角色时,王珞丹就像她饰演的米莱、钱小样一样,坚定执著、真诚勇敢,始终充满希望地积极沟通交流,最终得偿所愿。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你可以不伪装,但你不能不打扮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着绝大多数国家的大学生就业,大学生们不愿坐以待毙,纷纷拿出新招、奇招,以求在求职中抢得先机。下面介绍的就是一些国家大学生求职成功的故事,希望能给正在求职的大学生们一些启迪。    美国詹姆斯:异曲同工    2008年,詹姆斯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州立大学,由于该大学并非美国一流大学,因此初出校门的詹姆斯求职屡屡碰壁。不得已,他只得另辟蹊径,在
人性的光辉之下,  往往掩藏着人性的弱点    19岁那年,她遇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场较量。那是一次全国范围的跆拳道选拔赛,赛场上短兵相接。她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打好每一场比赛,不辜负父母亲多年来的期望。当年父母看她是个练武的好苗子,就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地供她,将她送进了市跆拳道训练馆。而她肯吃苦,也很用功,因此成绩优异,被抽调进了省跆拳道集训队。这场全国性的大型比赛对她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尽管对手之
環境的思考
一    那天我在长途车站门口的公交站台等车,一会儿从车站内涌出一群民工。他们提着鼓鼓囊囊的大蛇皮袋,相互簇拥着走到站台。袋子里的被褥、衣服、脸盆和凉席露了出来。我站在他们旁边看着他们说笑,互相发烟抽。一个年长的民工说:尽管我们上次挣的钱不多,到下一个地方好好干,我们就能挣到过年回家的钱了。旁边的人附和着说,那是,那是。  半个小时后,公交车来了。我上了车,他们也拥挤着上车。到了一站,站在车厢前面
一位年过花甲的母亲,经常到古刹的简朴的招待所里小住,坐禅或者帮忙,一心向善。女儿前去看望母亲,停留一日,目睹了她是怎样在点滴小事上做到了上善。  凌晨五点多,大家开始吃早饭。虽然已经交过食宿费,母亲仍然坚持自己刷碗,还找机会替别人刷碗、烫碗。母亲说这是“顺手的事儿,到了这儿,要跟自己家一样”。  女儿帮母亲收拾房间时,看到用过的一管胶水和一支水笔,准备扔掉。母亲阻止说,这些东西是她走到隧道外很远才
宋庆龄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没日没夜地奔波操劳。1928年,为了更好地照顾她的起居,工作人员为她请了一个叫李燕娥的保姆。  那时李燕娥刚刚16岁。来到宋庆龄家时,怯怯地不敢抬头。宋庆龄见状,上前轻轻拉住她的手问长问短:家里有几口人?识字不识字?都会做些什么家务……听到李燕娥讲了自己的不幸婚姻,宋庆龄连连说:“好可怜的孩子哦,老天怎么这么不公哟……”宋庆龄话音刚落
尹玉生(编译)    我五岁的女儿即将开始她的学前课程,我来到一家学习用品商店为她购买相关物品。看着琳琅满目的学习用品,我仿佛又回到了我快乐而幸福的童年时代,在温馨、兴奋的心境下,我很快将购物单上所列的所有物品采购齐全。在收款台前,我将采购的物品一一取出来,放在了传送带上。我的前面只有一位正在付款的顾客,马上就要轮到我了。这时,我身后的一位年轻女士推着她超载的购物车,急匆匆地挤到我的前面,粗鲁地将
很多来过我办公室的人都会奇怪地问,你的房间怎么会挂雷锋的画像、摆鲁迅的雕塑,“莫非你迷信雷锋和鲁迅吗?”我笑说,我不迷信,我只是“智信”,相信态度和智慧。  我坚持的“信念”和“态度”,就是要强调“信”的同时持有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要相信“智”的力量。我们一直鼓励人尽心发挥自己的才干,并尽力为自己的成长提供优越的空间和土壤。如果问我为什么这样敞,我想,关键点,正是我确信智者统御。我也一直培养着
我最爱看董卿的微笑,她的微笑像天空的彩虹,像三月的春风……  董卿的微笑为什么这样有魅力?经过采访她身边的人,才揭开谜底:魅力来自她美丽的心灵。  董卿的心灵像雨后的天空一样纯净,和她一起工作的人都特别喜欢她,说和她一起工作,让你感到那就是享受。她总是微笑着,张弛有度,有条不紊。她总是尽力将自己的工作做得出色、出新、出彩。而且,她总是真诚地关照每一个人,不让任何一个人有被轻视的感觉。在有的剧组,道
北京的一场艺术品拍卖会上,曾经展拍两幅宋朝的书法作品,一幅是蔡京的扇面,另一幅是辛弃疾的立轴。两位作者都是一代风流人物,论艺术修养,蔡京素有才子之称,精通经史之学;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独特的词作风格被后人称为“稼轩体”;论社会地位,蔡京深得宋徽宗赵佶的宠信,最后官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辛弃疾在官场上几经沉浮,曾经出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等地方官职;论书法功底,蔡京用笔挥洒自然,气韵生动,字体姿媚豪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