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c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但是由于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学活动的单一,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较低。如何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移向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习。例如《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的课外兴趣作业。例如:收集家乡环境遭到破坏的资料。学生通过实践明白哪些是破坏环境的行为,加深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从而明白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 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孩子们生在农家,对家作物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不像城里的孩子只停留在熟悉的成品的表面。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乡村特有的生活和识字结合起来。
  3、 要积极开掘社会课程资源
  社会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如在学习十一册口语交际《小记者》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一些有特色的农民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这样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就不是无源之水,就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如在学习第八册《积累?运用八》“读读背背”,时,教师可以因地取材,让学生虚心地问长辈请教,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查找,把“农语”抄下来。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在教学中把朗读落到实处
  《新课标》明确指出:“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朗读几乎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还有助于语言的积累。 因此,朗读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了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
  1、在朗读时把吟诵和品位相结合
  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语感训练,通过吟诵与品味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例如《桑娜》一文中,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感受桑娜复杂的心情,体会桑娜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
  2、在朗读中合理展开联想与想象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如《台湾的蝴蝶谷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澜、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活生生的动人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因此,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
  三、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农村小学大多没有多少图书,而且大多内容陈旧,不适合学生阅读,更谈不上有图书馆。而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家长认识跟不上,也没有几本课外书籍,农村小学生基本处于无书(课外)可读的状态。而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进行大量的阅读不行的。学生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才能培养语感,增加语言积累,完成语文的三维目标。因此一方面学校应每年从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学生购买图书;另一方面家长也应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孩子购买一些课外书,让学生有书可读。而我们也可以在所任教的班级成立一个“图书角”,书的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为从学校借来的图书;一部分为学生自愿从家中拿来与同学共享的图书,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自由阅读“图书角”中的图书。为了增加图书角的图书册数,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捐一获十”活动,倡议每个学生都捐出一本书,这样如果全班有三十余名学生就会捐出三十多本书,所有学生把这些书都认真真地读一遍,就等于自己有了三十多本书。每个学生捐出一本书花费在十元左右,家长完全承受得了,这个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效果很好。为了展示学生读书成果,引发学生读书兴趣,教师可以在每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读书的经验、体会和收获,讲述所看书籍中的动人故事或朗诵所看书籍中的精彩篇章。每周还开展摘抄或读书笔记展评,对于学生摘抄所看书籍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或所写的读书笔记,可定期进行展览评比,以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其他文献
要使每个学生都喜欢语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可接受性.要使学生学得会、能掌握,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制
本文针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且降水大多以少有的几次高强度降水形式出现的实际情况。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选取典型草地坡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与室内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也迎来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在化工厂污水处理问题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化工厂实施运行中,能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不仅影
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教学数学实践中,数学这门老基础学料更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部分,我们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在教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确目的,更新教育观念。  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普遍法则,凡属重大的改革无不以观念的更新为先导。教育改革如此,特别是数学教育,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搞好教育改革。初中数学教学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点:(1)抓好双基;(2)培养能力;(3)
期刊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区域名师群体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朱铁男主持的《区域名师团队建设六大机制研究》是2010年9月在辽宁省规划办立项的基础教育重点课题。此课题研究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住大连金州新区专家组的统领下,开展了名师群体发展状况的调查。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区域名师团队建设的过程、分析其基本特征、总结提炼其基本要素,为区域名师团队建设六大机制研究做准备。  2.区域名师团队六
期刊
内容摘要:现如今,当我们在面对幼儿的教育问题上时,我们或多或少会面临关于幼儿发展的诸多问题,比如:如何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这个问题。在当今这个越来越重视创造能力的社会之中,我们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创造的定义 培养 发展  21世纪的主力军就是我今天的幼儿,而他们能否适应未来的社会,能否推动时代的前进,更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幼儿时期的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期刊
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于化工领域,不但能大幅度提升化工生产效率,而且还能消除化工生产期间所产生的风险.同时,与其他行业相比,化工行业具有危险性高及风险事故高发等鲜明特点,
《标准》前言部分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可见,数感是新课程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  数感这个概念可以有许多种理解,可以理解为是人主动、自觉理解数字本身特征及数字之间关联和灵活解决数字问题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直觉,是一种对数的敏感性和鉴赏力,这是一种带有本能色彩的直接感知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叫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般认为,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像力、鉴赏力、记忆力、阅读速度等,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在思想上对阅读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自读与教读相结合,提高阅读教
期刊